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通风中的技术措施研究论文_杨金锁

煤矿矿井通风中的技术措施研究论文_杨金锁

龙煤矿山建设有限公司建井工程处五工区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煤矿井下通风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煤炭事业正在面临重要的改革时期,作为我国支柱型行业,煤炭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面对种种问题,其中矿井通风正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通风技术措施情况来说,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坚持科学创新原则,有效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与效率。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技术;措施

1煤矿矿井通风的重要性

1.1供应氧气

煤矿开采和生产的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处于地层表层和浅层位置的煤矿几乎被开发殆尽,煤矿开采企业不得不向地下的深部和深层寻找、开采和生产煤矿资源。因此就必须建设矿井用以完成生产作业项目,矿井的深度是非常大的,这就造成其内部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与地面外界相差极大,矿井内部的氧气不够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适合开展大规模井下作业,那样会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建立通风系统就是为了使矿井内的空气快速流通,不断为井内输送新鲜的空气,补充缺少的氧气,维持矿井作业人员的正常身体指标含氧需求。可见,开展通风安全的相关管理工作就变得至关重要,建立健全通风系统体系,维持通风系统的持续、正常工作,是顺利开展煤矿资源开采、生产是重要安全保障。

1.2排除毒气

煤矿的开采和生产作业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很多具有毒性的气体和尘埃,这对于作业人员来说是一种致命的安全威胁。因此就要及时、彻底的排出有毒气体,保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毒性气体会随着煤矿开采量的增长而迅速增加,如果不能迅速彻底的排除,就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会引发作业人员出现中毒问题。基于此,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大安全管控力度,健全通风系统,保持矿井内顺畅的通风,通过空气的高速流通来有效排除毒性气体,积极贯彻执行通风安全的各项管理举措。同时作业人员也要做好安全防护准备性工作,在每次下井开展作业之前,要按照安全规定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全力防范毒气对人体的侵害,维护矿井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安全生产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煤矿矿井作业的管理理念和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忽视安全问题的管理缺陷和错误的管理意识的复杂局面也在得到扭转,煤矿企业管理层更加重视矿井作业人员的安全,无论是作业安全还是人身安全,都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安全管控机制和体系来加以保障。将安全生产作业摆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因此为了提高煤矿开采和生产的安全级别,维护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推进,应该积极融入新技术和新理念,对落后的设备进行淘汰、更新,转变管理理念,推动新型设备装置和新的工艺方法尽快应用于煤矿矿井的实际作业工作当中。还要建立健全针对煤矿矿井内部各类安全性问题的安全信息处理平台和控制系统体系,加强对安全性问题和隐患的管理和防控力度,深入了解矿井内作业的具体进展状况,实时更新矿井内部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真正从安全的角度来开展煤矿资源的生产工作,切实提高安全等级和防护能力,有效防范各种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发生。

2 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矿井通风设备系统不够健全

矿井中机械设备运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矿井通风效果,煤矿矿井通风是通过自然通风设计以及机械设备共同实现的,通过矿井通风实现对矿井开采中各类危害的防范。但是从实际运用过程中,自然通风设计还存在严重不足情况,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通过机械设备实现矿井通风。其中,风机是矿井通风系统中关键设备,在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矿井下生产系统发生不断变化,为了保证井下开采安全,在风机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以便于能够适应井下各种环境需求。目前,矿井通风系统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风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矿井通风措施需要强化监管

矿井通风措施能否顺利实施,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必须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具体来说,不仅需要对矿井地质情况、机械设备情况以及人员素质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更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但是从目前具体情况来看,煤矿矿井通风措施监管措施还没有渗透到各个环节中,以至于煤矿矿井安全尚未得到有效帮助。

2.3 矿井通风系统需要完善及加强

在煤矿矿井通风系统中,需要依靠动力、装置、巷道等检测与控制实现,而利用通风系统实现对风量、风向的控制,为矿井井下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井下生产中,如果通风系统不够完善,或者是通风设施不可靠,必将对通风效果造成影响,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 煤矿矿井通风技术措施

3.1使用恰当的方法对通风系统进行评价

通风系统对于煤矿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其安全性能是最主要的职能,对通风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能够帮助我们对通风系统进行调试和管理。当前,有很多的安全评价方法能够应用于通风系统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从目前来说,引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依然是煤炭自燃、瓦斯爆炸等问题,危害性比较大,我们可以对矿井通风系统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法,从而增强矿井对于事故的抵抗和预防能力。当前,国外有很多关于安全评价的理论如神经网络法、灰色系统评价法等,如果矿井环境比较单一,并不存在复杂的因素,我们可以选择单一的评价方法;如果矿井的地貌特征比较复杂,存在的危险因素比较多,我们可以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综合化的分析,从而达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3.2引入更多的安全设备

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对井下作业环境、作业情况进行精确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煤矿企业必须能够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先进的安全设备,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促进煤矿企业效益的提升,降低事故发生率。就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来说,可以引入瓦斯传感器等先进的监控设备,当井下瓦斯值超出警戒值时,就会自动断开局部通风机电源,并对井下通风设备进行检查,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3 优化煤矿井下通风环境

煤矿企业必须重视通风环境建设,逐渐建立起完善的井下通风安全系统,重视一通三防,提升井下作业人员相关素质。对于井下通风安全工作,必须站在煤矿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意识到通风系统的重要性。另外,为了有效的处理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必须明确相关责任,转变现有的分配政策。对于同一工种不同岗位要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划分,同时根据责任大小,有效的分配相关人员的责任、权利,不断提升相关人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保证通风工作队伍建设质量,将相关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彻底消除轻视安全的意识。

结束语

矿井通风安全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还能够提升矿井空气质量。通风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利用矿井通风能够有效防治矿井自然灾害,提升矿井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煤矿事业发展较为迅速,对煤矿安全也更加重视。基于此,加强对煤矿矿井通风中技术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斌.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5):110-111.

[2]潘明星.浅析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0):13-14.

[3]贾建涛.煤矿矿井通风技术及系统优化设计探析[J].科技视界,2017(28):140-141.

[4]薛飞.浅析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7(09):83+89.

论文作者:杨金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煤矿矿井通风中的技术措施研究论文_杨金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