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解析论文_施斌达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解析论文_施斌达

施斌达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92

摘要:由于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进步,城市化进度持续加快,我国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逐步增加,由于工程项目增多交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了使交通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市政道路设计建设之时必须合理科学。本文在此前提下对市政道路的设计方法以及思路进行研究,期望可以为市政道路工程提供支持。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方法;思路分析

引言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不仅要满足交通通行的功能,还承载着城市市容市貌,因此需要融入生态化、绿色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保证行车通畅性和安全,同时提高道路设计质量。本文总结了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思路,对其设计原则、方法及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了城市道路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地下道路设计、路线交叉道路设计以及如何融入以人为本理念进行设计等,以提高城市道路设计质量。

1 市政道路设计的思路

1.1 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

(1)提供交通通行的基本平台。道路的设计基本功能就是提供行人和货物运输的平台,道路对于具有通行障碍的区域,比如跨域山川、河流和路线等,可以发挥很好的连接作用,为交通通行提供很好的工作平台,解决人们的出行以及货物的运输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加强区域的社会沟通和经济交流等。例如,早先的山区城市,因为大河流和山谷的阻碍作用,影响城市一体化发生制约社会资源的流通,而通过道路的建设可以很好的将天鉴变通途,促进社会各类资源的流动从而提高经济的增长。

(2)反映城市的景观特性。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最为主要的市政设施,是城市景观要素的重要体现,这要求城市道路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市民的审美需求,体现

城市的景观特色,实现城市道路与城市景观、建筑等协调统一发展,将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充分的融合,建立和谐的城市道路系统。

(3)体现与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融合统一作用。传统的城市道路并没有将给排水、电气、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完整地建立起来,这使得各种市政设施如果出现运营问题,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维修与加固,这极大地降低了全寿命经济性,不符合“以人为本”理念。未来“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系统需要将各类市政设施与道路系统融合一体,例如城市综合管廊系统,形成系统化的城市道路体系。

(4)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无论是道路的线形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混合交通等成分,都和人的安全息息相关,将传统的以车为本的建设思想转化到以人为本的思想上,提高人在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

1.2 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与过程

(1)总体路线规划。

城市道路是市政规划中的重要成分,因而对于城市道路的设计需要具有全局规划的眼光,要与整个城市系统形成协调的网络。首先,应该充分考虑市民通行要求和货运要求进行路线的规划;其次,应该结构道路通行本身的发展要求,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因为政策因素所引起的交通流量的增加,确保建设的道路能够满足未来较长时间范围内的运输需求;最后,城市路线的规划应该满足安全性,各种路线的交叉以及路线设计标准都应该满足行车安全需求,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并在路线规划中充分考虑道路建设可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道路线形设计。

道路线形对于交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任何道路线形都可以分解为平曲线、竖曲线和直线的组合方式。在平曲线的设计中,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导致驾驶不稳定,如果曲线半径很小而车辆的车轮不足以提供横向离心力,将会导致出现车辆的侧移和倾覆等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行车安全性,因此要求道路的曲线半径应该满足安全驾驶的需求。竖曲线则会影响司机的驾驶视野,因而需要根据设计行车速度确定最小的竖曲线半径,根据车辆的机动性能设置合适的坡度和坡长,并进行各类曲线的有效组合,避免疲劳驾驶等因素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

(3)路基与路面设计。

路基路面是提供道路运输平台的基本承载体,需要确保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与设计质量。首先,对于城市环境下具有软弱基础的道路应该设计采用加固措施,对软弱路基进行置换或者外在的力学加固,使得基层能够满足安全承载要求;其次,路基应该规定详细的分层压实设计方案,确保路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路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提高安全等级与标准;最后,路面应该选择适宜地结构及设计施工方法,包括沥青层厚度、基层力学特性指标、施工压实过程及方法等。

(4)景观及绿化设计。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城市道路开展绿化设计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性建设要求。绿色植被就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体现,通过绿色植被可以充分地进行绿色设计;照明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的又一重要体现。夜晚城市照明不足将降低人们出行的安全指数,不仅容易引起视觉误判产生交通事故,还会降低车辆的通行效率。因此,从上述各方面而言都需要进行照明设计,此外照明装饰也可以根据区域城市特点进行改变,使之吻合城市的人文环境。

2 市政道路特色化设计

2.1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必须反映出城市特征

现今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度持续提速的背景之下,所以很多城市出现了特色危机问题,这属于一种文化方面的问题。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更为多元性,这其中便包含着人们需要城市更加具有自身的个性化特色。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对城市市政道路进行设计的时候,对城市的自然历史必须尊重,且要将城市特征重点突出出来,继而创造整体性以及和谐性较强的城市形象。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必须要重视且加强城市地形条件以及自然条件的利用,而这样不但能够形成地方特色,而且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工程项目成本。

