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淑清 黑龙江省鹤岗市蔬园乡中心小学 154100
【摘要】伴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亟需一大批具有高尚思想品德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社会人才。同时,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提高学生的课堂及日常学习效率需要在小学生低年级时开始关注。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品德锻造和学习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引导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精神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土试图通过对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课堂效率提高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更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法、营造良好课堂效率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16-01
引言:
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教育目标改革中,着重追求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而其中位于第一位的就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作为发展学生良好道德品行、健全人格素质的主要途径,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除了课程计划的既定目标外,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养成完善的思想品德机构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发展有着持续稳定的影响。但在当前我国的思想品德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材老化、教学方法落后后教学目标形式化等多种问题。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反思并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并最大程度的提高品德课堂教育中的教学效率和课后效果,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教学理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思想基础就是要热爱教育,而教育自身的使命就是要培养人,因此,身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热爱教育,树立起自身十分坚定的事业心[1]。清贫——自古就是教师的代名词,似乎只有教师清贫了,才配的上这个至高无尚的职业。在如今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教师却依然只拿着寥寥无几的工资,甚至养家糊口都成困难。但不可质疑的是,教师作为传承光荣精神和教授经典知识的先行者,其社会意义是其他职业远远不能相比的。另外,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关注教师的福利问题,提高教师待遇的改革工作已经提上日程,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教师的生计问题也不再成为就业的顾虑。
其次,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内容含义丰富,意义深远,但传统的课程教材中往往通过较为死板枯燥的文字叙述进行讲解,加上小学生固有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对教材难以保持注意力,进而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并不透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散,通常只是通过课后背诵的方式让学生机械记忆,对教材并没有精讲剖析。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对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兴趣,其人格塑造也受得了影响。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选取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形式,采用小组讨论的研究方法,并结合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教学,进而提高学生课堂听讲和理解的学习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做好课前备课工作
想要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2]。一节思想品德课是否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学计划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做到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上课前要对本节的教材内容以及课外延伸内容的进行提起熟悉;还要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行合理的教学计划选择,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其次,做好备课工作。在对学生有了充足的理解后,结合学生的集体和个人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适当扩充教材内容。同时,要创新备课内容,将死板机械的“教案”为灵活全面的“学案”。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尽可能的将间接经验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转化为直接经验,让学生吸收的更加充分。最后,由于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对学生更强的人格塑造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一个带头者的作用。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本着关爱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理念,按照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设置具有引导性的课堂提问,布置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从而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人格品质。
三、融合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手段
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3]。思想品德教育中设计多种情感态度观念,但每种类别的品格展现都透需要传统文化和前辈光荣事迹作为教学载体。所以,学生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学习转化为自身具备的内涵成为了思想品德课上的关键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更轻松的在课本以外的互联网上搜集到这些重要事迹与人物,获得对当事人的进一步了解,从而结合其背景更好的理解其中的道理。但是,虽然多媒体技术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它仍然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最好的运用模式就是对教师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讲解和辅助展示。所以,教师要先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当的教学计划后,再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决定哪些部分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哪些部分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始终记住,多媒体技术绝不能成为课堂的唯一主角。某些教师正襟危坐于讲台之上,整节课都在复述PPT内容的教学方式,是万万要不得的。
四、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讲,上好思想品德课绝不是单单的背诵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感受其中的情感知识;体会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树立自身健全的人格素养。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本人必须具备足够的人格魅力,理解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顺应时代的教育需求,并在以上基础上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湘春.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05):207-207.
[2]艾艳飞.探究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60-60.
[3]高凤.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效率之对策[J].科普童话.2016(04):28-28.
论文作者:任淑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思想品德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小学论文; 效率论文; 教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