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俗词看大众文化--以“超女选秀”为例_超女论文

从通俗词看大众文化--以“超女选秀”为例_超女论文

从流行语看流行文化——以超女选秀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行语论文,超女论文,为例论文,选秀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8)05-0063-07

一、流行语为流行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一)流行语的提取

《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流行文化这个词条,但是有“流行”、“流行歌曲”、“流行色”等词条。词典对它们的解释有些共同点,即在一定时期内广泛传布、盛行,并被人们欢迎、喜欢的现象。[1](p.1243)至于“文化”的定义,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给文化下的定义到现在,早已超过了上百种。但不管怎么说,文化都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总之,是非自然的社会现象。因此,从众多色彩纷繁的文化现象中,界定和捕捉流行文化现象就成为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搜集和处理数据的新方法。2003年学界始创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评选活动,至2008年已从报纸扩展到广播、电视和网络。流行语的发布单位分南北两地,北京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家单位共同主办,每年发布两次。上海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从2005年开始主办。

2008年1月流行语的提取语料来源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DCC动态流通语料库2007年语料。内容包括平面媒体分中心15家主流报纸语料库、有声媒体分中心5家主流广播电台,9家主流电视台的有声语料库,5个门户网站,共计14.9亿字、1564949个文本。对主流媒体全年约15亿字的语料进行分析之后得出“2007年媒体十大流行语”的结果。[2]

笔者认为根据上述方法提取的“主流媒体流行语”,在数据方面基本符合客观性和准确性标准。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现在发布的“流行语”还仅仅是在中国主流媒体流行的词语,其他媒体,如杂志、图书、电影、手机短信以及口头流行的词语都还没涉及。

(二)文化娱乐类流行语

2003年开始的提取“主流媒体流行语”的方法,为我们研究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提供了新方法、新数据,使我们能够以主流媒体流行语为视角,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从2003年1月到2008年1月,相关部门已经发布了11次流行语。最初只有10条综合类流行语,以后逐渐扩展到综合、国内时政、国际时政、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社会生活、医疗卫生等9类和若干专题。每类或每个专题发布10条流行语,其中文化类流行语从2004年7月开始公布。纵观近年发布的流行语已经超过几百个,我们的研究只注意流行语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对社会成员持续形成影响的、改变社会成员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引起重大社会后果和社会变迁的流行文化现象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具体做法是以流行语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流行语背后的社会问题。

现将2004年以来的文化类流行语展示如下:

1.2004年

年度流行语:

中法文化年、网络著作权条例、人造美女、《十面埋伏》、红色经典、审美疲劳、博客、《可可西里》、电影分级制、环球嘉年华

2.2005年

年度流行语:

超级女声(超女)、千手观音、中国电影百年、复兴国学、香港迪斯尼、《大长今》、《无极》、平民偶像、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博客

3.2006年

年度流行语:

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孔子、原生态、百家讲坛、于丹、潜规则、易中天、草根文化、恶搞

4.2007年

年度流行语:

《变形金刚》、《集结号》、80后、帕瓦罗蒂、藏友、新七大奇迹、《士兵突击》、社区文化、孙道临、好男儿

以上文化流行语的展示,使我们对近几年中国舆论关注的文化娱乐现象有了基本了解。观察近几年的文化娱乐类流行语,受到大众热烈追捧的选秀现象不能不说是值得关注的流行文化现象。

二、选秀成为近年流行文化的主线之一

根据本文前面提到的设定研究对象的思路,即“注意流行语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对社会成员持续形成影响的、改变社会成员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引起重大社会后果和社会变迁的流行文化现象”。梳理近年来文化类流行语,我们不难发现从“超级女声”、“平民偶像”、“好男儿”等流行语中折射出的大众热烈参与的选秀潮。

(一)超女现象的由来

由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从2004年一面世就成为国内电视界、娱乐界的热门事件。在这档节目中,喜爱唱歌的女性,不分唱法、不限年龄、不论容貌、不问地域,均可免费报名参加。其实,此节目并非中国人首创。“超级女声”的策划者——湖南广电集团的编导夏青并不讳言这档娱乐秀最初的蓝本来自美国的“美国偶像”节目。“美国偶像”是由福克斯公司在英国系列电视节目“流行偶像”的基础上经过改编推出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对于参赛人员来讲说没有任何门槛,只要是年龄在16岁到24岁的美国公民都可报名参加。这个节目自创办以来一直是福克斯公司的收视法宝,其冠军获得者的奖品就是一纸演唱合约。2004年,五音不全的华裔青年孔庆翔极具喜剧感的表现被评委嘲笑并被当场淘汰,他却以一句“我已经尽力了,因此我不会有丝毫遗憾”一夜成名,不但赢得了美国观众的支持,还成功签约发行了第一张专辑。2004年末,素以标榜创意自诩的《新周刊》,甚至把湖南卫视主办的这档子节目评选为当年的“年度创意TV秀”,其评语写到:“不专业而刻苦的选手、刻薄的评委与大众娱乐形成收视铁三角。它是‘孔庆翔’效应的中国延伸,作为‘反偶像’类型节目在国内的创意方式,标志着电视娱乐进入反偶像轨道。”[3]

