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精神疾病评价量表(BPRS)总评分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190-02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多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且病情易反复发作,给予患者单纯治疗通常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1]。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为其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症状有重要帮助。本研究采用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两种方式对收治的124例患者进行干预,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24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男性,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患者年龄最小24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32.2±4.3)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平均病程(2.3±0.3)年;观察组62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33.8±4.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6年,平均病程(2.5±0.5)年;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环境干预。舒适、温馨的环境对改善患者情绪有重要帮助。护理人员需加强对病房环境整理的重视,可在病房内摆放插花等无危险因素的手工作品,增强病房的温馨感;另外,需要确保病房干净卫生,勤打扫、勤整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自身仪容仪表的重视,确保衣帽整洁、举止稳重、态度友善,充分尊重患者。
第二,心理护理与情感支持。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和患者进行交流、接触,并且需要定期组织患者开展交流会或座谈会,引导患者对自身情绪进行倾诉,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并为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家属及单位进行联系,叮嘱患者家属、朋友、同事等多探望、关心患者;节假日也可将患者接回家中小聚,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朋友的关心,缓解其不良情绪。
第三,健康宣教与生活干预。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等,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包括一对一教育、发放健康手册、集体授课等,且需要注意宣教内容应尽可能具有趣味性,做到轻松、愉快的讲授相关知识,且宣教内容应以积极、肯定为主,并可多讲述成功康复的患者案例,促使患者在愉悦状态下增强对疾病的疗效,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多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或娱乐活动,比如适当的打羽毛球、下棋、打牌、唱歌、跳舞、做手工等等,让患者多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尽可能避免让患者独自待在沉静的环境中;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喜好为其制定康复训练活动,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疾病评价量表(BPRS)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其中BPRS量表主要由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及活性、敌对猜疑五项因子组成,各因子评分为0~7分,总分为各因子评分之和,分值越高表示疾病越严重;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包含十项因子,各因子评分以低于2分为正常,以2~2.9为轻度,以3~3.8分为重度,以大于等于3.9分为重度[2-3]。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平均年龄、BPRS评分及SCL-90评分),并进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年龄、性别),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P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BPRS总评分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PRS总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性精神病的一种,临床上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生原因[4]。该病患者多伴有行为、知觉、思维、情感等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现象;且该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若不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及干预则极易导致病情复发,甚至恶化,对患者自身健康及家庭、社会的和谐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当前需求。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而生,该护理方式强调护理服务应坚持人本理念。将其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中可促使护理人员更好的感知患者需求,真正落实以患者需求为宗旨、立足于患者病情及利益的要求,在实际的护理服务中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急患者之所急,让患者在护理服务中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尽可能的改善其不良情绪,促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及干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PRS总评分与SCL-90各因子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明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精神及症状评分,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纯青.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237-238.
[2]林敏,黄惠君,陈慧月.自我信心及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9):20-23.
[3]梁军,张向阳.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合理性的病例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47-52.
[4]王彦芳,李素萍,杜巧荣,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不同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5):36-39.
论文作者:郝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评分论文; 两组论文; 因子论文; 症状论文; 病程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