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 416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幼儿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行不同干预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74例。单一组行传统语言康复训练,联合组行趣味游戏+家庭联合康复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以及干预前、后语言发育商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总体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单一组56例(75.68%),两组干预前的语言发育商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联合组的语言发育上商(57.82±9.1)显著高于单一组(45.82±7.9),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行趣味游戏+家庭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儿的语言发育商,对于患儿语言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语言发育迟缓;趣味游戏;家庭康复;传统训练
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主要特征[1]。因此,针对人生启蒙阶段的幼儿而言,语言交流功能的发育和完善是其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获取的关键部分,若幼儿出现语言功能发育迟缓的情况,将会严重危害幼儿未来身心的健康成长[2]。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针对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而言,于3岁前实施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同时,有效缓解由于语言发育迟缓为患儿造成的心理影响和负担[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均为患儿家属签署知情书,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74例。其中,单一组男性40例,女性34例,年龄为1.0~3.5岁,平均年龄(2.2±1.1)岁;联合组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为1.5~4岁,平均年龄(2.8±1.4)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单一组行传统语言康复训练。
联合组行趣味游戏+家庭联合康复训练。①趣味游戏康复训练。根据患儿的发育特点和发育时期等方面的不同作为参考依据,制定针对性的融入游戏干预方案。为了能够促进患儿利用语言工具进行交流,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以游戏趣味作为训练场景,将趣味游戏充分融入到语言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游戏趣味激发患儿对于语言沟通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刺激大脑的兴奋程度,使得患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的与他人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对于语言功能的理解和表达;②反馈训练。通过利用患儿记忆的反馈机制,加强对于患儿图片、声音以及体态等方面的康复训练。除此之外,通过利用再见、吃饭以及拥抱等手势符号加强患儿的模仿训练,同时,也可以利用手势符号和体态符号,积极引导患儿通过简单词汇的重组来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③家庭康复训练。每天进行>2次的家庭康复训练,每次训练时间>30min,并不断在患儿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充分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每间隔3个月复查一次语言发育商,便于及时了解患儿的康复情况,并作出康复方案的相应调整和完善;④语言表达训练。患儿家长可以利用多媒体、模型以及图片等方式,采用肢体和文字等表达方式激发患儿对于语言沟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患儿将词汇重组成句子的能力。此外,患儿家长应该根据患儿感兴趣的动物、日常物品等方式,积极引导患儿做出相应反应,进而逐渐扩大患儿的词汇认知量。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以及干预前、后语言发育商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均使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
联合组的总体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单一组56例(75.6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总体有效率比对[(n,%)]
3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幼儿语言发育迟缓情况成像逐渐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4]。1~4岁的患儿正在处于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语言治疗的重要阶段,若此时并未提供良好而又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将会导致幼儿无法在预期的时间内获取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5]。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趣味游戏的语言训练方法,将趣味游戏充分融入到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之家庭康复训练,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积极为患儿提供语言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利用身边一切事物和环境,培养患儿将简单而又单一的词汇,重组、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进而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想法,从根本上提高了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6]。
经过本研究大量讨论和分析,得出结果:联合组的总体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单一组56例(75.68%),干预后联合组的语言发育上商(57.82±9.1)显著高于单一组(45.82±7.9),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大量研究证明,给予患儿不同的干预方法,将会获取不同的临床效果,幼儿在语言学习方面与成年人大不相同,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针对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而言,通过融入趣味游戏的方法,加之家庭康复训练,不仅能够激发患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为患儿提供十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患儿语言学习的动机,进而达到提高患儿语言发育商的目的,治疗意义十分重大。
结语:
概而言之,通过行趣味游戏+家庭护理语言康复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发育商,同时,还能够利于患儿语言功能的康复,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王飞英,倪钰飞,陈婧,等. 互动式阅读对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干预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1883-1885.
[2]王媛媛,陈娟娟. 285例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266-266.
[3]邓玉清. 1~3岁留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干预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24-26.
[4]赵卫东. 针刺联合经络导平治疗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281-282.
[5]洪卫辉. 语言发育迟缓的干预现状[J]. 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1):69-71.
[6]葛海静,黄敏辉,詹建英.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就诊延迟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3):325-328.
论文作者:田红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患儿论文; 语言论文; 迟缓论文; 趣味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幼儿论文; 游戏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