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需求量不断提升,并且提出了较高要求。智能电网作为电力传输媒介中的重要部分,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实现拼接与完善。在电网系统中变电站的更新速度和技术发展逐渐加快,在系统运行期间逐渐出现了较多智能变电站,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变电站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当前我国对于传统变电站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实行全面改进和优化措施。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背景下能够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国网企业在此期间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要求智能电网建设实现统一化和标准化。因此在变电站设备运行期间,应当及时消除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运行故障隐患,在此基础之上分析通讯网络和操作期间所存在的各项缺陷和隐患,全面维护系统运行安全性。
1、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分析
1.1运维期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期间由于涉及到多样化设备样式,不同设备具有不同的运行状态,因此在实际应用期间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实施,并且按照相关调度命令控制运行模式。在此期间,部分断路器和变压器在应用期间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在操作变压器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切合空载变压期时可能会出现过电压,在此期间会损伤变压器绝缘性能,还会持续提升变压器空载电压,损伤变压器。若断路器发生故障,则电网线路会相应导致断路器出现故障。母线倒闸期间也会产生危险问题,首先因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在切换故障过程中会产生误动情况,同时拉刀闸和过负荷也会导致危险问题出现。
1.2变压器操作风险
在对变压器进行处理操作时,即使存在微小失误也会导致电网系统出现较大安全隐患。因而在此期间需要注重研究空载变压器操作问题。重点关注如何有效提升空载电压和过电压方面。由于以上两种情况均会严重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效果,进一步引发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在操作处理变压器时应当确保标准作业操作标准,提升变压器绝缘性能稳定性。
1.3设备检修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极大影响智能变电站检修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实际检修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专业水平不相同,部分地区变电站操作人员缺乏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遇到突发事件和紧急事件时无法冷静思考解决方案。在对我国多数地区变电站安全事故原因分析能够看出,大多数都是因为操作人员误操作所导致。基于以上方面,需要全面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其管理能力的提升。
1.4 环境危险点分析
变电站在运行期间所产生的环境危险点主要是包含天气气候因素所导致的危险问题。由于地区气候环境的变化幅度比较大,所以无法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发生时间和具体为止,这样会极大危害变电站运维工作。例如在冬季环境下,室外温度比较低,此时就会降低充油设备的油面。对于夏季来说,由于室外温度比较高,会使油面出现上升趋势,此时会导致导线松散。其次,对于雷雨天气来说,电力系统在运行期间常常会出现设备接地故障文图,此时会引发变电事故。
1.5倒闸操作票安全隐患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求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能够在适宜条件下进行转换,这样能够有效满足变电站运行要求。倒闸操作票会极大影响设备运行状态的转换,因此要求相关人员在设备状态转换前期填写操作票。在保证操作票正确填写情况下才能够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的有效转换。如果操作票填写不当,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设备状态切换,也会相应影响系统与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在实际工作期间存在较多应用操作票填写不当所导致的人员伤亡事件,因此在后续工作中应当注重倒闸操作票填写问题。
2、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控措施
2.1风险评估与控制
第一,详细分析现有变电运行作业流程,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项目作业风险库,在开展日常变电运维工作时可以跟踪记录运行情况,并实施动态化更新,这样能够有效表述变电站运行期间存在的危险因素,便于制定各项控制措施来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第二,建立变电运维专题风险评估机制,这样能够有效评估变电站运维期间所存在的危险点,并且按照不同作业内容建立针对性滴风险库,有利于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此外,利用图片记录方式对风险问题进行可视化分解,利用风险隐患可视化控制管理措施准确,直观地反映出风险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措施。
2.2完善操作票制度
在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制定和执行操作票制度能够保证电力运维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在当前执行操作票期间,少数操作人员抱有侥幸心理,导致出现较多不安全因素。因此为了有效消除各项不安全因素,需要全面完善操作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制定满足运维工作要求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操作票的可操作性能。第二,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无指令操作和无票操作行为。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系统模拟图和演算体系模拟,确保操作票和倒闸操作的实效性。
