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 海宁 3144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娩球助产在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初产妇共130例,其中按照入院编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5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助产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第一产程增加分娩球助产,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进程时间。结果:观察组65例产妇在接受分娩球助产后,其第一产程的分娩进程时间为(8.75±3.33)h;对照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为(11.31±3.57)h。观察组产妇的分娩进程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初产孕妇进行分娩时,可以采用分娩球助产的方式,其能够使产程加速,缩短产妇的分娩时间,降低产妇的生产疼痛,获得了非常理想的助产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分娩球;助产;人性化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R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102-02
分娩球助产方式具体是指产妇在产程当中经由助产士的指导,骑坐于橡胶气球之上,通过不同的体位及适当的运动来实现对盆底肌肉的放松,促使产程能够顺利进行,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分娩球助产在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中的应用,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初产妇共1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分娩球助产后取得了十分满意的助产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初产妇共13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21~31岁。所有产出婴儿均为单胎、头胎,且健康状况良好。两组产妇在年龄、胎产次数等方面的对比当中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在临产时由助产士指导其在宫缩间歇其坐于分娩球之上进行上下或左右晃动,晃动幅度约为13cm左右,以产妇舒适为宜。在生产过程中助产士通过语言、眼神等方式的交流来持续的鼓励和表扬产妇,指导其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对照组产妇除不采用分娩球外其他助产措施同观察组相同。
1.3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患者的相关数据采取分类及汇总的方法进行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以上各类数据采取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65例产妇在接受分娩球助产后,其在分娩进程的时间上要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进程时间,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产妇与宫缩间歇期间坐于分娩球之上,一方面能够使产妇的盆底肌肉得到放松,另一方面又能够使其会因神经处的疼痛感得到有效的环节,同时其半卧位的倾斜角度同骨盆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当,从而也就能够使产轴与胎轴保持一致,从而使胎头入盆的下降更加有利[2]。产妇采取坐位之时,其子宫能够更好的趋向于腹壁处,致使胎儿的纵轴同产轴保持协调一致,借助其重心吸引力,将胎头对宫颈的压力增强,使宫颈能够产生反射性的收缩及扩张,促进产程的进展。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分娩产程当中,其第一产程为(8.75±3.33)h,第二产程为(25.45±14.65)min,第三产程为(6.01±5.29)min,总产程为(9.31±4.24)h,先露下降速度为(1.06±0.22)cm/h;观察组患者其第一产程为(11.31±3.57)h,第二产程为(32.66±15.36)min,第三产程为(9.45±8.56)min,总产程为(12.19±7.35)h,先露下降速度为(0.78±0.12)cm/h。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进程时间,其中接受分娩球助产的观察组65例产妇,其在分娩进程的时间上要优于对照组患儿,因而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妇的生产疼痛,加快分娩进程。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进程时间,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初产孕妇进行分娩时,可以采用分娩球助产的方式,能够使产程加速,缩短产妇的分娩时间,降低产妇的生产疼痛,获得了非常理想的助产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梅,解小静,卞艳利等.导乐陪产配合分娩球助产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6):421-422.
[2] 刘海侠.分娩球助产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疼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10):2743-2745.
论文作者:周云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产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进程论文; 初产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时间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