2.2 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必须具备功能特征

市政道路设计既要保证美观,而且必须体现出游览性、交通性以及生活性之类丰富多样的作用功能。尤其是针对城市市政道路功能必须做出切实表达,促进城市市政道路以及城市发展,确保城市市政道路和市民生活能够高度统一协调。比如我国的深圳深南大道属于繁华交通要道深南路的一段延伸,而依靠相关单位的建设规划工作,现今已经建设起华侨旅游作为主线,且深圳中心区作为重点的交通旅游干线。

3 市政道路分类与功能介绍

市政道路根据功能分析通常分成四类,商业道路、景观道路、交通道路以及生活道路。

(1)交通道路需要符合城市交通的相关要求,此种道路车流量通常比较高,且路面较宽,一般应用在不同地区的长距离交通运输工作之中。自行车在此道路中低温较低,其行驶会遭受非常大制约,车流量非常小。且人行道规格非常低。所以交通道路一般要设置两幅路,若是有非机动车道,要和人行路保持相同高度。

(2)生活道路特征:道路交通量主体指的是相关性以及目的性出行,因为道路行人非常多,一般交通是指上下班的交通,与此同时还包含娱乐、购物性质的出行交通,此类道路最主要是对人们的需求进行考虑,因此一定要公交优先,若是条件准许的话,需要适当对公交专用车道进行设计规划。此种道路之中,车和人都非常关键,因此人行道必须具备优良环境,还要确保路面宽度充足。为了道路交通的安全,在必要情况下要确保人车分离,对于干道道路能够实施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分离,而在分支道路中能够实施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的混行,行人经过人行道穿过街道,生活道路要利用一幅又或是两幅路形式安排设置。

(3)商业道路特征为道路两侧的商业较为发达,又或中间隔着非常多的大型购物、餐饮以及娱乐场所,道路通达性非常好。此种道路必须要给行人预留出充足的步行区域,会遭受交通、购物环境以及行人安全等因素影响,不能布置较多的机动车道,一般要设置双向四车道,安排一些港湾式以及公交车站,和车站适当结合部署人行道,车和人之间必须要预留出宽度较大的隔离带,商业道路能够利用一幅又或两幅路方式来布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景观道路还称作园林景观道路,属于一种极为关键的城市路段,此路段强调在道路两侧运用绿化景观,将城市风貌充分生动地表现出来。此类道路通常都是提供行人休闲休憩以及绿化部署之类功能,人行道的宽度必须足够,对于人形区域能与开放型绿地有效结合布署,在道路两侧应当与本地自然条件结合作对称以及不对称设计,车与人间必须预留出宽度充分的隔离带,要预留出自行车道。通常景观道路都要利用两幅路形式进行布置。

4怎样对市政道路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

4.1 交通道路的设计

交通功能设施主要功能是为行车交通服务,对于候车廊、人行天桥、护栏以及路灯之类设计必须明快简单,对于其使用功能必须充分凸显出来。对交通标志以及标线进行设计的时候,有关选位工作需要预留提前量,这是为了便于驾驶人员驾驶之中对有关路况做出及时有效的判断反应。

4.2 生活街道的设计

(1)将市政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以及锯齿形,可以很好地促使进入公路后的车辆及时减速,若是外来车辆因为路线较为曲折而选择其它道路,则可以实现对车流的有效控制。而且通过这种设计外,曲线形道路就可以具有更强的景观性与趣味性。

(2)在道路中间以及边缘位置交错栽种花草树木,进而创造不易进入的一种气氛氛围,进入的车辆就可以减少。与此同时此类栽种手段能够优化道路景观,实现城市环境的美化功能。

(3)道路交叉位置可以把道路设计成一种凹凸状,针对一部分路面进行升高与降低操作。而这样车辆行驶之时会产生震动感,可以实现对驾驶员的警示作用。确保车辆能够顺利通过的基础上,能够间断性减少车行道宽度,从而创造不易通行的一种视觉成效。

(4)道路铺设的过程中,具体能够利用不同颜色以及材质材料,创造一种特殊的视觉成效,警示驾驶者需要减速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此类道路的趣味特征。交叉口位置要安排斜路障,路端要布设通行路障,运用这些能够有效控制车辆的转弯以及前行。

(5)对于居住区入口以及道路交叉口位置必须布设相关交通标志实现车辆的转弯限速控制。对于住宅区域道路来说,人们需要保证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因此设计师展开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要创造一种较为灵活高效的道路网。

