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时代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对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话题论文,时代论文,冷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历程
▲今年是列宁同志逝世80周年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在诸多纪念文章中,关于马 克思主义本土化问题成为学术界讨论的一大热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本土 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您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于何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是专指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如物理学等 ,就不存在本土化问题。所谓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运用而 呈现出不同特色,或表现为不同形态。当然很多社会理论都存在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 理论具体运用于一个国家,当然存在不同条件下如何运用的问题。这个理论在中国如何 运用,就得出这个理论的中国形态。一种社会理论完全可以抽象来讲,不特指某个国家 和地区,但很多社会理论都带有国家、地区和民族特点。马克思主义主要谈的是西欧社会理论,但却包含着一般性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被俄国人运用于俄国,就有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运用于中国,就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把具体的和一般的东西区分开来,把一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变成中国的东西。如果全然照搬,当然不会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切地讲,就是适用于中国的、同中国的国情 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你们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提得非常正确,因为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本土化的 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于何时,一般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和马克思主义传入的过程基本是一致的。在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各种报刊、杂志,但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此时具有真正的影响,已真正的传入。马克思主义真正发生巨大作用是在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成功,使得中国人特别注意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解决中国问题,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但是,真正结合起来,做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以后的事情,其间有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也就是中国社会应该走什么道路。马克思主义主要讲的是西欧社会,中国和西欧的情况迥异,那么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问题。西欧所走的革命道路主要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进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如巴黎公社革命模式。中国的革命能否如此?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容。现在争论多的也是这个问题。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有中国化的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就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20世纪初的中国,在从西方涌入的众多主义、思想和学说中,为什么马克思主义 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社会 思潮有三大潮流:一是新儒家;二是西化的思潮,它们主要是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流行; 三是马克思主义,其影响范围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中间。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虽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但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中 是最受欢迎、最受关注和最有希望的思潮。尽管在这一时期内,马克思主义曾受到反动 敌对势力的封锁压制,但都无法阻止它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取 得革命胜利后,它很快赢得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 ,是马克思主义赢得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决定性的因素。但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政 权,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运用有很大的关系。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才进 一步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其夺取革命政权、赢得革命的胜 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至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众多的主义、思潮和学说中脱颖而出,我认为关键是马克思主义有两个特性:第一,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从根本思想来讲,是一种改造社会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因在于它不是建立在善良、美好的愿望之上,而是建立在对社会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概念早已有之,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发明。为什么那时大家觉得它是好的,值得追求的?因为人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最人道的、最道德的、最符合人的本质的。这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美好愿望的基础之上的,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美好的东西不一定都能够实现。在他们看来,通过革命斗争,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公有制必然取代私有制,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这一规律,这就是它的科学性。另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它的普遍性上。本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西欧社会的运动、发展得出的结论,但其中也蕴涵了一般性结论,这些结论对中国也适用。第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停留于书斋、学院里的东西,由于它的科学性,它具有成功地改造社会的功能,即用于指导实践。正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故而能够在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对马克思主义赢得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部分地是依靠政治力量树立的,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一段时间内,利用行政手段粗暴干预理论问题,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势压人,对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有些理论研究成了禁区,这实际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威信。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 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各自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他们贡献很多,但最重要的应该是对探索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做的贡献有两点:一是成功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二是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内容 对邓小平理论中的诸多观点都有所涉及,有所考虑,只是没有最后得出比较成熟的结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所做的贡献是探索并且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社会主义改 革和现代化建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则是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把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的第 三步具体化,即将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宏伟目标的前20年具体化, 也就是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三代领导集体的总的目标、任务都是实现中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以俄为师”所学 到的马克思主义,并不完全是本原的马克思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俄国式的马克思主 义”或者“斯大林式的马克思主义”。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不完全是本原的马克思主义,这种说法我想是可以成立的。问 题在于本原的马克思主义、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究竟如何?马 克思主义确实主要是通过俄国传入中国的,传进来的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俄国式 的马克思主义。本原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马克思主义,实际是西欧的 马克思主义,但其中包括了一般的马克思主义。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是把西欧的马克思 主义中的一般原理拿过来与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把俄国式的马克 思主义的一般的东西拿过来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在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斯大林式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提法不确切,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就是列宁主义,斯大林的思想虽然同列宁的思想有区别,但基本上是列宁主 义的继续,其基本思路和列宁主义是一致的。斯大林主义是西方人的称呼,我们没用过 这种称呼。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时 代特点;二是俄国特点。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中,有过成功,也有过挫折 甚至失败。那么,您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在前苏联、东欧地区的实践以及经验 教训?
