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六堡茶在六大茶类中属黑茶类,因其原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本文主要从茶艺课程的重要性,六堡茶文化,六堡茶的理论知识等角度,让学生在全新的茶艺教学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关键词:六堡茶 茶艺 教学研究
六堡茶属黑茶类,是中国历史名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原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六堡茶自问世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六堡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探索,创造了灿烂的六堡茶文化,创造了品类丰富的六堡茶品牌,溢彩流芳,闻名中外。但对于六堡茶艺教学的研究,却鲜少有人深入进行。为了更好地传承本地的传统茶文化,创新六堡茶泡茶技艺,我校对六堡茶茶艺进行了攒新教学,让学生在全新的六堡茶艺教学中,提升中职生的生活情趣,并为他们在日后的就业以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茶艺课程在中职学校的重要性
中职生具有独特性,他们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欠佳,有厌学心理,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因此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和行为,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形象。越不努力成绩越差,成绩越差越想放弃。他们的三观处于初步定型阶段,所以思想不成熟。
六堡茶是本地的茶文化,六堡茶艺是儒家中和的思想集中体现,六堡茶艺表演的过程体现和谐之美,是和、静、怡、真的思想境界体现,六堡茶艺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对于中职生来说也是一个内修与内化的过程,六堡茶艺不仅具有艺术气息,更贴近生活,通过沏茶、赏茶、品茶、饮茶,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淡定闲逸的优雅气质,使当地中职生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品茶的过程,会使学生暂离喧器、紧张、充满压力的社会生活,使其身心得到调节,心灵得到净化。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六堡茶艺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也具有提升自我修养和内在品质的重要作用,因此六堡茶茶艺课程进入校园显得更加迫在眉睫。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明白茶艺定义,茶艺是在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原理、原则的过程中,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简单狭义的讲,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杯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茶艺的具体内容有技艺、礼法和茶道三个部分。在教学中,由学生分别就六堡茶文化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和交流。
二、结合多种情况进行六堡茶茶艺教学
学校要结合当地文化、校情和学校文化内涵,积极探索课程教学,引进新型的课程教学。如: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就结合六堡茶工艺制作,在学校开设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并积极创新六堡茶茶艺教学体系,还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进行建设。结合校情和学生特点开设的六堡茶茶艺学习课程深受学生追捧。所以在中职学校中要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开发茶艺课程体系,创新六堡茶艺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六堡茶加工工艺分为初制和精制,初制为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和干燥等工序制成毛茶。精制为毛茶经筛选、拼配、初蒸渥堆、复蒸包装、凉置陈化等工序而成为六堡成品茶。六堡茶包装多样,种类丰富。有竹篓、葫芦、木桶、竹篮、陶器等包装,有散茶、饼茶、砖茶、沱茶、柱茶等多种形态。六堡茶外形条索肥壮,均匀紧结,干茶色泽黑(灰)褐,紧压茶松紧度适中,不起层不脱面,汤色红浓,滋味醇厚,陈香明显,或带槟榔香、木香,叶底均匀,黑褐油亮,整体品质表现为汤红、味浓醇、香陈等特色。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熟悉六堡茶的加工制作,可以先讲述六堡茶的品种,然后让学生亲自制作六堡茶,品饮六堡茶,从而明白六堡茶的品质属性,以便在品饮六堡茶艺时,能较快地掌握六堡茶的外形和内质。从而进行更为广阔和深入的探究与争鸣,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六堡茶的品质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而变化,在适宜的储存环境下,有越陈越香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对六堡茶教学研究的深入,六堡茶的保健功能也日益受到关注与利用。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权威研究机构联合发布了六堡茶保健养生功效研究成果,表明六堡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尿酸、调理肠胃、抗衰老、防辐射、减肥、护肝等八大功效,为科学品饮六堡茶提供了明确的科学依据。学习和掌握六堡茶茶艺,是科学品饮六堡茶的重要途径。为了泡出六堡茶的真香实味,则需要掌握正确的冲泡技艺,才能体会和品味到六堡茶的陈香韵味。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清六堡茶茶具及泡六堡茶的要求。
