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成面的追求也越来越多,教育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的社会活动当中。国家在继续贯彻落实教育改革体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传统教学上,学生们经常处于被动状态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现代教育,为了培养出全面中和持续发展的人才,就不得不对现代教育进行深刻的思考,进行相应的调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校内教育是顺应我国当下时代发展潮流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现在心理教育形式与校内教育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学生的心理教育及校内工作,为其提供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校内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中学生犯罪率不断上涨这一现象发现:对于中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适当的心理教育对其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他不仅只是决定于学生在学校时期的品德品性,更是对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待家庭的依赖性也相对强,没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在面对过多的心理压力时,没有办法做到很好的调节,造成过多的心理障碍负担,导致中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也就是说,时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辅导工作,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在中学生最为迷茫的阶段,给予其最大的帮助。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我国传统教育上的德育是分不开的,这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开展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性活动,真正做到全面培养综合性人才【1】。
1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概述
中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我国传统教育当中的德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同为本源。它们主要是根据中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达到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状态,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尽可能的避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2】。在我国目前教育背景下,积极的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校内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身心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对坚持贯彻落实我国的素质教育方针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 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犯罪案件的年龄化越来越偏向年轻化,中学生的犯罪率逐年升高。就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态,可以将中学生目前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在教育虽然提倡全面发展综合性素质人才,但是对于老旧的思想观念还是存在的。大部分的人们会认为只有成绩才是检验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促使大部分学生会有一种潜在的心理意识“死读书,读死书;考高分,高考分”。这一潜在意识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有些学生会发生考前焦虑症,主要指的就是,学生在参加考试前,心里会极度紧张,出现反复想要上卫生间情况。这类学生准确的来讲他们害怕考试给他们的压力,逃避,不愿面对考试结果,而产生恐惧,胆小,自卑等相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
(2)除此之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出现较多的另一类问题是学生心理敌对现象,这类学生整天闷闷不乐,情绪低落,认为未来没有希望,经常会给自己固定在一个小部分的他们认为安全的范围内,对身边人十分多疑,因此经常采用敌对状态来保护自己。导致其在人际关系上越来越敏感,焦虑,情绪上极其不稳定,不愿与人接触,时常进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进而产生一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还有一部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类学生的家庭一般来讲不是十分和谐,较多为有家庭暴力倾向;父母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只能考第一,不能考第二家庭教育氛围等多种家庭环境问题都会导致学生出现极其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类学生一般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极其易怒,跟同学交流会产生相应问题,认为同学是有针对性的对待自己,与敌对现象有相似之处,从而会产生一些暴力反抗的现象;另一种学生会变得胆小懦弱,对待不公平事件只会默默忍受,不敢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3 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积极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项工作时,应该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办法:
(1)对学校方面来讲,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创办心理健康辅导室,经常举办一些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有很多学生心理问题是不自知的、隐性的,因此是不易被发现的,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学校开展心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间接性的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暗示。另一方面,创立心理咨询室,使学生发现自己有不一样的心理问题时,可以找寻到放松,倾诉的地方。可以及时的向心理医生进行咨询,使其获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引导,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全方面的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程度。积极开展有利学生心理教育的活动,帮助学生排除抵触情绪,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在不经意间影响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心理价值观。
(2)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积极提高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培养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扮演着的角色不容小视。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性格,心理影响较大。譬如,经常体罚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会有暴力倾向;沉默寡言的老师经常会培养出胆小懦弱的学生。也就是说,教育者所体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都或多或少的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著名教育学家契尔卓娃曾说“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建言和任何道德惩罚制度都不所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教育者需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积极提高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技能,为建立起乐观向上,积极开朗班集体氛围进行努力,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避免出现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出现不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应该进行“区别性”对待,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状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不一致的。这个时候就要做到“区别对待”例如,对于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积极发现这类学生是否有偏科行情况,是否不愿意参加班集体活动,是否只在意学习成绩,而不能融入集体大环境等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及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健康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品学兼优。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他们觉得自己不能成为好学生,但也不想做差生,所以在自己遇到学习问题时,不好意思向老师寻求帮助,造成心理负担大,从而导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拿成绩作为好坏生的划分岭,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却有着其他的艺术天赋,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进行积极引导,做到因材施教。
4 总结
总体来讲,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他们的全面发展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我国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内教育中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李明高,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9(1).
[2]吴献新,以育人为己任,开拓心田净[J].班主任,2009,(12).
作者简介:刘鹏飞(1969-),男,黑龙江大庆人,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作者:刘鹏飞1 王景云2 田凤娟3 崔彪3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学生论文; 中学生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大庆市论文; 我国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