●这些问题,前面已经涉及过。在这里需要谈一个很大、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究 竟该不该搞社会主义,这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的理论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关 系才发生变化。在旧的生产关系还能容纳新的生产力之前,新的生产关系是不会出现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当时的苏俄就有过俄国能否实行社会主义的争论,有的人认为当 时的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够,在苏联不能实行社会主义。对于中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也同 样存在争论。70多年过后,社会主义在苏联遭到了失败。因此,有人断言,中国的社会 主义终究也会失败。当然,在西欧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在西欧根本行不通。
对于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能否取得最终胜利,这涉及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一重大的原则问题。社会主义能否在落后国家取得成功,归根结底应由实践得出结论。许多国家都是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实现现代化,我们能否创造一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中国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了巨大发展,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现代化水平,今天就没有理由来否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中国人应该,也完全可能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创造一种新的实现现代化的模式,中华民族应有这个能力和智慧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理论上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汲取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会取得成功。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挑战及机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当代 西方理论思潮因其所标榜的“科学性”、“工具性”以及时髦的话语体系、理论范式、多种多样的分析方法而很有吸引力,一些人特别是有着强烈求新求异倾向的青年人以“非马”为时髦,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甚至持冷嘲热讽的态度。您如何看待当代西方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同世界经济进一步接轨,当代西方思 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方思潮不是一种单纯的思潮 ,不只是以其“科学性”、“工具性”获得中国青年人的青睐。在其背后,是以强大的 经济、政治力量为后盾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不形成冲击是不可能的。与此形成对比, 建国前马克思主义是最受青年人欢迎的、最受期待的思想,现在则被认为是官方的东西 ,是陈旧、落后的,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东西。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对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不会失败,因为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重要的品质,就是它的科学性。真理是不会陈腐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因而能够 保证其科学性和真理性。西方思潮固然有许多优点,也有一定的科学内容,但其社会基 础毕竟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大大限制了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同西方思 潮相比,马克思主义决不逊色。当然,马克思主义要抛弃其过时的、落后的东西,要创 新,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应该吸收西方思潮的长处,发展自己,壮大自己,马克思 主义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的信奉。我认为,尽管有些青年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落伍, 但只要他们坐下来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他们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内容是 很有道理的。真理是不会被遗忘的,是不会被抛到历史垃圾堆里的。
▲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而全面的社会转型之中,特别是中国告别了长期实行的计划经 济,实行市场经济,出现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尽管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 会主义的,也有比较充分的马克思主义依据,但是从共产主义价值取向来看,二者距离 甚远。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未来社会那里,市场经济是被批判和否定的对象 。由此,有些人认为,我们现在已经不存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而是背离了马克 思主义,您怎样评价这种观点?
●我不能同意这种观点。对于经济学方面问题,我没有研究,只能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市场是个复杂的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进行过严厉的批评。但市场的出 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没有市场,就没有现代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现代文明 。社会产品的生产必须分工,生产力才能提高,生产才能发展,分工必然导致交换,产 品交换的地方就是市场。但随着交换的发展,货币的出现和流通,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两极分化。不仅如此,市场经济还带来一系列弊端,如过分的包装、宣传和广告造成的 浪费、生产无政府状态造成的生产过剩等。计划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这些弊端, 它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在苏联和中国革命胜利后都表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苏联 和中国的经验都说明计划经济对现代大规模大范围的复杂生产是不适应的,会阻碍生产 力的发展。
马克思批判了市场经济的消极面,从长远意义上提出要消灭货币和市场经济。我国理论界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就市场在将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应该消灭,是否消灭得了,进行过讨论。有些人认为,将来市场经济必然要消灭,要被产品经济所取代。这究竟是否可能,有些人表示怀疑。这是个比较遥远的问题,我们暂时可以保留起来不讨论,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下去能否坚持其社会主义性质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保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允许、鼓励私有企业发展,这实际上已经触动了基本经济制度。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此发 展下去必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认为,不能说将来 一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通过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否相容的讨论,人 们认为,这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市场经济的主体都是企业,无论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企业,它们都是按市场规则活动的。私有制也有管理人员,不一定是由资本家本人经营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存在都可以使市场经济很好地运转起来。既然如此,市场经济就可 以保持公有制主体并得到健康发展。我想我们可以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这将是一种新形态的市场经济。近些年,私有制有所发展,但依然是公有制占据主体地 位,这种情况一定时间内不会改变,至于将来市场经济会发展成一种什么样的形态,还 需要由实践来解决。但可以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发挥 了预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它是由人来建立和推动的,只要我们有信心,团结一致,努力 奋斗,它是可以巩固、完善和壮大的。
