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5年江西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论文

2006-2015年江西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

曾凡彬1,舒晓波1,2*,陈灿明1

(1.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330022,南昌;2.鄱阳湖湿地与流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30022,南昌)

摘要: 旨在揭示2006-2015年江西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特征,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92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2010年和2015年为时间点,运用数据包络法(DEA)结合deap软件来测算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用arcgis10.1作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县(市、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6-2015年江西省建设用利用效率平均水平由0.89上升至0.95,累积提升率为6.74%,全省土地利用效率较高;江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较小,主要表现为赣南、赣东北丘陵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较高,赣中、赣北平原区的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的特征。

关键词: 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率;数据包络法;时空特征

0 引言

中国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城镇化的过程,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导致耕地、林地等国土空间被侵占,使得区域城镇发展、农地保护和生态保育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1]。由于粗放的城镇土地利用模式引起了诸如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空间布局分散和土地利用效率低等国土空间问题[2]。而城市土地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空间载体,其利用效率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3]。因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主体交互过程是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并协调运行的作用过程。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是事件当事人或利益攸关方、新闻媒体、官方代表及其他网民等主体关于旅游危机事件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等因素随该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而变化的过程[13]。因此,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主体交互过程就是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对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的具体分析是对旅游危机事件本身和事件相关网络舆情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识。

学术界关于土地利用效率开展的研究内容丰富、尺度多维、方法多元。研究内容大多数关注利用方式相异的土地效率,如建设用地效率、耕地利用效率等,以此扩展到对城市化效率的分析和讨论[4-7]。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协调度模型[8-9]、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回归分析法、数据包络法(DEA)及系统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等[10];研究对象主要是单个城市、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及地级以上城市。其中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采用最优化方法内生确定各投入要素的权重,避免了投入产出关系的具体表达和各指标权重确定所带来的主观性,适合城市这个复杂综合体的效率评价,在地理学界得到广泛应用。汪群芳等以单位城市土地GDP产值、单位建成区土地GDP产值、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总产值和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为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衡量指标,对杭州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总体评价[11];冯达等运用DEA方法的CZR模型对湖南省2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12];梁丽,单薇采用DEA方法的CZR模型,对河南省18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13]。傅小徐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数据包络方法分别对江西各县市的建设用地以及农业用地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进行测算,评价了2005年江西省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率[14]。虽然傅小徐对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是其研究只是基于2005年数据进行分析的,缺乏长时间序列数据的支撑,难以确定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

就现有研究来看,国内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把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集约利用相结合,并且通过构建不同的评价指标,来探讨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大部分研究对象都是以省级行政单元为主,还有以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对于以县级单元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而且大部分以某一时间点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时序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拟对江西2006-2015年的92个县(市、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

1 研究区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交结处的南岸,东邻浙江和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和安徽省。地理坐标为北纬N24°29′14″~30°04′41″,东经E113°34′36″~118°28′58″之间。全省南北长约620 km,东西宽约490 km,全省土地总面积16. 69 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7%,2015年末总人口4 311.24万,全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11县级市,70个县,20个市辖区。近年来江西省相继被列入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级发展战略,而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长江经济带战略为中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下,以最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关键就是在于提升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15]。因此,本文以江西省92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优化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凋亡调节蛋白[7](Bax)属于bcl-2的一种对抗剂,通过对细胞凋亡进行有效调节,使细胞的寿命得以缩短。通常较为正常的子宫内膜中,Bax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变化,其增生期通常比分泌期高,但是在AM中,Bax的表现为明显比正常子宫内膜中的低,而且不会受到卵巢所具功能的影响,不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8]。通常Bax与bcl-2之间的关系呈现为负相关性,bcl-2呈现增强,Bax就会呈现减弱,这就会使细胞凋亡的平衡被破坏,并使细胞凋亡减少,增加增殖,从而致使AM疾病发生。

1.1 研究方法

DEA是一种线性规划模型,是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 , Cooper , Rhodes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称为CCR模型。之后该模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Banker , Charnes , Cooper假定规模收益是可变的,将CCR模型扩展为BCC模型[1]