这个新颖、独特的“舶来品”稍加改造后,在中国找到了最适宜的土壤。继2004年的异常火爆后,2005年的“超级女声”更是吸引了众多报名者。广州唱区报名总人数达到近1万人,长沙赛区的报名人数也以11027人创下新高,而最为火爆的成都赛区创下了4万多人报名的纪录。

2005年7月19日,全国各大媒体都赫然凸显出《“超级女声”入选十大文化流行语》的标题。从2004年到2005年,中国内地最具轰动效应和影响力的大众娱乐活动——“超级女声”,因其在青少年观众中收视率和参与度非常高之缘故,成为2004、2005年度备受关注的一种影视现象、娱乐现象和文化现象。[4]“超级女声”先被选入“2005年春夏流行语”以后,继而又入选“2005年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中文化娱乐类十大流行语榜首。“超女”吸引了数以万计女孩子参加,其创造的轰动效应和上亿元的经济效益,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社会效益,使之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代社会的流行文化现象。一个原本普通的电视节目为何引起轰动效应,这样流行的文化现象不能不引起学者的关注和思考。

(二)超女现象的后果

“超女”现象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呈现出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

(1)大众参与。2006年4月21日《新京报》记者评述:从2005年3月13日至8月26日,一场全民超女狂欢举行。广州、长沙、郑州、杭州、成都5大唱区,不仅出现了昼夜报名的壮观景象,也出现了所谓“万人大逃课”。李宇春最终赢得了350余万张短信选票,瞬间完成了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的飞跃,成为万众瞩目的平民偶像。这场全民追捧的“视觉盛宴”带来了无限狂欢和滚滚商机,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包括严肃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本年度最令人惊奇的社会现象。随便在哪个搜索引擎里键入“超女”一词,就有约上千万条查询结果。

(2)推出新星。2005年2月24日,国内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频道——湖南卫视与国内乳业巨头——蒙牛乳业集团在长沙联合宣布,双方将共同打造“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年度赛事活动,继续将“超级女声”进行到底。这场造星运动不仅推出了“超女”李宇春,还使活动主持人汪涵也因此获得“2004中国电视节目榜”中“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的称号,并在上海举办的“2005中国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上又被授予“2004最佳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称号。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各界对这个节目的认同。据国内权威的收视率调查机构——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该活动在湖南卫视播出时,同时段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排名全国第二。[4]

(3)网络点击创新高。在百度搜索“超女”,相关网页有669万篇,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都有关于“超女”的专门论坛。百度贴吧的“超女”前三名的相关发帖量超过1000万,据称平均每秒就有4个人同时发布和“超女”相关的帖子。“超女”官方网站新浪的评论也达到了315万条、论坛37万帖。某公司注册了“超级女声”的民间网站日访问量达43万人次。

2.经济效益

2006年1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社科院解读‘超女’:为社会经济至少贡献数十亿”的文章,对“超女”现象创造的经济效益做了估算。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1月发布的“文化蓝皮书”追踪了超女的整个产业链条,并估算出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66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按照品牌估价的一般方法,目前其品牌的商业价值将超过20亿元。社科院有关专家提到,“一个单一的文化产品取得这样的成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根据社科院的估算,以下商家从“超女”现象中获利匪浅:

(1)节目制作商。冠名赞助收入、广告、手机短信构成了湖南卫视的三大主要收入来源。据相关报道,湖南卫视最初对冠名权的标价仅为300万元,而最终却是以大约2000万元出手。由于收视率的飙升,“超女”的贴片广告费也一路走高。根据有关数据估计,2005年“超女”的广告收入可达到3000万元。去掉广告代理的费用(约40%),湖南卫视至少获利1800万元。“超女”的短信收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短信投票和向观众发送有关超级女声等节目资讯的短信增值服务。据天娱传媒负责人说,总计有3000万元左右的收入。这些还不算“超女”为湖南卫视带来的巨大的间接收益——电视台品牌与节目品牌的价值提升,冠名赞助费与广告费溢价等。

