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杨烜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科 甘肃 白银 7309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3~2016.3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n=40)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65.0%,明显低于观察组87.5%,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关键词】程序化健康教育;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09-01

高血压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全身性疾病,当前尚未明确其病因,主要特征为体循环血压上升。该病为慢性疾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致使多器官功能障碍,为心血管疾病主要致死因素。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然而,我国高血压人群疾病知晓率、控制率及治疗率较低[1],我国高血压防治难度较大,面临严峻形势。为促进患者康复,对其生活质量予以改善,医院愈发注重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升疾病知识知晓率与用药依从性,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血压。为具体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3~2016.3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n=40)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中23例为男,17例为女;年龄为47~78岁,平均(61.4±7.2)岁;病程为6个月~18年,平均(7.4±1.7)年。观察组中22例为男,18例为女;年龄为45~79岁,平均(60.3±6.5)岁;病程为8个月~17年,平均(7.1±1.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指导、心理疏导、饮食调控等,观察组基于此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2.1 护理评估 患者门诊就诊后护士应主动沟通交流于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用药史、合并症、病情、治疗情况及文化水平,将其基本情况充分掌握,并开展综合评估。

1.2.2 将护理计划制定出来 结合患者使其将护理计划制定出来,确保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强,将教育目标与护理目的明确,结合高血压诱因、治理方案及预后等情况将程序化健康教育方案制定出来。

1.2.3 健康教育方式 主要采用如下3种健康教育方式:①群体性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健康讲座,组织高血压患者积极参与,鼓励家属协同参与。专家为主要宣教者,细致讲解高血压疾病诱因、目前主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使患者深入认识到自身疾病,提倡清淡、营养饮食,将脂肪及盐分摄取量限制,通过药膳相配调控血压。日常生活中应适当锻炼,促使机体免疫力增强,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疑难问题可提前准备好,在高血压疾病交流会或健康讲座中提出,医师或专家耐心细致解答。②个性化健康教育,每周护士与患者开展一对一健康教育,坚持随访,护士需掌握患者用药效果、饮食情况及生活习惯,强调遵医嘱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同时告知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使其了解高血压为慢性疾病,需长期遵医嘱用药,不可过于着急,避免贸然停药导致血压回升。由此增强自我管理意识,鼓励家属督促患者用药,以更好控制血压。让患者及其家属学会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若存在异常情况及时复诊。③书面健康教育:护士要将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小册子发放至患者手中,叮嘱细致阅读,详细讲解难以理解之处。亦可将影音资料准备好,让患者自主学习,使其在休闲娱乐之时也能接受高血压疾病知识健康宣教。

1.3 观察指标[2]

将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发放至两组患者手中,总分为100分,内容包括临床症状、饮食干预、诱发因素及并发症等,25个题目,4分/题,依据得分判定知晓率,若得分超过90分判定为知晓,在60~89分范围内为部分知晓,在60分以下为不知晓。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主要应用软件SPSS20.0,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比 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为心血管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类型,且近年来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增加社会与家庭负担,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资料称[3]采用科学健康教育可提升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调控饮食,以增强血压控制效果,促进健康。本组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且方式多样,其中群体性健康教育便于患者了解高血压相关疾病知识,提倡合理锻炼与营养饮食,培养优良的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与免疫力,强化血压控制效果;个体化健康教育便于医务工作者了解患者用药效果,纠正不良用药行为,叮嘱合理用药,指导自我测量血压;书面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及影音播放等更生动直接的方式让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本组对照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65.0%,明显低于观察组87.5%,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报道一致[4]。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耿向旭.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810-1811.

[2]张美云.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4):3035-3036.

[3]吴丽萍,林秀美.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实践讨论[J].中国农村卫生,2014,(9):52-53.

[4]徐冬梅.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1):103-104.

论文作者:杨烜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杨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