通过对江西省92个研究单元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相比于胡、汪二人在清季革命时即追随孙中山且多实际从事革命宣传工作,蒋介石则是学军事出身,早年革命经历亦多为军事活动,直到1916年陈其美遇刺身亡后,才与孙中山建立起比较直接的关系,在党内的资历较胡、汪二人浅,故而在国民党执政初期的党义问题上,蒋介石没有太多的发言资本。②

2.1.1 稳定型 这类城市包括南昌市区、九江市区、进贤县、分宜县、铜鼓县,从2006-2015年,它们的土地利用效率保持不变,均为1。说明在所有评价单元中,这几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最高。其中,南昌市区、九江市区、进贤县、分宜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较多的经济投入,投入产出比协调性较高,所以土地效率极高,而经济较落后的铜鼓县土地利用效率高的原因是该县建设用地面积小,使得单位面积产值较高,导致其土地利用效率高。

1.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获取

DEA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在指标选取上,将建设用地总面积(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及单位从业人员数(万人)作为投入指标[4];将地区生产总值(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以此构建投入与产出评价指标体系(表1)。而决策单元为江西省的70个县、11个县级市、11个地级市(为了数据收集的便利,将每个地级市的市辖区合并为一个单元),共计92个单元。其中由于行政区划调整,2006年数据剔除共青城市,所以2006年决策单元为91个。

本研究采用的各项数据中,各县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来源于江西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提供的2006年、2010年、2015年江西省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包括城镇村工矿用地、交通设施用地以及水利设施用地,为了研究准确性,剔除了水利设施面积中的水库水面面积。其他各项经济数据来源于江西省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县域统计年鉴。

2)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在空间上的整体分布特征,图1通过颜色深浅来区分不同级别的土地利用效率,其中颜色由浅到深表示效率由低到高。通过图1可以看出,土地利用效率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赣南、赣东北以及江西省边缘区域,而效率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赣中、赣北平原区。其中赣南以及赣东北地区多丘陵和山地,城市一般布局在河谷地区,受地形限制,城区面积较小,城区范围外扩较困难,因此赣南地区单位面积土地上产值较高,土地效率在全省范围内属于较高水平[7],相反,赣中、赣北区域,由于处于鄱阳湖平原区,地势平坦,城区面积大,城市扩张速度较快,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但是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值较低,所以这些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

表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表

2 土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

2.1 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经DEA模型测算,得出2006年、2010年、2015年3年土地利用效率数据。为了更好的剖析其时间演变规律,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演变类型。

处理6、龙粳40,株行距为10cm*30cm。水整地时施入二胺6公斤、50%硫酸钾3公斤、尿素2公斤。插秧时无侧深施肥时加入。

式中θ 值就是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值。

MDA是细胞膜脂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其含量是评判细胞膜损伤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16]。由图3可知,在贮藏期间,对照组和1-MCP处理组的MDA含量先逐渐升高,并在第6 d达到峰值,分别为0.087 nmol/L和0.083 nmol/L。在第6 d后,对照组和1-MCP处理组的 MDA含量又缓慢下降,1-MCP处理组的MDA含量达到最低0.065 nmol/L。在整个贮藏期间,1-MCP处理组的机械伤青圆椒MDA含量一直低于对照组,说明,对含有机械损伤的青圆椒进行 1-MCP处理,可以有效的延缓MDA的积累。

2.1.2 先降后增型 这类城市有:赣州市区、吉安市区、上饶市区、井冈山市、瑞金市、安福县、广丰县、永新县、永丰县、吉水县、万年县、宁都县、全南县、浮梁县、泰和县、九江县、上犹县、遂川县、宜丰县、弋阳县、铅山县、万安县、永修县、鄱阳县、横峰县、婺源县、峡江县、彭泽县、莲花县、宜黄县,共计30个研究单元。该类型城市2006-2010年,土地效率下降,2010-2015年由降转为上升。呈现这种模式的原因主要是,2006-2010年间,这些城市经济发展以不断扩充城区面积为主,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从2010年开始,这些城市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去土地存量、挖掘城市空闲土地,同时增加人力以及资金在城市投入中比重的方式,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由降转升。