4.3 城市市政道路景观道路的设计

景观道路要表现出城市整体的面貌以及文化特色,与此同时还代表了城市绿化水平。针对景观道路展开规划设计之时,必须要依照城市整体的规划来设计。比如若是一条道路的沿线存在公园绿地以及其余的开放型空间,比如广场之类区域。广场入口以及相关绿化用地景观要尽可能保证互相呼应联系,道路交叉口必须保证空间足够宽阔,驾驶人员在进路口时就会产生一种舒适感,交叉口不仅能够与广场景观有效结合,而且能够确保交通分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景观道路进行设计规划之时,必须充分应用多类树种有效搭配,要采取多类造型,要选择各式各样的材料,确保景观道路景观的丰富多样,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5 市政道路路面的排水设计

5.1 车行道的排水设计

道路排水主要包含双坡排水以及单坡排水两种。车行道的宽度如果比较宽,为使地表水径流时间减少且把水迅速排净,一般要采用双坡排水的手段,道路的两侧一定间距就要布设一个雨水口,这样路面水就能得到有效收集,且依靠和其相连接的一些雨水支管把地表水排进埋设到路面中的主干管道中,然后排进天然河流以及水系之中。

5.2 人行道的排水设计

①为了方便人行道的排水工作,人行道的横坡坡度要偏向车行道,对于降落至人行道的雨水借助于横向坡度排进车行道雨水口中。②道路如果在挖方路段,一般在道路的两侧要布设多种不同的挡土墙,在道路两侧需要在挡土墙的上端进行截水沟的设置,对于即将流进人行道的地表水进行控制。其次,一些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要从挡土墙泄水孔顺挡土墙不断流至人行道,之后顺着人行道不断流进车行道的雨水口中。

5.3 路面结构的排水设计

道路路面的面层都有一些孔隙,其中大多数地表水经过道路的纵横坡从雨水口排出,另外一些地表水经过路面裂缝以及孔隙渗入至路面结构之中,路基的强度就会降低,所以一定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提前将会渗入到路基中的地表水排出去。

6 市政道路设计的关键问题分析

6.1 地下道路设计

地下道路是现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有效地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然而地下道路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行车视距的问题,因为车辆的驾驶环境与地面道路存在显著的差别。行车视距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需要从竖曲线、平曲线和直线段长度等方面着重考虑,满足行车安全要求。此外,城市道路的进出洞口设计也很关键,进出洞存在驾驶环境的交叉变化,进洞过程是从白天明亮的环境进入到地下道路中,存在“黑洞效应”;出洞过程则是从黑夜环境进入到白天明亮的环境中,存在“白洞效应”。黑洞和白洞效应都是驾驶环境的极具变化,如果行车速度过高,人眼很难捕捉环境的这种变化,使得驾驶员不适应,如果再加上外界的干扰,将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6.2 路线交叉口道路设计

城市诸多道路存在交叉的问题,对于交通流量较低且道路等级较低的可以进行平面交叉设计,平面交叉中应该考虑行人、非机动车及机动车的通行时间,设置好红绿灯管控机制,确保路线的中混合交通的分流行驶。出入口端部应该易于识别,因此一般将出口位置设置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如果因为地形因素需要设置在跨线桥之后应该距离大于150m。同时,一般将出口设置在凸竖曲线上坡道上,如果是设置在凸曲线下坡道应该设置更长一些,增加行车视距使得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将匝道的平曲线方向。入口则应该设置在主线下坡路段,便于重载车辆利用下坡加速在入口端点附近保持较大的行车视距。

6.3 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

无论是道路的线形设计、混合交通、交叉口设计,都与人的安全息息相关,在这些设计中需要将传统的“以车为本”的思想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人”在设计中的地位,将这些设计因素均提高“人”所占据的比重。由于城市混合交通流特点,最容易发生交通安全的往往也是行人与车流混合交叉的过程。首先,对于城市道路分流,应该进行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的完全分流,提高行人与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同时提高机动车的道路通行效率,真正将道路设计速度发挥极致;其次,对于城市道路的人行横道设计问题,应该提倡采用人行天桥设计,降低行人和非机动车对交通的干扰,同时保证行人的安全;最后,道路设计中还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使用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将盲道与建筑的无障碍出入口进行完好衔接,体现城市道路的人文关怀思想,在管理中也需要确保盲道不被占据,充分考虑盲道的路况特点,切实满足特殊人群的道路使用需求。

结束语

我国城的交通问题愈发严重,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重视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依据设计要求与方法展开合理科学的设计,使城市交通问题得到缓解,提升城市的美观性,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哲.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解析[J].江西建材,2017(23):168,171.

[2]戎海.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及思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11).

[3]郑述刘.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江西建材,2016(2).

[4]白雷,宋子璇.市政道路设计现状与改进措施方案初探[J].城市建筑,2017(15)

[5]安立秋.关于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3):124.

[6]邵晶.关于道路交通设施设计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3):126.

论文作者:施斌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解析论文_施斌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