▲在当前,我们应该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看待剥削、工人阶级的作用和使命、贫 富差距拉大、腐败的蔓延、道德的滑坡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存在争论。有些人认为,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是市场经济。有 些人则持否定态度,认为不能把这些问题完全归罪于市场经济,比如道德滑坡在计划经 济下也有。我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发展当然不能说和市场经济没有关系,市场经济 的发展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市场经济使得人们之间的物质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容易出问题。许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可以得到缓解,或得到适当的解 决,不至于失控。当然,完全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的消极面不 可能完全消失,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市场经济中有消极的东西而对其加以否定, 我们应当通过规范市场经济活动,通过道德的、法律的和行政的各种手段,使市场经济 得以健康地发展。
▲目前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马克思主义常识一知半解或 茫然无知,却奢谈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理论创新;寄希望于一夜成名,热衷于搞大手笔、 大创作、大成果,甚至敢在马克思的头上造假,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研究成果”和重 大“发现”。这些浮躁的学风和失范无序的研究生态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理论视野,制约 了研究的深度。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上述浮躁的学风,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不会完全消失。由于我们党提 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思想比较自由,这种现象现在更加突出。据我所知 ,近些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我们提倡一种踏踏实实的学风, 最近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将启动和实施一项马克思 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项耗时十年的工程,可以很好地研究一些问题,培养一批 人才,也将为这种扎实的学风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由于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 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不再盲目地信仰某种意识形态。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 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这些都使得 主流意识形态被冲击、被淡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形象严重受损,其合 法性遭到了一定的质疑,甚至在一段时期出现了信仰危机。同时,我们的一些主流意识 形态的宣传缺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当代现实、回答当代问题的勇气和自觉性, 也缺乏与当代各种思想学术体系对话、交流并论争的热情与魄力,对民众的文化生存和 生活诉求不能切实地进行解读,空话、套话盛行,思想和表达显得苍白无力与枯燥乏味 ,出现失语状态。那么,您是如何从总体上评价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现状?我们应怎 样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重塑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形象、理论形象 和创新形象,增强它的文化亲和力、感召力和创造力以及同其它意识形态的竞争力?
●我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了解较多一些,我想主要从哲学的角度谈谈我的看 法。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大致是: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得到了正确的运用,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恢复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制定,发挥了指导作用,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二,由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的真正贯彻,对于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讨论,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它的体系和内容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第三,由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的真正贯彻,理论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式各样的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重新评价,出现了多次西方文化热和传统文化热,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是我国文化的主旋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现实生活中 仍然保持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和教学工作遇到了较大困难,受到一些读者和学生的冷遇。但从另一角度看,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接受它更多是出于思想上的认可,而不像改革开放以前那样带有政治压力的因素。
第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不够完整,不够严密,其内容有的落后于时代,有的流于简单化,亟需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评价。
对于这些问题和挑战,我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首先,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也就是它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比如,在哲学界有人主张放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导地位,把它仅仅看成诸多哲学流派之一,不加引导地让学生自行选择,这是不能允许的。大学课堂里坚持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完全必要的。其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不能采取简单粗暴、以势压人的方式,而应采取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式。课堂中也要贯彻“双百”方针的精神,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讨论。再次,加强对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21世纪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能够走在社会科学的前沿。如果这几方面工作都做得扎实有效,马克思主义的威信就会得到提高,就会有更多的青年人为马克思主义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人才,以应对各种挑战。
以创新的精神实施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前不久,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这是我党有 史以来第一次以中央的名义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实施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造就高水平的哲学社 会科学队伍,加强对科学工作的领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您如何看 待这一重大举措?