2.1.5 持续提升型 这类城市有:新余市区、景德镇市区、丰城市、德兴市、共青城市、瑞昌市、东乡县、余干县、上饶县、吉安县、寻乌县、安远县、石城县、大余县、奉新县、新干县、安义县、武宁县、南丰县、崇仁县、南城县、德安县、湖口县、金溪县、星子县、黎川县、资溪县,共计27个城市。这些城市土地效率持续提升的原因有2个,首先是本身经济发展条件较高的城市,像新余市区、丰城市区、景德镇市区、上饶县、吉安县等,这几个城市一直以来走集约发展道路,不断协调投入产出关系,使得土地利用效率持续上升。其次是像安远县、寻乌县、石城县、南城县等这些国家级贫困县,由于这些地区城市面积较小,加上国家扶贫专项基金的支持,使得单位面积投入规模较高,因此土地利用效率也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2.1.4 持续降低型 这类城市的数量较少,主要有乐平市、高安市、樟树市、崇义县、上栗县、广昌县、赣县。这类城市出现土地效率持续降低的原因主要有2个,首先是经济条件较好的高安市、樟树市、乐平市、赣县,从建设用地数据分析可知,这几个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在全省属于排名比较靠前城市,而其经济水平在整个江西属中游水平,从投入产出比角度可以看出,这几个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不断投入土地资源,发展方式粗放,因此土地利用效率持续走低;其次是崇义县、广昌县、上栗县,这几个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在全省排名靠后,而经济发展水平也靠后,说明这几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土地、资金等投入投入较少。

2.1.3 先增后减型 即2006-2010年间,土地利用效率上升,而2010-2015年,土地利用效率反而有所下降趋势。这类型城市主要包括:萍乡市区、抚州市区、鹰潭市区、宜春市区、南昌县、余江县、南康市、信丰县、于都县、龙南县、都昌县、修水县、芦溪县、万载县、会昌县、兴国县、新建县、上高县、玉山县、定南县、贵溪市、乐安县、靖安县,共计23个城市。这些城市中,大部分经济水平在江西省排名靠前,像南昌县、新建县、南康市、于都县、贵溪市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前期土地、人力、资金的投入也较高,所以从2006-2010年间,这些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不断上升,并且上升到较高水平,如余江县2010年土地效率达到1的高水平;靖安县由0.795上升到了0.944的水平。但是土地利用效率不是一个只增不降的指标,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即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人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出现下降。所以2010年之后,这类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呈现下降,正是由于处在了报酬递增的边际,要扭转这种趋势,只有减少土地投入,增加技术、资金和人才的投入。

式中:Minθ 为目标函数,s .t .代表限制性条件,λ j 为各个城市在某一指标上的权重变量,x 0和y 0分别代表决策单元的原始投入和产出值。CCR模型是在假设决策单元为固定规模收益((CRS)的情况下得到的,利用CCR模型计算得到的为θ 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综合效率包括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部分。若在式(1)中加入约束条件∑λ j =1,则变成了BCC模型[1]

表2 2006年、2010年、2015年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汇总表

表2 (续)

2.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利用arcgis10.1软件,将通过DEA模型测算得出的2006年、2010年、2015年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图1),据图对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效率最优(效率为1)的地区分布数量较少,空间上分布也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赣中地区,如:南昌市区、新余市区、进贤县等;以及江西省边缘区域,如:永新县、铜鼓县、广丰县、崇义县等地区。这些地区效率最优存在2种原因,一是本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健全,所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高,如:南昌市区,九江市区、新余市区、进贤县、德兴市等;二是地区偏远,经济落后地区,如铜鼓县、崇义县等,这些城市虽然经济落后,但是建设用地面积较少,单位面积产值较大,因此土地利用效率好。

(2)造型操作 将组好的模型放置在造型平台上,按工艺要求配置浇注系统,放箱、流砂、造型,要求至少3人同时紧实操作,热节、易粘砂部位重点紧实,型内外同步填砂紧实。

图1 2006年、2010年、2015年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分布图

3 结论

模型中假设有n 个决策单元,每一个城市都视为一个决策单元,j =1,2...n ;x j 、y j 、θ 分别表示第j 个城市的收入、产出变量以及相对效率值,根据CCR模型,该线性规划为:

1)2006年-2015年间,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平均水平由0.89上升到0.95,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说明江西省经济发展方式逐渐由单纯的依靠土地投入转向多要素投入,不断提升建设用地的集约和节约化水平,逐步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2)从空间分布特征上来看,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性较小,土地利用效率集中在0.9~1之间,各类型城市分布较集中,主要呈现:赣南、赣东北效率高,赣中、赣北平原区效率相对较低的特征,说明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不仅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同时还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