2.3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
随着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传统检修模式和运维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运维一体化模式。因此通过该模式的建立能够优化整合变电检修部门和运行部门,并且利用组织结构一体化提升变电运维操作效率,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应当优化处理变电运维模式。首先,优化值班方式。按照变电站实际情况,需要优化分组值班人员,并实施分组待命处理,这样能够保证假期和夜间顺利开展变电运维工作。其次,优化处理运行管理。在此期间优化处理停送电制度,操作流程和巡检制度,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最后,优化处理系统软件。采用此种优化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重复性劳动量,建立变电设备缺陷积累库,采取优化处理设备物资采购流程,保证各项消缺工作的顺利开展。
2.4选择顺控操作方法
(1)顺控按钮式的一键化操作:按钮式能够按照设备间隔预先定制好的各种典型操作票操作,不需修改,直接选取调用即可。涉及多间隔的與型操作票的组合,操作人员需根据实际操作任务,将原已定义好的单间隔典型操作票进行选择、组合,生成一个临时的新操作票,需重新编制、下发。操作票的选择、执行和操作过程的校验由变电站操作系统自动完成,实现“一键操作”。一方面大大降低的操作中人为因素,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和系统运方变换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
(2)人工编写顺控操作票:一键化操作虽然能够实现80%的正常操作,但是一些涉及多个间隔和二次压板的复杂方式无法实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人工编写的顺控操作完成。人工开票又可通过手工开票、图形开票、智能开票、历史票修改等方式灵活的完成。
2.5编制顺控操作票
(1)减少顺控操作过程中的人工检査项。程序化操作是一个全自动的过程,操作过程中不需人工千预,为保证程序化操作的连贯执行,在编制程序化操作票时应考虑将整个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需人工干预的操作步骤安排在程序化操作之前或之后执行,从而避免程序化操作过程非故障性的中断。
(2)保证按钮式一键化顺控化操作票的固定性。考虑到安全管理的问题,程序化操作票一经审核并经测试、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不能随便更改,即使要修改也要经审批流程并重新测试、验收后才能使用,且运行中变电站难以有停电机会进行程序化操作测试工作因此,程序化操作票应在初次使用前需经多方面慎重的考虑、认真地审核并测试,投入使用后要保证其固定性。
(3)按照设备间隔编写常用的顺控操作票。编制程序化操作票应主要考虑日常操作中经常用到的操作任务,过于简单或不常用、非典型的操作任务可不考虑进行程序化操作,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过多的程序化操作票引起混淆,有利于安全运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由于对运行方式考虑不周在进行非典型操作时所产生的风险。
2.6注重运维人员的技术培训
随着当前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也应用了较多现代化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网设备运行水平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期间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也提出较高要求。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能够围绕实际工作情况,注重培养运维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确保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全身心投入到变电站运维工作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重点分析讨论了智能化变电站的运维危险点,包括各项操作技术不合理所导致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智能变电站运维危险点防控措施,希望能够借此次研究全面推动我国智能变电站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变电站运维效率。
参考文献:
[1]宋杰,周健,黄文焘,等.面向交-直流智能变电站运维专家系统的可扩展建模及其规则和隔离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8,52(09):1072-1080.
[2]叶远波,黄太贵,孙月琴,等.面向状态检修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公共信息模型扩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18):49-58.
[3]刘晓华,邓科,陈理,等.基于远程监控的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主站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8,26(17):57-61.
[4]王优优,朱维钧,梁文武,等.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全措施与SCD模型灵活适配方案[J].湖南电力,2018,38(04):24-28.
[5]高红亮,李广华,付艳兰,等.基于IEC62439-3协议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监视方法研究与实现[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8,37(02):47-50.
论文作者:王晓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操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智能论文; 人员论文; 危险论文; 在此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