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型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IPC型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王江洪[1]2002年在《IPC型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和区域性电压无功集中优化控制的发展,以及近几年城乡电网改造中配置四台主变压器的大型变电站的出现,都对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VQC)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的基于单片机开发的VQC系统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难以扩展,满足不了今后电网自动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应用工业PC机(IPC),配以相应的模拟量采集器、开入开出单元和智能通信卡,设计了一套新型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完成了智能通信卡和IPC主机的软件开发;并重点研究了工业PC机环境下,VQC系统应具有的电气主接线图编辑功能、开入开出量灵活设置和变电站运行方式自动识别等叁个方面技术。模拟实验运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潘靖, 罗璇瑶, 朱远哲[2]2016年在《10KV无功补偿容量配置方案研究——以棉城变电站为例》文中研究指明110KV棉城变电站进行主变增容改造时,通过潮流计算分析确定远期的无功补偿容量,并在变电站本期方案确定的基础上,对远期提出两种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方案,并结合相关规程要求,合理地选择出最优的无功补偿方案。

黄帆, 鞠力[3]2017年在《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今天,无功补偿技术成为了解决电网电压波动、功率因数低、存在大量谐波等问题的关键技术。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tor,SVG)以其补偿范围宽、相应时间快、补偿功能多样化等技术优势成为了当前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选择。本文介绍了SVG的特点,基于SVG与变电站其他补偿装置的组建原则,对比分析了SVG+固定电容器组(FC)综合并联补偿装置在变电站的不同控制方式,并得出了最优方案。最后,通过SVG在我国变电站的应用实例,论证了本文对SVG控制方案选择的正确性及SVG应用在变电站的优势。

吴晓丽, 吕俊军, 李庆平[4]2017年在《智能光伏预装式变电站技术及选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光伏发电行业和电网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对光伏发电电器产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该文就新型智能光伏预装式变电站技术做概括说明。并依据对实际应用提出选型参考建议。

李久程, 刘国莹, 王李维雄[5]2017年在《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文中提出介绍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特点、国内应用案例,提出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应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新区建设中增量配电网应与地方控制性详细规划紧密、有机地衔接,同步进行;存量配电网网格化改造实施投资较高,不应简单地对原电网全盘否定、推倒重来,宜随旧城改造分批逐步实施;同时需考虑负荷非预期性发展导致网格拆分对电力通道的需求,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和多元化负荷的接入等一系列因素的存在。

黄应龙[6]2012年在《大型铅锌联合冶炼企业电力设计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大型铅锌联合冶炼企业供电电源、供配电系统、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总体设计思路。

陆伊[7]2015年在《中国电力制造走出去的管理之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特高压技术成功走出去,我国电工装备产品进入巴西、德国、澳大利亚、南非、美国、韩国等80多个国家,开拓了一条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中国设计、施工、装备一体化走出去的新路。如今,“一带一路”画卷已经铺展开。未来,中国特高压装备将成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新名片。

孙充勃, 原凯, 李鹏, 宋毅, 李晖[8]2019年在《基于SOP的多电压等级混联配电网运行二阶锥规划方法》文中指出当前配电系统多电压等级共存,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的接入能够有效解决多电压混联场景下功率调节问题,全面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SOP的多电压等级混联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首先阐述了适用于多电压等级混联配电网的SOP基本原理;建立了基于

郑能, 丁晓群, 管志成, 胡瑞馨, 缪辉[9]2019年在《基于场景法的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的升高,使得配电网运行和控制面临着巨大挑战。综合考虑风光储模型,并计及了风光荷的不确定性、风速与光照强度预测误差的相关性,结合多项式正态变换方法(three-orderpolynomial normal transform,TPNT)、拉丁超立方采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技术产生样本,并基于同步回代缩减法

唐晓骏, 韩民晓, 谢岩, 王璟, 霍启迪[10]2019年在《应用于城市电网分区互联的柔性直流容量和选点配置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城市化发展和环保约束加强过程中暴露出的现有城市电网分层分区网架供电能力受限、互供能力弱、电压无功储备不足等问题,结合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优势提出了柔性直流应用于城市分区互联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首先建立了经柔性直流互联的分区220 kV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数学模型,从送受端分区选择、容量优化、落点选择、安全稳定适应性评估等方面确定柔性直流有功功率容量需求和选点,消除单一分区供电瓶颈,实现多分区综合供电能力最大化;其次,依据分区电压稳定薄弱环节和故障后电压恢复水平,以控制母线电压恢复至可接受水平为目标,采用V-Q曲线评估确定柔性直流无功功率容量需求和选点;针对有功、无功功率需求和选点的矛盾,确定柔性直流的最终容量和选点的协调方法。以北京城市电网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IPC型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D]. 王江洪. 中国农业大学. 2002

[2]. 10KV无功补偿容量配置方案研究——以棉城变电站为例[J]. 潘靖, 罗璇瑶, 朱远哲. 科技创业月刊. 2016

[3].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 黄帆, 鞠力. 电力勘测设计. 2017

[4]. 智能光伏预装式变电站技术及选型[J]. 吴晓丽, 吕俊军, 李庆平. 电力勘测设计. 2017

[5].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J]. 李久程, 刘国莹, 王李维雄. 电力勘测设计. 2017

[6]. 大型铅锌联合冶炼企业电力设计探讨[J]. 黄应龙. 中国有色金属. 2012

[7]. 中国电力制造走出去的管理之道[J]. 陆伊. 项目管理评论. 2015

[8]. 基于SOP的多电压等级混联配电网运行二阶锥规划方法[J]. 孙充勃, 原凯, 李鹏, 宋毅, 李晖. 电网技术. 2019

[9]. 基于场景法的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J]. 郑能, 丁晓群, 管志成, 胡瑞馨, 缪辉. 电网技术. 2019

[10]. 应用于城市电网分区互联的柔性直流容量和选点配置方法[J]. 唐晓骏, 韩民晓, 谢岩, 王璟, 霍启迪. 电网技术. 2019

标签:;  ;  ;  ;  ;  ;  ;  

IPC型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