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连(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 250400)
【摘要】 目的:探究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230例白内障患者,对其实施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观察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其术后3天、7天、4周、8周、12周裸视力大于等于0.3分别占77.50%、85.71%、88.93%、93.21%。患者在治疗前平均角膜散光度0.81±0.82,术后3天、4周、8周、12周平均角膜散光度为0.87±0.68度、0.86±0.51度、0.85±0.83度、0.84±0.61度。白内障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损害、囊膜破裂等。
治疗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一过性高眼压、葡萄膜反应、角膜水肿等。结论:给予白内障患者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21-01
白内障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晶体超声乳化术、囊外摘除术、囊内摘除术等[1],本文主要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23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作分析,具体报告如下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230例白内障患者,总计280眼。患者年龄在49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3±5.36岁,男性患者占120例,总计135眼,女性患者占110例,总计145眼。
1.2 方法 这230例白内障患者均给予常规的麻醉以及降眼压处理(压迫法),之后进行上直肌固定缝线,在患者白内障眼球11点钟方向,以患者的眼球窟窿处为基础,做结膜瓣,于患者的白内障眼球右上角膜缘后约1.5毫米-2.0毫米处,做一约5.5毫米长、横形巩膜板切口,巩膜隧道至患者角膜内约1毫米,通过穿刺的方式进入患者眼部前房,注入粘弹剂,其环形撕囊的直径约为6毫米。水分离晶体核,将核转至患者眼部前房,将内切口扩大,使得内切口大于外口,取出晶体核,吸出残留皮质,注入粘弹剂,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吸出粘弹剂,保证患者的眼部前房处于水密的状态,之后给予患者常规的术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这230例白内障患者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前、治疗3天、7天、4周、8周、12周的视力状况、角膜散光度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分析[2]。
1.4 数据处理 230例白内障患者,其治疗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均数±标准差,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2.1 视力 患者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其280眼白内障在术后3天、7天、4周、8周、12周裸视力大于等于0.3分别占77.50%(217/280)、85.71%(240/280)、88.93%(249/280)、93.21%(261/280)。
2.2 角膜散光度 患者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前平均角膜散光度0.82±0.82度,其280眼白内障在术后3天、4周、8周、12周平均角膜散光度为0.87±0.68度(280眼)、0.86±0.51度(260眼)、0.85±0.83度(255眼)、0.84±0.61度(240眼)。
患者经治疗12周后角膜散光情况与治疗前无太大差异(P>0.05)2.3 并发症 这230例白内障患者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损害、囊膜破裂等。患者经治疗之后,其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一过性高眼压、葡萄膜反应、角膜水肿等。存在术后角膜水肿患者经涂眼药水治疗约2天-7天,均消失。患者均未出现其它并发症。
3 讨论白内障对患者的视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患者在经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保证创伤小、散光小、切口密闭、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术中患者眼部前房维持较好、手术切口比较小、术后散光小、恢复快等优点。
在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其术后视力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角膜散光度,角膜散光度主要与手术切口的结构、大小、位置有关,其手术切口的大小与患者角膜散光度成正比[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12周后,其角膜散光度为治疗前无太大差异,表明患者实施该手术治疗方法对其视力水平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白内障患者在手术治疗中或治疗后均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角膜水肿主要是患者角膜内皮失代偿所致[5],为患者实施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明显减少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给予白内障患者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可明显的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 马维彪.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2(17):10-11.[2] 李广涛,宋磊.巩膜隧道小切口在硬核白内障复明术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4):287-289.[3] 谢怀林,林育华,蒋艳华等.小切口巩膜隧道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77-2578.[4] 赵明涛,史继娟.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80-81.[5] 姚刚.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探讨[J].微创医学,2011,06(4):323-325.
论文作者:赵守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白内障论文; 患者论文; 巩膜论文; 晶状体论文; 角膜论文; 隧道论文; 小切口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