(2)节目品牌运营商。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是“超女”系列节目的品牌运营商。他们开发的业务主要是广告代言、商业演出、唱片等,这几项业务的收入加起来,估计2005年天娱传媒在艺人经纪方面的收入约为2750万元。

(3)赞助企业。“超女”的赞助企业是某乳业集团。他们不仅对该节目进行冠名赞助,还把以“超女”为标志的“酸酸乳”广告布满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和平面媒体,2005年该企业的“酸酸乳”成为该公司主营业务净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超女”活动开始后20天,所有库存和当月产品均销售告罄。2005年上半年,“酸酸乳”在全国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0%,2005年全年销售收入可达25亿元。按照液态奶平均毛利率22%推算,该企业由此赚取的毛利润至少为5.5亿元。

(4)广告代理商。湖南卫视广告业务独家代理的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其下属的广告分公司依托“超女”等高收视率、高品牌价值的节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按照上文估算的2005年“超女”3000万广告总收入的数字来计算,电广传媒从“超女”广告业务的代理中获得的广告收入至少为1200万元。作为一家传媒上市公司,在“超女”决赛阶段,电广传媒的股价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每股4.93元飙升到8月26日收盘价每股7元,每股上升2元左右,以其上市流通股6500万股计算,股市获利高达1.3亿元。广告收入和股市收入加起来,电广传媒从“超女”活动中获利1.4亿元以上。

(5)电信运营商。“超女”的短信投票参与模式,使电信运营商从中获得巨大的服务费分成。目前中国已拥有3.83亿移动电话用户,其中60%的用户是短信用户。按照湖南卫视3000万元短信实际收入(占短信总收入的50%)数据推算,短信总收入为6000万元,电信运营商则从“超级女声”中获利约为900万元。

(6)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是指为节目的短信参与者提供相关资讯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向短信参与者收取的增值服务费。短信资讯消费,使湖南卫视在短信内容平台上的先后两家合作伙伴——TOM无线和掌上灵通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按照短信总收入6000万元的数据推算,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占短信总收入35%)从“超女”节目中获得的直接收益估计为2100万元。

(7)娱乐包装公司。众多娱乐包装公司围绕“超女”明星成为了天娱传媒的合作伙伴。他们在演艺、唱片等娱乐市场也获得了各自的回报。按毛利率50%计算,娱乐包装公司从艺人经纪中获得的直接收益至少为7700万元。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估算中,可以看出炒作“超女”现象构成了众多商家的利润增长点,为我们观察流行文化产生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超女”引发的选秀活动

媒体对“超女”的炒作,极大地刺激了大众的参与情绪,把选秀活动打造到极致,以至扩展到其他社会群体。例如近年公布的“快乐男声”、“红楼选秀”等流行语都能折射出受到大众热烈追捧的选秀活动。这些活动对打造频道影响力和频道品牌意义重大,省级卫视为此加大大型活动类节目的比重,甚至把举办大型活动上升到频道的战略高度来重视。2006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成为卫视群体三大选秀节目。一时之间,数家卫视主推选秀节目,场外观众参与新型直播互动类综艺节目,渗透真人秀元素的选秀选拔比赛类新型综艺娱乐节目甚嚣尘上。

流行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不会有一成不变、永远流行的东西,某时期流行的文化产品必然会被其他产品取代。媒体为了选秀活动持续形成影响,就采取不断变换主题推陈出新的手法。例如,《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2005年红透的节目,在其影响逐渐减弱的情况下。2006年东方卫视一改新闻套路,推出《加油!好男儿》、《我型我SHOW》、《创智赢家》、《舞林大会》4档娱乐节目,形成娱乐节目波,让国人看到了上海的实力。与前两者不同的是,江苏卫视为了进一步稳固频道的“情感”定位,举办了“七夕·中国情人节”等大型主题活动,其中的选秀节目《红豆·绝对唱响》更是以它的原创性、独特性赢得了观众的青睐,收视率从海选—晋级—配对—决赛分阶段节节攀升,总决赛期间,节目收视稳居同时段全国排名第一。