●应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定,是我们期望已久的东西。今年初,中共中央发 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最近又召开了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 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具体落实《意见》,胡锦涛总书记会见了与会代表,作 了重要讲话。这些活动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是何等的重视!这是我 国理论界的一件大事,过去还不曾有过。我有幸参加了工作会议,并将承担部分工作。 在认真学习《意见》和参加工作会议的过程中,感到欣慰和振奋,受到很大鼓舞,感想 很多,这里我仅从一个哲学工作者的角度谈点感想。
大家知道,自然科学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量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到了19世纪,尽管在科学发展中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从总体上说,其科学性和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已无人怀疑。但关于人类社会现象的知识,却远未成为科学。这是因为当时的唯心史观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内的思想家们一致认为,社会现象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由人们的思想支配的,而思想是主观的、随意的、不重复的,因而社会现象无规律可言,关于社会现象的知识也只能是事实材料的积累,从而无社会科学可言。唯物史观的出现把社会历史观变成了科学,这就为各门社会科学的建立提供了逻辑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一直认为除了自然科学以外,还有一类科学,即社会科学,至于研究各种精神现象的科学,由于精神现象就其特殊本质而言属于社会现象范畴,也可以归属于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同样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因为马克思主义同样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是由于人的物质生产离不开这两种关系,而且是由于人除了物质生产外还有精神生产,除了物质生活外还有文化生活。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原因,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始终未能取得主导地位,社会科学始终未能取得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地位。
诚然,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非马克思主义者有不少人实际接受了唯物史观的某些论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某些社会科学不仅出现了,而且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相比较而言,普遍的趋势仍然是重工轻理(重应用,轻理论),重理轻文(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社会中重理轻文的情况是极其普遍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有所改变,但毋庸讳言,经济建设成为工作中心以后,重理轻文的趋势又加重了。正是为了纠正这种偏向,江泽民同志2001年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和社 会科学专家座谈时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 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 族的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我们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意见》重申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论断,这是非常正确的。这就给哲学社会科学规定了其科学性质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澄清了理论界关于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模糊思想,为研究、建设、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了宽广的空间。
▲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苏东剧变的教训和我们党8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 的经验和教训中,您认为我们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应该有哪些新认识?
●从苏东的经验教训来看,我认为如何处理好政治和理论的关系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讲,政治与学术的结合是一个难题,政治所关注的是 利害问题,学术关注的是是非问题,如果只管是非而不顾政治利害,未免流于迂腐,而 只管政治利害而不顾是非,也会失之谬误。现在理论界有一种倾向认为,从几十年来的 经验教训来看,政治和理论应该完全分开。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理论成为政治 的婢女,现在这种情况仍然存在,这是必须改变的。我认为有些理论工作或学术工作确 实与政治无关,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是为实践服务,理论不可能与实践完全脱钩。 在我看来,问题不在于理论是否应为政治服务,而是怎样为政治服务。理论应作为科学 为政治服务,作为一门科学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为我们的政治服务。当前我们应该建设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并加以宣传,使更多人理解它, 能够正确地运用它。这样,理论就能更好地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为各项工作服务。
苏东剧变给我们所带来的沉痛教训就是,在它们那里,理论不是作为科学来建设,而是跟着政治跑、跟着领导人的讲话跑,领导人怎么讲,舆论就怎么讲。例如,赫鲁晓夫为了反对斯大林,利用人道主义作为武器,批判斯大林不人道,提出“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全民党”、“一切为了人类的利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由此演变而来,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苏联理论界也跟着跑,一窝蜂地大搞抽象的人道主义,最后是搞乱了自己的思想,搞垮了社会主义。
我们中国也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文革”前提出“阶级斗争为纲”时,中国理论界 也是跟着跑,接着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文革”结束后提出“两个凡是 ”便遭到了理论界的抵制,发生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初,有的同志认为我们过去对人道主义否定太多了,应该纠正,其背景主 要是对“文革”中的反人道罪行的反思。同时,出现了一股人道主义的思潮,认为马克 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核心和归宿。这个观点引起了激烈的 争论。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包括人道主义,但不能归结为人道主义。我们不是像 苏联那样,为了批判“四人帮”的需要而高举抽象人道主义的旗子,而是很好地处理了 理论和政治的关系,保持了理论上的清醒。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哲学家,您对马克思主义 作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哲学原理、 人学、文化方面以及邓小平理论的来源和哲学基础等方面。您能否在此向广大读者做一 下简单介绍?
●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宣传和教育是我的终身事业。把我一生从事的马克思 主义的工作综合起来看,我觉得在五个方面作了一些研究,也提出了一些经过我的独立 思考而得出的见解。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面。在这方面,我觉得在两个问题上进行 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一是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的评价问题,二是对列宁《哲学笔记 》的研究和理解问题。另外,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我参 加了此书的撰写和统稿工作。后来又同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施德福、宋一秀教授共同主编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三卷本),同中国人民大学的庄福龄教授、中央党校的林 利教授共同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几年前,我还受国家教委的委托, 主编了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此外,我还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马哲 史学科的主编。这些成果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 作用。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对于哲学界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 形态涉及的几个大问题,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我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3.在人学方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我较早地给予关注,主编了《人学辞典》,并在 学科建设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4.在文化学方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我所 主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一书中。5.关于邓小平理论来源和哲学基 础。从1983年开始,我就提议开展这方面的研究,1992年后又专门探讨过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您所倡导的“综合创新论”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在哲学界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怎样用这一原则发展马克思主义?
