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以来论文,政治论文,我国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08)12-0008-05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和战略问题。大学生政治观如何,关系到人才成长的方向。三十年来,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础性话题,也是一个常思常新、与日俱进的话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发展轨迹
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观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建国以后,在高校就开始了以培养新中国知识分子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真正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领域,则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大学生政治观研究迅速兴起
这一阶段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政治观现状、政治心理现象的初步调查,开始了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定量研究。如杨德广的《从旁观到批评到拼搏——上海四千名大学生的政治观剖析》(《青年研究》1986年第12期)、韩杰的《对广东大学生政治观变化及特点的调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9年第3期)。一些研究者从实施理论灌输的角度,特别对大学生在政治性宣传教育中表现出的冷漠、反感或中立现象进行研究。如尹向东的《谈谈青年思想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和预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孙鹤汀的《大学生政治逆反心理及其教育的心理艺术》(《煤炭高等教育》1990年第2期)、于双祥和刘元璋的《当代大学生政治观中立现象的成因》(《青年研究》1992年第5期)。二是对当代学潮现象的深入探讨。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学潮时有发生,学潮现象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一个现实而紧迫的政治课题。1988年至1992年四川省教委和重庆市教委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当代学潮研究”,[1]周英等人所著的《学潮现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对大学生与社会思潮、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心理特点、参与学潮的心态、学潮以来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2.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缓步发展
经历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加之面临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势的变化使大学生把关注的视线从乌托邦式的政治梦幻转向了切身利益,世俗功利观与个人中心意识加强,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这一时期,纯粹以大学生政治观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减少,而是在一些相关研究中涉及到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倾向、观念等问题。比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编写的《中国青年大透视:关于一代人的价值观演变研究》(北京出版社,1993年)、黄希庭主持的国家教委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中,对青年政治价值观的调查与研究是重要内容之一。
3.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学生政治观研究丰富拓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手硬、一手软”使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有所滑坡,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从1994年中宣部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到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再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后续的一系列配套文件的颁布,充分显示出国家对“培养什么人”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此,学术界迅速作出回应:一是随着哲学界、社会学界对社会价值观研究的深入,政治价值观研究进一步发展。王绍玉等人的《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倾向;袁贵礼、邢建辉的《透视灵魂:世纪之初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理性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二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研究政治观,特别是政治教育的著作。王玄武主编的《政治观教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一书被认为是“奠定了政治教育的学科基础”,[2]还有万斌、倪东的《政治观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王玄武、骆郁廷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李国安、黄蓉生等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等。此外,研究公民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著作也不断涌现。尽管许多著作不是以大学生为专门研究对象,但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为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方法指导。与以往研究相比,抽象性的谈论减少,代之以大学生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政治信仰的现实状态为研究焦点;纯经验性研究减少,代之以搜集、描述和分析第一手材料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理论阐述和实证调查愈发严谨、科学、规范。
二、大学生政治观理论研究取向和主要内容
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目前还没有一本专著出版,但研究论文颇丰。下面以论文为基础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观理论研究的取向和主要的问题。
1.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六种取向
国内对大学生政治观的研究多出现于以“政治观”、“政治教育”、“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社会化”、“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等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状况”等相关文献中也涉及到政治观的内容。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论文进行归纳分析,大致有六种取向。
(1)经验总结类。这类文章最多,一般是从大学生政治观的现实发展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出发,通过总结、归纳、分析,将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提升,进行现状描述和对策探讨,有一些文章进行了简单调查研究或引用二手调查数据进行论证。
(2)理论探讨类。比“经验总结类”文章更具有理论深度,属于思辨性研究,具体又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理论研究,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内容结构、理论基础等进行初步探讨;规律探讨,对大学生政治观内在规律、发展趋势、基本矛盾进行分析、论证;运行机制研究,探讨大学生政治观内部运行机制和教育培养模式。
(3)专项研究类。就研究视角看,以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路径、话语体系去诠释、解读乃至解决大学生政治观中的问题;就不同群体来看,有不同院校、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政治观研究,也有不同地区、包括港澳台大学生政治观研究。
(4)比较分析类。一是纵向追踪,即跨时期比较研究,不少学者采用了某一时间段内的追踪调查比较;二是比较借鉴,研究其他国家青年、大学生政治观及政治观教育状况,在中外比较中反思、借鉴。
(5)实证调查类。主要通过抽样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实证调查,并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对以实证研究为主的论文进行归纳分析。
(6)综合分析类。对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政治社会化、政治心理、政治教育等进行阶段性总结研究,有的是叙述性综述,有的是评论性综述,有的则将二者结合。
