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秀的老师会使用各种能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美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的方法。通过阅读《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吸收并借鉴其中的精华,打造个性化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关键词:师生关系;个性化;关注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三因素论”,分别是遗传、环境与教育。其中,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作为特殊环境的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巴学园的魅力是什么?巴学园中学校和教师给予了孩子充分的尊重和关爱,那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借鉴巴学园的经验,让我们的孩子也能更多的感受到快乐呢?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十分必要。《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作者黒柳彻子为我们描述了几种方法。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共同的地方不多,所以在这个距离上永远不能形成十分牢固的情谊。”1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像“巴学园”的小林校长那样,以亲切和蔼的态度,给学生带来如春风般的温柔。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促进者”形象,他指出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所需要的品质:真诚、接受、理解。以一颗真诚的心,怀着无限的爱意,关爱学生,答其所惑,解其所困。接受每一位学生,理解每一位学生,就像小林校长那样对待小豆豆——别人眼中的“差学生”,能那么有耐心,那么尊重她,聆听学生,接受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理解并引导他们向着更好未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实现,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二、营造个性化的校园风气
校园的风气包括,物质风气、精神风气和制度风气。通过学校的全体成员共同构建形成的,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的风气,是需要师生长期努力追求,积累深化的。在《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无论在物质风气、精神风气还是制度风气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少范例。首先,在物质风气的建设上,“巴学园”是两株矮树组成校门,让小豆豆觉得这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此外,学校用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组成教室,让小豆豆感到特别稀奇。这样与众不同的学校,足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上学兴趣。其次,精神风气的打造,成为“巴学园”又一个名片。小林校长和老师们共同打造了良好的教风。校长来到学生身边,了解学生,关怀学生,也为老师形成一种榜样示范作用。“巴学园”的老师每天将要上的课和重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门学习。功课结束,老师带领同学去野外,认识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而然地教会孩子们各种历史、生物等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校园课程安排,更加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会学习,也营造了良好的学风。最后,在制度风气建设上,“巴学园”发扬民主的管理模式。比如,学校中午吃饭时,校长和校长夫人会来检查每个学生的午餐有没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当有孩子没有“山”或“海”的味道时,校长夫人就会给孩子们补上。吃饭前,校长还带着大家一起唱歌。这种颇有趣味的方法保证孩子们饮食平衡。学校不定期举办各种的露营、茶话会、找妖怪等活动,增进集体感,教会同学集体意识。校长还请真正的农民教育孩子们学习农田知识,亲自实践。“巴学园”管理模式的合理化,规章制度的人性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的学习打造了良好的制度风气。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关怀的结合
在教育教学中,通过组织和培养学生的集体生活,又能够关注个别学生,充分给予关怀。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平行教育原则”,即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共同来影响这个学生,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组织各种的集体活动,充分让每个学生融入集体中。比如,学校组织大家一起游泳。所有的小朋友们可以光着身子游泳,痛快地游戏玩耍。校长通过这样的安排,来让每个小朋友意识到,什么样子的身体都是美的。这样一来,校园里的一些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摒弃羞怯的心理,融入集体之中。“巴学园”有个不能站立走路的孩子高桥君,于是,在运动会项目中,就有小林校长特定针对他设计比赛项目,让他获得冠军,从而帮助他建立自信心,也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是个别关怀的呈现。每一个生命形态都是独特而美丽的,都值得我们给予关注和呵护。让每一个孩子通入一个融洽的集体,团结的集体,也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关注和爱护。
巴学园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人才,更重要的是,他给现代儿童教育提供了一个深度思考的契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充分遵循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像种子一样萌芽成长。没有巴学园,
我们也同样可以给予孩子尊重、理解、包容、鼓励与爱。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中的实例,进行剖析,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多思考关于学生的三个问题: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在生活中,孩子们渴望理解、尊重与自由,但是他们的心是敏感的,因此在处理问题上,我们老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向巴学园中的校长学习,理解孩子,包容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还要做到不以爱为名,伤害他人,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责罚,力求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P30 《爱弥儿》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卢梭 著 李平沤 译
[2]《中学教育基础》 朱家存 李福华 主编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第一版 2016年7月 第2次印刷
[3]《窗边的小豆豆》 黑柳彻子 著 赵玉皎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07年.
论文作者:刘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学生论文; 风气论文; 学园论文; 孩子论文; 校长论文; 集体论文; 学校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