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作用下,供电企业面对诸多风险因素,电费资金回收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加强电费资金管理,防范与控制电费资金风险成为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切实增强供电企业风险防控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 电费资金;风险管控; 应对能力
电费资金是供电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对供电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各项资金的流动规模与频率也随之加快,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是降低或避免资金损失最为有效的途径。但许多供电企业对于电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很好地预判和防范电费资金中存在的风险,可能会对供电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必须对供电企业经营中的电费资金风险加以分析,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提升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
一、电费资金风险分析
1社会经济与政策法规等宏观环境风险
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加剧,国内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造成部分电力用户资金流动性不足,经济效益下降。同时,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时期,政府出台的节能减排、宏观调控、电价调整等政策法规,也对部分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对供电企业电费资金管理带来潜在和现实的风险。
2坐收电费的风险
坐收电费风险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费的收取风险,即供电企业工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服务程序进行电费的收取工作,在电费收取时出现错误或收取不及时等情况;二是电费资金面临的环境风险,大型的收费场所都要有相应的安全收费措施作为保障,如果没有相对安全的收费环境,如收费区域监控失效或缺乏警示标志等,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供电营业厅的电费管理存在风险
一般来说,供电营业厅客户缴费的时间基本集中在每月的中下旬,每日必须提前将收取的电费资金送到城区或附近乡镇的银行存款,对于每日送款之后收取的电费无法当日及时进账,同样存在现金风险;而在整个资金运送过程当中,电费资金的安全都存在较大风险。
不管是城区还是农村供电营业厅,其安全保卫工作都十分薄弱,许多营业厅在收取费用的窗口前仅仅用玻璃对其进行隔挡,此外,在一些重要角落也没有安装电子监控设备,这就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的有利条件,其安全状况堪忧。
4供电企业内部监管的风险
供电企业的内部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也对电费资金的回收形成一定的风险,目前许多供电企业对内部运行管理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和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也得不到完善,致使供电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形成电费资金风险。同时,一些供电企业对电费资金风险缺乏科学有效地评估和监管机制,也没有对相关技术和管理队伍加以建设,给电费资金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强化电费资金风险管控措施,提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
针对电费资金的内外部风险及带来的影响,供电企业应加强电费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采取风险回避、风险预防与抑制、风险转移等风险管理措施来规避与解决,以有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1.事前控制规避欠费风险
事前控制正确利用法定民事权利,最大限度地做到事前控制,防范电费信用风险,避免或减少电费拖欠,应当成为供电企业的一门管理科学。其中,最佳途径在于事前控制。
(1)建立信用等级,转嫁信用风险,建立和不断完善客户信用预警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规定,供电部门作为企业,有权事先收集用户有关资料信息,评估并告知信用等级,通过签订完善并予以公证的供用电合同形式。决定给予用户怎样的信用额度和结算方式,这是供电企业保障债权,保障应收电费安全和及时回收,控制电费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要善于应用现行法律法规转嫁电费风险,积极采取银行担保、商业担保、个人担保等形式或手段转嫁电费信用风险,减少信用损失。
2.建立用户欠费预警考核机制,明确各岗位在用户欠费预警机制中的责任,提高防范意识,注重欠费信号
在用户出现拖欠之前,一般都会出现危险信号,常常表现为:付款不及时,推翻已有的付款承诺,以不合理的理由拖欠,改变付款方式等。对已经存在和将要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提前做好风险预警准备。针对目前存在的欠费风险,供电企业应大力推广费控管理,利用费控预警系统,对于低压欠费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测算欠费情况,发送限期缴费短信,及时地进行催费提醒,逾期系统自动断电。对于高压用户采用预付费管理模式,避免用户出现恶意欠费,形成电费资金风险及坏账的情况。
3.加强电费资金风险评估,规避外部社会经营风险
供电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外部宏观社会、经济、政策变化等信息的收集,多渠道、多途径获取社会经济政策走向,主动了解分析筛选宏观调控政策、政府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政府发展规划等对供区内行业和企业可能导致的影响,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形势,针对可能受影响的企业预见性地主动采取措施,防范和规避供电企业所面临的电费资金风险。
4.加强电力用户信用管理,完善电费风险防范机制
供电企业要建立电力用户电费信用管理评估制度,对辖区内的用户实行信用评级,根据电费交纳情况设立预警级别,对故意拖欠、不按时履约的用户纳入电费信用“重点盯防”名单,有针对性地采取“催、停、拆、打、谈、治”的六字方针,实施相应催费措施,对欠费用户加大催缴密度和工作力度。
5.严细企业内部管理,完善电力营销运行保障机制
在供电企业内部完善电费资金管理运行机制与体制建设,防范和抑制电费内部管理风险。强化用电管理体制与业务流程建设,完善以用电管理职能部门为核心,以电费管理应用系统为平台的用电管理体制框架,建立供电公司、各营业场点、电费营业人员分级分层管理控制网络,规范电费营业管理流程。实现电费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按照抄表、核算、稽查、收费管理工作“四分离”原则.
6.创新资金结算回收方式,提高电费资金归集效率
提高电费资金回收效率是应对风险的重要方法,供电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一是电费回收方式;为了电费资金的安全回收,改变原有传统的现金坐收收费方式,全力推广支付宝、微信、公众号收费、电E宝、掌上电力手机APP、金融机构银行柜台、银联终端刷卡等智能化缴费方式。在方便用户的同时,缓解供电企业电费回收压力。二是公司电费回收奖惩管理办法及违约金制度的落实;按照制度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电费的抄核收管理,严格监控电费回收进度及违约金处理情况,对于恶意拖欠等风险及时进行应对;三是各供电营业所和收费网点除配备必要人员外,公司还要有专门的账务处理管理人员;负责电费的销账、解款及到账确认。对于超期解款或超期到账确认的情况逐个查找原因,减少电费资金在收费员手中滞留时间,使电费“资金流”做到足额、畅通、快速地回流。
结束语
供电企业电费风险存在于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要使电费安全可控,必须更加注重管理出实效,重视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客观分析电费安全风险点并进行有效控制,重视制度化、体系化、机制化、程序化建设,才能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确保电费资金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使县级供电企业更好地履行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普遍服务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李峥.供电企业电费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J].会计之友,2011,(2):43.
[2]王兰.县级供电公司电费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国经贸,2011,(14):74-75.
[3] 金家红,沈志宏,金良峰.集抄集收模式下智能电费核算体系的应用[J].浙江电力,2014(4):54-56.
[4] 鲍卫东,胡茜.供电企业电费智能核算方法应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11):108-109.
论文作者:王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电费论文; 风险论文; 资金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欠费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