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其中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建筑工程行业必是不能落后的,而建筑作为其常用且基础的产业自然也是不会落后的。建筑就是建筑行业和土木行业的总称,属于基础的建筑工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用到并且必需的建筑。在人们的平时生活中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因建筑施工的,因为建筑包括一些日常的居所、学校、公司企业,还有一些工业的,比如铁路、桥梁、隧道等等都是施工建造的。因此,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土木建筑工程。尤其在如今,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建筑设施不断出现。由于建筑设施的种类和数量增多,使人们对这些建筑设施的安全性和施工技术重视了起来。下文就是一些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施工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土木建筑工程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建筑设施中,假如身边没有了这些建筑的设施,我们将要在哪里工作、学习、发展,如果人们没有了居住学习的地方,那人们要如何生活下去,所以说,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这些建筑的。而作为整个建筑设施中最基础的建筑,其建筑施工过程自然也是整个建筑设施中最重要的过程了,在建筑过程中如果稍有不慎很可能害得就会使成千上万人及数不进的损失。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就是的建筑施工过程,作为整个设施的基础,有能力承担起全部的责任。在建筑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建筑工程降低最小的错误率,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还能给人们一个安心。所以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要给予很大的重视,才能完成工作。
一、施工的特点:
1.1工程设计方面:
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土共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1.2工程施工方面: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
1.3的特殊性:
迄今,绝大部分的建筑都是被当作一个静态的,被动的物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风动、温度变化、突发事件等只能依靠自身的结构进行被动的抵御。显得缺少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今后土木建筑设施的一个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主动控制技术在建筑构造物中的应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以及一些预设的控制结构,使得建筑物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做出适当的反应。
二、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技术不规范:
我国的技术起步较晚,且技术复杂多样,尚缺乏相关的统一技术标准,这就造成质量和建设效率的许多问题。施工技术不合理,相关的技术条件落后,甚至存在着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技术规范要求的施工单位,技术规范不达标,材料陈旧劣质,使得建设好的工程项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质量不过关,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建设完工之后,养护技术也不规范,时常造成混凝土工程中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2.2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
的施工量大,建设周期长,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来对此进行管理控制。但目前,我国的许多施工单位的管理机制不科学,不完善,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关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对项目工程的整体和细节监管,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了解不到位,岗位责任制的观念不明确,同时,施工单位对技术管理机制的建立不够重视,导致相关的监管部门和职位形同虚设。管理机制做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进一步影响建设的效率。
三、解决对策:
3.1和创新技术管理机制
技术管理机制是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机制,有助于实现质量的提高,效率的增加。要做到对实施的建设类型、特点、要求有全方位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配备相适应的专业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岗位责任制。,做好档案交接作业,落实到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位人员,如此才能确保施工能顺利高效地进行。
3.2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是由设计者决定的,如果设计者的专业水平不够,其设计成果很可能存在安全问题,所以提升设计者的专业水平十分重要,这是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安全的方法。目前许多的作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因此,要对其进行专业的技能素养培训,定期举行培训活动,此外,还要注意培养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认识到专业技术操作的重要性,规范作业的必要性,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的作业人员,才能真正把高质量的建设完成。
3.3严格控制工程设计中的相关参数
结构设计涉及的参数很多,有些参数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我们应对相关参数进行定期检测,将相关参数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符合设计规范与标准,从而提高结构安全性。
3.4做好基桩基础施工
基桩基础施工是建设的关键工程之一,在基础施工前,要提前做好科学完善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桩基实验和排水工作,打桩的顺序也要进行严密的监控,针对桩规格,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包括桩的长度、密度等,严选合格精良的材料,禁止劣质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此外,要注意清理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安排监管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3.5加强防渗漏的施工
中的渗漏问题的出现也较普遍,要想避免出现这一问题,就必须做到对当地的水文、天气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专业的防渗技术,严格地依照相关的技术规定进行施工,对防渗材料的质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实时监控,杜绝渗漏问题的出现。
3.6 完善建筑工程法律法规:
确立规范性法律规章制度之后,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对自己的设计成果负责,保证了设计者在设计时不至于为了完成任务而忽视安全性问题随意设计。法律法规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本身的不断发展进行完善,使其更好地适应设计的需要。
结语:
以上就是一些在建筑设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任何一种工程建设来说,安全问题都是首要注意的,如果在建筑过程中遇到问题一点要及时的解决并且确保下次不会再犯,这样就能减少很多的错误率,降低安全风险,使企业和人们都能安心。土木建设工程作为各种建筑设施最基础的一步,当然对于它的建筑水平要求会更高。所以说建筑设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不但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也影响着人民生活安全与国家财产。因此的安全问题需要每一个土木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而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作为直接接触建筑过程的人员,更要懂得仔细认真,在建筑过程中应认真按照步骤来实施,并且也要相应的学会一些相关的安全知识,避免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及时改正,从而减少错误,使企业能够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笑 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讨论[J].江西建材,2017(02):104+106.
[2]肖淼 浅谈结构设计安全问题[J].江西建材,2014(06):32.
[3]杨亮 土木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39
论文作者:韩志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建筑论文; 设施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管理机制论文; 土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