●你们所提到的“综合创新观”并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近年 来王东教授把张先生的这一论点发挥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目标,其大意 是:不应当是个别原理、个别范畴、个别提法的枝节变化,而需要做出富于时代精神的 大发展、大创新,面向新世纪,创造新智慧,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现代化、 系统化。这就是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大道,创造出富于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也是融会“中西马”的大成智慧学,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我认为在此需要做出补充的是,对于综合和创新的关系 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能认为综合就是创新。“综合”是指综合各种思想的合理因素,这 是必要的,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但真正的“创新”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 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思想、新的理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
▲现在,大家比较关心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和出路,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前景和出路,我认为有三种可能:
第一,目前这种状况基本不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过程中保持着它在整个国家生活和思想界中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各种理论观点争鸣齐放,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同各种思潮的比较、争论和论证自己的过程中日益完善,以哲学来说,终于出现得到多数哲学家认同的能够基本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现阶段水平的比较完整严密的崭新的科学体系。
第三,出现苏东出现过的那种情况,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一落千丈,沦为众多思想流派中的一个小小的学派,众多理论工作者或者热衷于传播和研究西方思潮,或者热衷于恢复和发扬传统文化,或者热衷于独创自己的思想体系。
▲那么,哪种可能性最大呢?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命运将会是这样: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 形态的主导地位在相当长时间内将保持下去,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体系将在比 较与争论中日益完善,它的真诚的信奉者将日益增加,以哲学来说,最终将出现一个比 较完整严密而又得到绝大多数理论工作者认同的崭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即上面所说的 第二种可能。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好的出路。
▲您的这种推测有什么根据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众多思潮中是最强的,它有资格称为一门科学,或者说,它的基本观点都是经过人类的实践史和科学发展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千百万次的验证的,是打不倒推不翻的,谁否定它们,谁就会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或自我否定的尴尬境地。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只会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而决不会削弱它,更不会推翻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些建设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不可分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50年来,特别是20年来取得了巨大进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这是有目共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地形成、完善和成熟,人民代表大 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基本形成并在不断完善和发挥作用, 各个领域的文化建设都呈现出兴旺发达之势。当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中还存在 着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峻,只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引下同心同德 ,努力奋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可以建成的,我国的现代化是可以实现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强的吸纳一切合理因素来发展自己的生命力。它传到中国后,就吸收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和中国革命实践中的理论因素,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过程。例如,毛泽东、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江泽民和其他领导人的哲学思想、专业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目前许多学者都在从事挖掘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合理因素,提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哲学因素的工作,这只会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和丰富发展。
第四,我国80多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争论包括质疑、挑战、攻击和辩解、论证 、发挥并没有损伤它,而是使它更加完善、更加严密、更加丰富。例如从改革开放以来 的20多年,关于马哲史和原理的争论大规模的有十多次,小规模的不计其数。规模较大 的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关于主体性与主体性 原则的讨论、关于价值论的讨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关于哲学体系的讨论、关 于应用哲学的讨论、关于人学的讨论、关于文化的讨论、关于人权的讨论、关于东方社 会发展理论的讨论、关于邓小平哲学思想的讨论等等。此外,在伦理学、美学、自然辩 证法等领域也有多次讨论。这些讨论和争论的结果并没有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没有 伤害它的筋骨,而只是或者纠正了它的体系中的某些偏颇,或者加强了它的体系中的某 些薄弱环节,或者充实了它的体系的具体内容,总而言之,是发展了它。它好似一块钢 铁,经过烈火的焚烧和巨锤的敲打,并没有被粉碎,而是更纯粹、更坚硬了。
中国在20世纪的使命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这个历史使命现在还没有完成,或只是部分完成,这个部分完成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的。在现代化的历程中,我们要走两步,现在只走了一步半:第一步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为第二步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第二步是实现现代化,只走了半步,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21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定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会出现第二次辉煌和繁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会走出低谷。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会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中国人要争取这个荣誉,也一定会争得这个荣誉!
标签:科学性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思潮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本土化论文; 中国社科院论文; 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