2.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主要内容
总体来看,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政治观的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即大学生政治观的维度构成:王玄武从静态角度将政治观的内在结构分为横向结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理想)和纵向结构(政治心理、政治观点、政治理论);从动态角度,他认为政治观的互动结构包括政治观的沟通和交换、政治观的矛盾与冲突、政治观的和谐与协调;[3]有的从社会生活领域划分,将政治观分为经济政治观、国家政治观、文化政治观;[4]也有的从具体内容方面分为阶级观、国家观、政府观、权力观、政党观等;从主体层面划分为个体政治观和群体政治观。[5]
(2)大学生政治观的历史流变
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时,有学者把大学生政治思想变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978~1981(怀疑—反思—迷惘—醒悟)、1982~1984(反省—觉醒—奋起—探索)、1985~1989(苦恼—怀疑—狂热—困惑)、1990~1993(反思—矛盾—中立—实际)、1994~1998(冷静—理智—宽容—务实),[6]这种划分难免过于细致反而使阶段性特征不明显。进入新世纪,更多学者将大学生政治观成长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段:有的认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是第一次思想解放后充满激情的时代,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关注与参与改革成为大学生的热点,90年代之后是大学生重新思考、自省的时期;[7]还有的直接划分为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进入新世纪以来三个时期。[8]
(3)大学生政治观的总体特征
有学者历史地分析了大学生政治观的变化特征:一是政治思想由整齐、单一向复杂、多样转移;二是政治思维由偏激、片面向冷静、务实转化;三是对政治行为的选择由自发向自觉发展;四是政治意识在整体趋于高涨的同时,部分仍存在低落现象[6]。有的认为现阶段大学生政治意识的重要特征是“三对矛盾”的存在,即热情与冷漠交织、自主与迷茫同在、理性与偏激共存[9]。更多学者是经过调研以后进行分析概括,总体结论是大学生政治观整体和主流是好的,政治认知基本正确,政治认同感较强,政治态度积极向上,政治信念比较坚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深层次理论认知上有一定模糊性,少数人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存在着摇摆性。
(4)大学生政治观的致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科学繁荣,党和国家重视大学生成长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等,都是有利的因素。学者们对不利因素也进行了分析:一是宏观背景因素,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变迁速度快、社会结构调整幅度大,市场经济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价值观“泛功利化”倾向较为普遍,一些大学生在入党问题掺杂了更多的世俗因素就说明了这一点;二是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在校园文化中的传播和渗透,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冲击;三是互联网普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主导文化控制力减弱,影响大学生政治观的发展。
另外,社会转型与大学生政治观、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铸造、大学生入党热潮透视、高校政治教育的创新等问题成为大学生政治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三、大学生政治观实证研究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
30年来,大学生政治观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并行,相辅相成,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现代调查技术的运用而不断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1.大学生政治观调研基本情况
坚持“用事实说话”是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历来所坚持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些覆盖面广、样本量大、有较大影响的调查研究在青年或大学生中开展,并形成调研报告或著作(见表1大学生政治观实证调研内容及成果形式”)。
2.大学生政治观实证研究的主要特征
(1)研究主体的多层性。较有影响力的实证调查大多以课题组形式展开,组织机构有共青团中央,各地、各高校共青团委等各级团组织,也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这样的国家级或省级的专门从事青少年研究及相关领域开发的科研和信息服务机构。
(2)调研对象的广泛性。课题形式的实证调查往往采取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的方式,在样本配额上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有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些调研还跨越省市选取不同类型的高校;还有的不仅调查学生,还调查“老师眼中”的学生。
(3)研究内容的丰富化。有综合性调查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价值观的调查涵盖政治观的内容;也有专题调查研究,就政治信仰、政治认同等某一内容进行调查;还有不同性别、地区的比较调查以及不同时期的追踪调查等。
(4)研究方法的科学化。问卷调查法被广泛使用,也有访谈法等其他方式。对问卷的设计、调查抽样、数据统计分析也越来越规范化。
四、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展望
30年来,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也有许多不足。展望未来,应该在总结自身问题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开放、严谨的姿态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研究视野:从狭义的国家、阶级向社会发展大视野转换
现代社会,对政治的理解已经从狭义的国家、阶级范畴推演到国家公共权力的活动领域以及社会关系的大局等方面,即“大政治”、“广义政治”范畴。邓小平的“政治即大局”的观点,革新了人们观察政治事务的思维方式。目前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定义及若干探讨,仍是传统政治学视野下的国家政治观。大学生政治观的涵义应该重新加以诠释,应表述为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以公共权力运行为中心的政治现象和社会发展宏观大局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广义政治论是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立论基础。在研究内容上,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等应该是亟待拓展的领域。
2.研究内容:从经验性总结到系统性研究的拓展
在论文的六大研究取向中,经验总结类文章最多,而以理论基础、规律探讨为主的研究缺乏,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在社会价值观研究中显得比较单薄、相对落后。三十年来,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实现从数量的扩张到质量的提升:一是加强大学生政治观基础性理论研究,包括大学生政治观的内涵、理论基础、基本结构、形成规律、内化机制、历史变迁、价值观与政治观、社会思潮与政治观等;二是进行一些跨越地区的全国性调查和已有的结论相印证,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政治观发展变化规律,教育部从1991年以来每年组织各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应该进行挖掘,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对大学生政治观调查研究较多,中西部需要加强;三是加强不同群体的分类研究、比较研究,为教育对策提供针对性建议。
3.研究方法:从一般描述性分析到数据深度挖掘
少部分研究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了回归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研究方法,大部分调查结论仍只是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为了使研究更深入更科学,应该充分利用现代调查统计技术,注意多元方法的使用,如结构方程、质性研究方法等,加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另外,从研究队伍来看,大学生政治观的研究者很多是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发表的论文来看,多是一些“应然”研究,问卷设计也比较简单,注重适用性研究,而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不多,今后应大力加强、融合。只有在广阔的背景下实现学科研究方式以及成果的彼此借鉴,才能真正推进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