独特的六堡茶茶具:(1)茶刀;(2)茶壶;(3)茶杯;(4)茶盘;(5)茶摄;(6)茶杯托;(7)茶罐;(8)茶匙;(9)茶盂;(10)辅助茶具。当学生欣赏了六堡茶形态各异的茶具后,他们学习茶艺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也会很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教学中创新六堡茶艺的表演
在课堂上教学六堡茶茶艺,教师一般会把六堡茶冲泡的主要经过详细地教给学生。所谓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教,学生们最基础的学习就是模仿。因此,在优雅的乐曲声中我为学生们规范地演示了完整的沏茶流程。
1.备茶备水
备茶:新制六堡茶,陈年六堡茶均可泡饮。备水:高山溪水,山涧泉水或矿泉饮用水。水灌进茶匙和茶壶内。差匙内的水要沉没茶杯。
2.取茶赏茶
砖茶类和茶饼或散装六堡茶,从茶罐里取出,通过赏茶来观察其六堡茶的特有外形。经切割后,按照饮用人数用茶匙取出需茶的分量,放进茶壶。
3.烹煮(泡)神茶
电磁消毒泡茶炉中的差池内进水;六堡茶放进茶壶中的公杯内,优质水倒满内杯沉没茶叶。然后通电煮沸,水温达到100摄氏度,差池内茶杯也要消毒,六堡茶那独特的色、香、味流溢满室,沁人心脾。
教师再结合六堡茶的历史和产量、工艺等要求,说明它的保健功能;再说明它耐泡的特点。
4.鉴赏汤色
烹(泡)六堡茶后的汤色,透明亮丽,清沏无浑浊,新制六堡茶呈橙黄色;年数较长的六堡茶呈琥珀色,橙红色。鉴赏之时,会给客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且有一种想喝上一口六堡茶的冲动。
5.细闻幽香
烹(泡)制的六堡茶倒进已消毒的茶杯中,闻其幽香,一种独特的香味扑鼻而来,香气柔和,若陈茶则陈茶独出;饮六堡千两茶,还要加上竹香、棕香、和蓼叶香,清香四溢,让您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6.品啜甘霖
端起茶杯,品其味,品啜六堡茶的韵味,醇味,有一种特殊的感受。饮上一口含在嘴里,慢慢送进喉中,顿时会觉得满口生津,齿颊流香,有飘飘欲仙的怡人之感。我的安静与投入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学生,他们的安静与投入更胜于我。我抓住了学生们的心,激发了他们动手尝试的兴趣,他们无需我的组织,就主动地随着我的牵引走进了茶艺世界。
六堡茶艺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还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需要不断创新。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六堡茶冲泡技能,是众多中职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茶艺这样一种技术要求高同时充满高雅艺术气息的活动也很适合在冲泡中展示,因此学校可将创新茶艺表演,在表演中展示风采,在练习中提升技能,在关注中熟练技巧。如果将六堡茶茶艺纳入学校每年的文艺表演范畴,必然会引起学校全方的支持与关注,这样茶艺室的配备、茶艺指导教师的筛选、茶道具的准备等都会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此时学生的信心也会增强,有利于六堡茶艺与六堡茶文化的推广,进而提高中职生茶艺技能。比如:我校茶艺教师创新了六堡茶茶艺表演解说词,学生根据教师的解说词进行六堡茶茶艺比赛,获得了市级茶艺技能赛一等奖,所以教师在布置学生设计茶席时,尽量做到创新,这样将来学生在进行中华茶艺比赛时,就能对各种茶类的创新茶艺表演做到心中有数。平时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活动中实现艺术的创新与文化积累,六堡茶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境就能得以更好的传承和熏染。
四、挖掘六堡茶文化进行茶艺教学
1.神秘之茶
久负盛名的六堡茶生长于六堡镇上群峰竞秀,资水潆迥,天气温顺的沃土之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演绎千年的六堡文化,使六堡茶名扬中外,茶马古道上的神秘之茶而惠及周边居民。特别是六堡茶中的“金花茶”、“虫屎茶”,以其天成的内质,独特的工艺,神奇的保健功能和丰厚的文化价值,使六堡成为“中国名茶之乡”。“走茶马古道,品六堡茶”等诸多美誉,都是对六堡茶历史地位的肯定和高雅品格的热情赞美。
2.天地人和之茶
六堡是大山之镇。山势绵垣,云腾雾绕,泉流万斛,空谷叫琴。自古乡民乐山乐水,钟情天地,生产生活,心连广宇,取法自然。六堡茶是草木精华累世修炼而成,天地之清气所养、山间之灵坡所育、雨前甘露之所滋。采摘有元、享、利、贞之分,拼配有天、地、人、和之别,包装有葫芦、棕片、竹篾之属,集竹香、棕香、葫芦香、松香、茶香“五香”之珍品。因此六堡茶的文化精神,全在于天、地、人、和,上扬刚毅。
3.健康之茶
六堡茶,是一种天人之合,健康之液,灵魂之源,茶灵布满,茶意本然。感悟“茶灵之真体”,扬“廉、美、和、敬”之精神,享“和、清、雅、寂”之意境。所以饮茶之前要放松宁静,心静茶至,茶至灵来,灵来神往,意远心清,浮想满目青山,茶歌互答;边庭雁阵,黑马驰聘。好茶要好水。六堡千山万豁,叫禽对语,群山苍翠,松动河清,野树交花,清泉流响。深山溪涧,水质清澈明净,历代村民上山劳作,都是直接饮用,用来泡茶,自然是天作之合,美不胜收。神驰品味,平心静气,感受茶香,舌面生津,无穷回味,提神解乏,沁人心脾。
中职生有时很容易浮躁,很难静下心去做一件事情,学习了茶艺这门课程之后,学生慢慢地懂得了怎样去调解好心情,懂得了怎样去静下心来专心干一件事,学生能够在懂得欣赏茶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镇恒 王广智 中国名茶志(广西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57-659。
[2]王登良 张均伟 龙志荣 等 六堡茶加工工艺探讨[J].广东茶业,2009,(6):36-38。
[3]龙志荣 马士成 梅宇 等 六堡茶产业市场形式分析报告[J].广东茶业,2013,(3):23-27。
[4]贾红文 赵艳红 茶文化概论与茶艺实训[M]。
论文作者:谢粹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8月总第1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茶艺论文; 学生论文; 苍梧县论文; 中职论文; 茶杯论文; 茶文化论文; 学校论文; 《教育学》2019年8月总第18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