“秀”字原本是英文“show”的谐音,意为“表演”、“展示”等。近年来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时尚语言,中国人也越来越爱“秀”了。“超女”以后选秀的领域从少女扩展到其他社会成员。《国际先驱导报》的文章描述道:一对老年夫妇参加“梦想中国”海选,精心装扮成庄稼汉和农妇,边舞边唱;一位看起来60来岁的老人,穿得花蝴蝶般转进“梦想中国”重庆海选现场,被淘汰之后又花蝴蝶般地转出来,在采访的记者面前继续转圈;一位男选手穿着一套比自己的尺寸小几号的西装,带上一个醒目的红领结在现场尽情耍宝,更表示要做“中国的憨豆”、“中国第一小丑”。[5]北京电视台2006年5月继续推出的第六届“中国人唱外国歌”,取消了往届报名前的送歌审批程序,只要报名就能登台比赛,彻底实现了邀请市民参加的“零门槛”。

2007年,大众选秀活动总体退烧。笔者从网上搜罗到某些网友的评论:

“不能说不是超女启发的选秀活动。炒作的目的大。那些参加海选的人很多连基本问题都不知道!有天看了一眼海选,评委问那个女孩邢岫烟在里面有个亲戚是谁,她竟然连邢夫人都不知道。我就不相信那些参加海选的孩子们都能凭自己的实力被选中。最后定下来的演员哪个不是有很好的家世背景,经济基础!前几天还看了一下总决选,觉得难得有几个漂亮的,尤其是宝玉的人选。

再者说,这样轰轰烈烈的闹上大半年,劳民伤财,却还没有开排,还造成了公众的审美疲劳!

第三,那些慕名去参选的孩子们得花费多少时间金钱啊?大多数人还被淘汰了。

第四,美好的83版红楼梦早就在人们心目中先入为主,美的东西就让他有个美的结局吧,干吗还要去碰它?万一拍出来不好,这导演什么的就不想想后果会怎么样吗?难道大家忘了射雕被拍成什么样子了?

第五,这些人是不是没得灵感没得新创意了,老要拿旧的好东西开涮?真受不了!”[6]

三、选秀潮引起的思考

(一)流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文化全球化是大众选秀潮流行的必然。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生产跨国化、市场经济一体化使得个人、群体、组织的行动日益超越国界,社会内部的各种共同体、经济组织、政府组织以及国家间的关系方式和互动方式也在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在文化领域中表现为流行文化日益超越国界的全球化趋势。

“超女”现象及其由此而来的大众选秀热潮是流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典型范例。这类节目类似真人秀,却又不尽相同,其起源是英国的《流行偶像(Pop Idol)》,但最成功的却是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于2002年推出的《美国偶像》。它是一档平民真人秀歌唱大赛。播出4年来,已成为美国电视界当之无愧的收视神话代表。目前它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选手的穿着服饰、言谈姿态成为年轻人追逐效仿的时尚,评委的精到点评和口头禅成为街头巷尾的语言流行风向标,像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海选”和“粉丝”这些词就是在《美国偶像》里诞生的。这档平民选秀节目之所以火爆,源于它几乎不设门槛的全民参与性。只要你有自信,只要你勇敢秀,舞台就是你的。当然,强大耀眼的明星评委阵容也是节目吸引眼球的原因之一。评委席中既有格莱美音乐奖得主,也可能有好莱坞最大牌的制片人,选手的一个亮相,也许就能给自己赢得一个成就星梦的机会。该节目在美国风靡一时。第一年共有1万多名选手报名参加,第二年参加人数达到5万之多,但还不及“超女”的规模。如果单从参加人数上看,中国人似乎更加热衷于在电视上秀自己。目前,33个国家和地区以《美国偶像》为蓝本,推出了自己的真人秀栏目,包括中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的做法和《美国偶像》也很相似,“互动”已经成为一种产业标志,然后再借助手机、互联网、唱片和巡回演唱会等形式推广。[7]

(二)大众参与选秀的可能性

1.经济发展为大众参与文娱活动提供了条件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社会经济,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3.3%下降到2004年的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7.8%下降到2004年的47.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9年的1374元提高到2004年的942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89年的602元提高到2004年的2936元;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从1989年的1211元提高到2004年的7182元,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89年的535元提高到2004年的2185元;城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从1989年的每百户51.5部提高到2004年的每百户133.4部,农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从1989年的每百户3.6部提高到2004年的每百户75.1部;电视人口覆盖率从1989年的77.9提高到2004年的95.3。[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说明社会成员的收入用于食品的比重日益缩小,已不再挣扎在温饱线上,而有能力投资于文化。科技发展使更多社会成员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有精力关注文化生活。中国实行十年有余的双休日制度,使社会成员有了更多闲暇,有时间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彩色电视机的普及和电视人口覆盖率的扩大为社会成员参加选秀活动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2.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国人敢“秀”