3)江西省建设用地整体利用效果较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挖掘潜力,像南昌县、丰城市、资溪县、星子县、宜黄县、金溪县这些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城市应引起相关部分注意,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4 政策建议

4.1 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

一些城市寻求走土地经济模式,一昧的扩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导致大量土地闲置、浪费,城市外围边界不断外扩。为此,应该加强土地的批后监管工作,强化对城市建设用地使用的监察,以去库存、盘活存量土地为目标,以用地周期和土地报批相挂钩,寻求提升城市剩余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整体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

4.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变以卖土地来发展城市经济的方式,要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注重提升城市人才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引进,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和投资环境,提升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以依靠土地投入换取经济发展逐步转变为依靠资金、技术、人才等多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单位面积建设用地的生产值,提高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这类研究工作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分析数据包的出错模式,揭示出错的规律.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无线网络传输的特点,还能推断数据包出错的类型、出错位置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MAC层编码、速率调整等算法能有效提升性能.

4.3 加快旧城改造

城市的发展不能一昧的寻求外部扩张,也要注重城市内部土地经济发展潜力的挖掘,大部分城市的旧城区都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人口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旧城改造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为了提高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效率,必须加快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内部空间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这不仅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着很大关系,同时也可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城市的旧城区是城市发展初期的中心所在,因此可以说是城市的黄金地段,因此旧城改造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对其进行改造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经济实力,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值,提升整体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海泉,胡毅,王秋香.2001-201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9):1095-1100.

[2] 傅伯杰,张立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方法与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441-446.

[3] 刘彦随,邓旭升,甘红.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态势及优化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3):1-4.

[4] 王艺洁,付万年,刘志有.新疆绿洲县域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及优化措施研究——以乌鲁木齐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05):188-194.

[5] 王恩旭,武春友.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时空差异研究[J].管理学报,2011,8(3):443-450.

[6] 邓波,张学军,郭军华.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92-99.

[7] 戴永安.中国城市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7(12):103-117,132.

[8] 罗罡辉,吴次芳.城市用地效益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3(3):367-370,392.

[9] 李植斌.一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方法[J].城市规划,2000(8):62.

[10] 黄奕龙,王仰麟,卜心国,等.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城际比较[J].热带地理,2006(2):145-150.

[11] 汪群芳.杭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5-9.

[12] 冯达,黄华明,张毅,等.湖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DEA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1):51-54.

[13] 梁丽,单薇.河南省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DEA评价[J].河南科学,2008,26(1):103-106.

[14] 傅小徐.基于DEA模型的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15] 金贵,邓祥征,赵晓东,等.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特征[J].地理学报,2018,73(7):1242-1252.

[16] 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 Efficiency in Jiangxi Province during 2006-2015

ZENG Fanbin1, SHU Xiaobo1,2*, CHEN Canming1

(1.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330022, Nanchang, PRC;2.Key Lab of Poyang Lake Wetland Watershed Research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330022, Nanchang, PRC)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 efficiency in Jiangxi province during 2006-2015,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us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and resources. Taking 92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in Jiangxi province as research objects, taking 2006, 2010 and 2015 as time points, using data envelopment (DEA) combined with deap software to measure urban land use 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method (DEA) combined with deap software to measure urban land use efficiency, using ArcGis10.1 for spatial cluster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rban land use efficiency of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in Jiangxi province is generally on the rise. From 2006 to 2015, the average urban land use efficiency in Jiangxi province increased from 0.89 to 0.95, and the cumulative increase rate was 6.74%, the province has a high land use efficiency;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urban land use efficiency in Jiangxi province is small,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high urban land use efficiency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Jiangxi province and northeastern hilly areas, and low land use efficiency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plain areas.

Key words :urban land use; land use 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emporal and spatial feature

收稿日期: 2019-05-30;

修订日期: 2019-07-02

作者简介: 曾凡彬(1995-),男,硕士研究生,从事土地评价研究。

*通讯作者: 舒晓波(1965-),男,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xiaoboshu@126.com。

doi :10.13990/j.issn1001-3679.2019.04.019

中图分类号: F2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3679(2019)04-568-07

标签:;  ;  ;  ;  ;  ;  

2006-2015年江西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