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风险与控制论文_董鹏飞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风险与控制论文_董鹏飞

准能黑岱沟露天矿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0300

摘要:起重机是现代企业经济建设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设备。随着企业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要求高,使用范围广,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主要通过起重机械的使用特点和吊装作业的流程,提出适用于起重吊装作业时的“危险预知”管理方案,从而进一步论述了起重吊装作业的重要性和实施科学管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起重机;不安全风险因素;对策

在对各地多起不同机种的起重伤害死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后 可以发现,流动式起重机发生的死亡事故较多,占总数的 21. 7%,其次是桥式起重机,占全部的 18- 8%。起重作业伤害人 员多,财产损失巨大,是安全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危险源。因此,对 起重吊装作业中的风险评估,制定防范措施,是保护作业人员生 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

一、起重吊装作业的风险原因

1.1起重指挥风险原因

在起重吊装作业过程中,指挥人员首先要对被吊物体重量、 吊运线路、吊装位置等清楚,较大的起重吊装作业,还应熟知《吊 装安全施工方案》。指挥作业时,指挥人员应站安全位置上,佩戴 鲜明的标志,使用标准的信号与司机进行联系。若同时用2 台起 重机吊运同一负载时,指挥人员应双手分别指挥各台起重机,以 确保同步吊运。负载降落前,必须确认降落区域安全时,方可发出 降落信号。同时还有指挥人员业务不熟或精神不集中,都潜在着 作业风险。

1.2司索作业风险原因

司索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时,首先要检查吊具与索具是否完 好,与所吊运物品的种类、环境条件及安全工作负荷等具体要求 是否适应。吊具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量,吊索不得超过其最大安 全工作载荷。吊挂前,应确认重物上设置的起重吊挂连接处是否 牢固可靠;必要时应在吊重物品与吊具、索具间加保护衬垫。

1.3起重机械操作风险原因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在吊装作业时,首先要将吊车四脚支稳。 吊车四脚的枕木应采用坚硬的,并且要求排列紧凑,面积按现场 实际情况大于支腿板底部面积。同时,枕木的布置必须保持水平, 以确保液压干斤顶与支腿板保持垂直。若液压千斤顶与支腿板保 持不垂直,可能产生支腿板球铰接处失效或支腿板在枕木上产生 滑移而损坏或导致油缸损坏。另外,不能在支腿梁下布置枕木,这 会由于倾翻点移向车体而降低稳定性。 在吊装作业过程中,司机须熟练掌握标准规定的通用手势信 号和有关的各种指挥信号,并与指挥人员密切配合。当指挥信号 不明时,司机应发出“重复”信号询问,明确指挥意图后,方可开 车。当指挥人员发出信号违反标准的规定时,司机有权拒绝执行。 在开车前必须鸣铃示警,必要时,在吊运中也要鸣铃,通知负载威 胁的地面人员撤离。在吊运过程中,重物吊运路线及吊运指定位 置和重物降落点,司机只能服从指挥人员指挥。同时,司机对任何 人发出的 “紧急停止”信号都应服从。否则,都有产生事故的可能。

1.4其他方面原因分析

起重吊装作业事故除了上述起重吊装作业风险原因可能产 生以外,尚有部分事故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原因一:起 重作业人员作业时恶意嘻戏,酿成事故,严重违反《起重作业安全 管理规定》。原因二:起重吊装作业的周边,没有设立警戒线或管 理、监护不到位,无关人员进入吊装作业区域,造成事故。原因三: 与有关部门人员联系、勾通不够,周围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排放等 作业,造成起重吊装作业人员伤害,产生事故等,也是造成起重吊 装作业事故的原因之一。

二、确保起重机械安全作业的对策

2.1加强人员培训工作

对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起重指挥人员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的训练,并要求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人事管理部门一定要把好人员考核关,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的制度,安全部门对持证情况应进行定期检查;加强对修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机敬岗的良好风气;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考核,重点在增加其机械管理知识和机械技能的提升与更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认真搞好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活动

起重机械安全检查包括:

(1)起重机械结构和安全装置的检查,目的是消除起重机械故障和隐患,确保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2)起重机械安全施工生产检查,主要是检查施工条件、施工方案、措施是否能确保起重机械安全施工。各施工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起重机械管理使用监督检查制度,选拔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使用监督检查员。

2.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是机械安全运行、安全作业的重要保障,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起重指挥人员、机械保养维修人员、技术人员等都要熟悉和掌握。工期再紧、施工环境再恶劣都不能放弃操作规程,任何级别的领导都必须坚持原则。

2.4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对于利用起重机械施工的重大技术方案,重型机械拆、装方案,大型机械的转运、改造方案,危险地段施工及季节气候变化对安全运行和机械的影响等都要编制安全施工、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做到合理选用机械,统筹安排施工顺序和总平面布置,为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起重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岗位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起重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做到双落实。一要组织落实,要有施工生产的安全机构,既管施工安全,又管机械安全。二要工作落实,安全管理的内容和责任要落实到各项制度中,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落实到施工生产的实践活动中。

2.6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

政府职能部门应对符合报废标准的机械实行强制报废;强制要求起重机械安装安全装置,如力矩保护器,同时将自动报警、连锁保护、制动等控制系统列为重点检查项目,以加强和提高起重机械的安全防护能力;加大对机械制造商资格的审查力度。

2.7开展起重机械安全教育。

对起重作业人员进行具有专业特点的安全教育。要健全班组管理,实行“站班会”制度,上班前对当天的作业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交底;要坚持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保安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要根据不同施工项目、不同作业环境、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危害辨识,针对每一种危险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严格执行。

结束语

一个在安全生产上频繁发生事故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和谐 的社会,一个在安全问题上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同样不可能是一 个和谐的企业。通过对作业过程的风险因素辨识和评估,制定出了现场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只有和承包商共同落实安全职责,从吊装指挥人员、装卸员工、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包括吊车司机、装载机司机、行车及小绞车操作人员等)培训入手,使他们除了熟知作业现场的各项管理规定和相关知识(如“十不吊”、“五确认”、常吊物件重量等)外,指挥人员还要熟知标准的指挥手势并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应用在作业现场,起重设备操作人员还要熟知设备性能,确保设备完整和完好,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指挥人员的手势操作,装卸人员不但要检查好所吊物件相匹配的吊索具,选好挂点挂牢,拉好牵引绳,更要选择好工作位置;以现场标准化操作为抓手,强化红线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落实管理规定,切实做到规范吊装作业行为,消除吊索具和起重设备隐患,才能搞好吊装专业的安全管理,才能实现安全形势的平稳。

参考文献:

[1]李林.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风险与控制[J]. 科技风, 2013(15):264-264.

[2]黄奇志. 起重吊装过程的安全控制与设计实践[J]. 冶金丛刊, 2013(1):40-45.

[3]蒲学文. 起重吊装作业常见事故起因及对策研究[J]. 科技风, 2017(11):163-163.

[4]李儒. 浅谈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J]. 神华科技, 2015(1):17-19.

[5]孙鹏伟. 浅谈起重吊装作业事故起因分析与对策[J]. 化工管理, 2014(3):48-48.

论文作者:董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风险与控制论文_董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