改革开放政策实行30年来,随着国门开放,发达国家的文化和理念在中国广泛传播。大量西方国家的电影、电视节目、流行音乐、歌曲、时装等文化娱乐和生活方式在中国流传并日益深入人心。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交融对国人的思想、心理、性格、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方崇尚的勇于竞争和挑战的意识、开放外露的性格、个性自由的彰显、追求享受等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安于现状、顺从忍耐、封闭式性格、吃苦耐劳形成鲜明对比,并融入了中国主流文化,左右中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3.造星运动唤起大众的“明星梦”

因为有一夜成名的范例,便形成了梦想快速成名的群体。这一类型最成功的人物当然非2004年的“超女”季军张含韵莫属了。这位来自成都唱区的小女生,征服了无数电视观众,人美歌甜的她更被冠以“韵乖乖”的称号。张含韵自从在超级女声得奖后,代言“酸酸乳”广告,迅速走红全国。许多女孩子都希望像她那样在大赛中胜出、签约唱片公司、成为明星、当时尚产品的形象代言人——拥有金钱和荣耀,循着“超级女声”大赛预先设计的“成功轨道”,盼望自己一夜之间成为明星。[9]

(三)“选秀潮”为何不能成为“科普潮”

风靡几年的选秀潮,尽管受到众多社会成员的追捧,但更多地表现出大众“追星”、急功近利的冲动,这种躁动情绪显然不应成为社会的主流并被效仿。事实上在“超级女声”设定的标准程序中,像张含韵那样幸运的女生也少之又少。构建和谐社会最需要的是极少数明星还是大多数实干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有些报刊评论“超女现象”中“万人大逃课”的现象,说明中国教育的失败。我们不否认教育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广大青少年参加“超级女声”节目就能解决教育问题吗?夏学銮教授认为,青少年参加这种比赛可以开眼界,但达到这种效果付出的代价太大。其一,报名参赛时间长,参赛付出精力大,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会失去接受基础文化知识教育的心思。其二,很多学生逃课参赛,严重影响了学业。其三,能够“脱颖而出”的人,恐怕再也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学习,这是最大的代价。青少年时期应该追求知识,追求健康成长,而在“超级女声”里,成功的办法很简单——漂亮脸蛋加上好嗓子。“青少年吃完了青春饭,就什么也没有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误人子弟。这种比赛和完全由成年人参加的歌咏比赛不一样,成年人有自己的思维和社会价值观,有稳定的职业,而青少年往往是冲动的。成功来得太简单,成名后的她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突然得来的荣誉,她们把自己看得很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将来有一天,她们可能会因为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等原因,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捧得越高,摔得越重’”。[9]

以上曾提到中国社科院估算“超女现象”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7亿元,使相关机构赚足了腰包。但是,认真分析这些效益,无非是将钱从热心参与者手中流到有关机构。对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并无直接关系。由此联想到2006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关于“德国柏林举行科普之夜活动”的节目。德国柏林一年一度的柏林科普之夜活动于5月13日开始举行,这是60多家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博物馆共同面向大众举行的科普活动。8000多名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共展示了1663项科技研究项目和成果,其中有802项是为家庭和儿童专门挑选出来的。不少项目以竞赛的形式介绍给科普之夜的参加者,如飞艇比赛,纸桥、面条桥大赛等,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亲自体验一下。活动上的科技成果展示也让参加者大开眼界,比如通过强力磁场的作用可以在瞬间使金属物体改变形状,还有采用低温冷冻技术使机械手能够抓起并移动薄薄的布料。此外,活动上还有各种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科普讲座,如汽车安全气囊讲座等。这项活动已经举办6年了,据组织者介绍,举办柏林科普之夜的目的就是激发普通民众对科学的热情,而柏林市民也把参加科普之夜称为一次个人的科学探索之旅。许多德国家庭都把参加科普之夜看作度过闲暇的首选。

既然“超女现象”是“美国偶像”的舶来品,我们为什么不能学学德国呢?笔者认为,“柏林科普之夜”比“美国偶像”更应该在中国的电视节目中推广,如果广大青少年热衷于参加科普活动,无疑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国力。但是,这档节目为什么没有被推广呢?恐怕和媒体认识文化、选择文化的标准有关系。如果媒体或商家认为此举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政府部门就应加强引导,由政府出资营造全民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众追捧的流行文化,并不一定代表先进文化。

标签:;  ;  ;  ;  

从通俗词看大众文化--以“超女选秀”为例_超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