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林黎燕,王娇 周蓉,蒋术梅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林黎燕,王娇 周蓉,蒋术梅

四川邻水县人民医院内科 林黎燕 王娇 周蓉 蒋术梅 638500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肺结核咯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87%、92.31%,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4.36%、69.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能够累及患者的全身各处器官。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急症,大量咯血会引发失血性休克或者窒息,若没有及时的干预,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相关经验表明,在早期明确先兆咯血,并及时的进行预防和干预,可避免大量咯血情况的发生,这对肺结核的治愈有着积极地作用和影响。为此,本文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肺结核咯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了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肺结核咯血患者78例,将其分为2个研究小组。观察组患者共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4.5±3.6)岁;对照组患者共39例,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3.6±3.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观察咯血先兆:咯血前,患者的表现为喉咙异物感、喉部发痒、胸闷、剧烈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口中异味等,若患者口中异味为咸甜味,一般会在3—10min内发生大量咯血,而胸闷者多在30min内发生咯血[2]。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先兆症状的观察,一旦有咯血倾向,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急救处理。②心理护理:很多患者会因为大量失血而产生严重的恐惧和紧张情绪,这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说明咯血只是肺结核的症状表现之一,指导患者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治疗信心,不要产生抵触情绪。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认知。③咯血护理:对于已经发生咯血的患者,应该指导其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运动,避免造成再次出血;优化病房环境,加强消毒和清洁;发生咯血情况时,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轻轻拍打其背部,促进血块排出,必要时可以结合气管插管进行处理;应用止血药物,同时辅助氧气输送,及时输血,避免造成失血性休克。④饮食护理:大量咯血时应该禁食禁水,待咯血停止后补充适当的流质食物,调整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比例。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品,如咖啡、辛辣食物、生冷食物等。若患者出现便秘情况,应及时给予其缓泻剂或者开塞露,避免用力排便造成二次出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0分,70分以下为不满意,70—85分为基本满意,85分以上为十分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3]。

1.4评价标准 出血症状得到控制,出血量减少80%以上,患者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为显效,出血症状得到控制,出血量减少40%—80%为有效,血氧饱和度有明显好转为有效,出血症状及出血量均未得到改善,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为无效。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4]。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来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用t进行检验,以x±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总有效率 观察组中护理显效23例,护理有效14例,护理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中护理显效14例,护理有效15例,护理无效10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4.36%(29/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中不满意3例,基本满意15例,十分满意21例,护理满意度为92.31%(36/39);对照组中不满意12例,基本满意15例,十分满意12例,护理满意度为69.23%(27/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的病灶累及到大血管后,就会诱发咯血,很多患者会因为自身病情的变化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这对治疗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这时就需要应用优质护理,来稳定情绪,明确咯血的先兆症状,营造一个卫生的环境,及时止血,并从饮食、生活等方面,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优质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其内容较为全面和客观,能够针对咯血患者的病情类型,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实现有效止血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其他异常情况的发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87%、92.31%,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4.36%、69.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逯淑娟,张晓英,于淑敏.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04(08):216-217.

[2]杨秦.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04(12):28-29.

[3]刘月媛.9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1(26):103-104.

[4]余亿.5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23(09):162-163.

论文作者:林黎燕,王娇 周蓉,蒋术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9

标签:;  ;  ;  ;  ;  ;  ;  ;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林黎燕,王娇 周蓉,蒋术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