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交通工程建设施工点多、分散,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目前交通工程建设劳务队伍安全管理的特点,分析当前劳务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队伍;安全管理;
引言:近几年国家交通基础建设发展越来越迅速,施工规模随之也越来越大,尽管我们在建设中大量采用现代高科技的新工艺、新材料与新技术,但一切工程的完成都离不开施工建设人员所付出辛勤汗水和艰难劳动,同时,建筑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建筑工人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企业自有一线生产工人远远不能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由农民工经简单培训成为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的主力军,以农民工为主的劳务队伍,承担了大量施工现场劳务因此,加强劳务队伍的安全管理,确保劳务人员的生命安全,是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
1.交通工程建设劳务队伍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1队伍庞大却又很分散,管理难度大
交通建设战线长,作业面广点多,有些工程项目点与点之间甚至相距甚远。同时,工种多样复杂,有金工、电工、木工、泥水工等等。工作地点不同,工作内容不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学习、岗位安全培训指导、现场安全管理等,难度自然很大。
1.2工作条件艰苦,组织的不稳定
施工现场作业基本上是野外作业,头顶三伏骄阳,脚踩三九寒冰,餐风宿露,披风栉雨,其艰辛可想而知。同时,和别的行业比较,既不体面,又看不到个人的发展前途,劳务人员对建筑工地施工行业缺乏认同感、归属感,劳务工作仅为权宜之计,劳务队伍组织的不稳定,必然导致思想不稳定,业务技术不稳定,安全工作无保障。
1.3是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思想认识水平相对落后
劳务企业对劳务人员的选择注重年轻、强壮、低费用,因此,劳务人员来自欠发达地区较多,学历偏低的较多,相当部份是初中文化程度,由于他们原所在地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学历水平的限制,使得这些工人的知识面、信息量不广,接受和领会新生事物的能力不强,故而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能操作培训时,往往思想、业务方面的能力提升不快,效果不显著。就此而言,要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术、安全信赖的一流的交通建设队伍,并非易事,困难重重。
1.4用工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
由于队伍不稳定,经常人员不足就临时招收入伍补员。由于时间紧、任务紧,以及其它各种原因,劳务人员进来以后往往草率顶岗上阵,没有统一规范的劳动合同签订备案,明确约定双方工作时限、任务要求、权益职责等。导致部份员工脱离劳动合同约束和制度监管,进出随便,流动自由、频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这些临时替补上岗人员,忽略了严格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直接进入施工现场,而他们对工作现场环境不熟悉,刚接手的相应操作技能又不熟练,工作起来自然适应能力较差,安全防范能力很弱,就很容易产生质量纰漏和安全隐患。
1.5安全投入不足,劳动保护设施不全
大部分劳务队伍主动安全投入意识差,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简单地把安全管理投入认为是增加成本,没有队伍建设的长远观念,各队伍长期未开展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和岗位风险告知,安全管理岗位普遍缺员。不愿主动投入资金购置安全工器具,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安全工器具长期配置不足。
2.对施工队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2.1科学的管理体系,健全的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完善劳务队伍的管理制度,要把劳务队伍的安全管理视同正式在编工程队,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一同奖惩,杜绝以包代管,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环境,配备相应的劳务队伍管理人员,督促、指导劳务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劳务队伍要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落实,要配备专职、兼职安全员。项目部、劳务队伍、各班组按照职责权限,各负其责,各把其关,上下联动全体参与,建立一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2加大投入,确保安全经费到位
施工企业对劳务队伍的经济核算时,要充分考虑安全费用,明确和细化劳务队伍开展安全教育、技能培训,以及使用安全设施、采取的劳动措施等产生的费用,并督促和指导劳务队伍用好安全经费,提高安全管理职效。
2.3加强劳务人员的管理
施工队伍要严禁招聘“三无人员”(无身份证、无健康证明、无用工合同),以降低安全管理风险。同时要建立施工人员健康档案、教育档案,对未经体检合格的人员,要督促体检,对不愿接受体检的人员坚决劝其退场,对从事高危作业、特殊岗位人员如高空作业、井下作业等岗位要严格要求身体素质,以降低职业危害。
2.4强化劳务队伍的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意识决定安全习惯,安全习惯提升安全意识,增强对劳务队伍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班、安全专栏、宣传画、黑板报、警示标语、警示标牌、安全知识竞赛、预案演练等活动形式,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力求多样性、生动性,避免空头说教。要做到经常性、不间断,一个不漏,不断提高劳务队伍的安全常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规范劳务人员的岗位安全行为,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尤其是要加强岗位培训,对设备设施操作规程、风险辨识、劳动保护、应急处置等,要培训到位,对未通过考核的人员,要补充培训或更换岗位,坚决杜绝无作业许可证的人员从事技术性强、安全风险大的特种作业项目。
2.5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
施工企业、劳务队伍要建立和健全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以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信息化为支撑,加强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建设,生产环节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人、机、环、管理处于受控状态,实现操作行为规范化、作业环境定量化,降低劳务队伍的安全风险。
结束语
尽管现阶段建筑施工队伍安全生产现状处于“良莠不齐”的境地,但随着国家对社会稳定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及其重视,坚定不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安全是财富,安全是生产力。加强交通劳务队伍的安全管理,必将促进劳工关系更和谐,施工队伍更稳定,工程建设更安全、更高效,质量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2017
[2]交通部.关于2006年全国交通建设行业安全生产情况的通报[R],2007
[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论文作者:黄海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劳务论文; 队伍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交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