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妇幼保健院
血型的变异给临床输血带来非常多问题。因此,对血型变异知识的了解能帮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解决不少问题,现就将ABO血型变异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引起的血型变异
1.1自血病引起的血型抗原减弱
国外20世纪50年代就有血型抗原改变的报道。至今此种改变仅属表现型的改变,未见基因型的变异,机理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染色体失活,转移酶受抑,体细胞突变,血液内存在未成熟的红细胞有关。可能机制为:①白血病细胞克隆通过某种机制干扰和影响了红细胞正常代谢和发育,使红细胞血型抗原强度发生变化或白血病干(祖)细胞在向白血病细胞分化增殖的同时,也分化增殖了血型抗原缺陷的红细胞,因为已知的红细胞和粒细胞具有共同的祖细胞来源(CFU—GEMM),因而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时易发生血型变异。②A、B抗原并非A和B基因的真接产物,其基因产物是各种塘基转移酶,通过后者修饰红细胞膜上的前体物质,才能合成A及B抗原,即不同的基因决定不同的活性酶,不同的活性酶又决定不同的抗原表现型。
1.2其他恶性肿瘤引起的血型抗原减弱
恶性肿瘤患者在经过化疗或放疗后,往往会出现低血红蛋白、低血小板、低红细胞。肿瘤和红细胞生成异常对血型抗原的影响使血型发生变异,而且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恶病质引发的贫血,使得红细胞数量减少,抗原性减低,容易发生血型变异。还有肿瘤使唾液粘蛋白产生过多,遮盖了红细胞表面的原位点而导致血型变异。
自血病等疾病导致血型抗原减弱一般是暂时的,一过性的,随着病情的缓解可逐渐恢复其原来血型。这类血型改变都是短暂的,病情得到控制后血型就可能再次变回原来的血型。
2、类B抗原的出现引起的血型变异
肠道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污染的血液,可引起类B现象,使A型患者获得一种类B抗原,所以在检查血型时好像是A B型。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患者体内的大肠杆菌O86,产生一种类似B抗原的多糖质,叫做类B抗原,一旦这种细菌污染了红细胞,便会与抗B抗体呈现特异性反应。其实这种获得类B抗原红细胞不难与真正的AB型区别:疾病好转时,类B即消失,不再与抗B血清凝集。A B型血清内一般无抗体,而此种患者血清内仍有抗B抗体。这种患者的唾液内无B型物质。因类B抗原是获得性的,所以没有遗传学基础。
据文献报道,类B抗原是一种获得性暂时性的抗原,其产生与结肠癌、直肠癌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细菌的脱乙酰基酶的作用所致,此酶能使A抗原末端的n-乙酰氨基半乳糖水解成半乳糖,从而使A型变为B型即获得性B抗原。
类B抗原与抗B的反应比正常B抗原与抗B反应弱,类B抗原是获得的,病情好转时类B消失,类B与全凝集或多凝集红细胞不同,前者只与抗B反应,在AB型血清中不凝集,后者与AB型血清也凝集。在正常ph介质中,获得性B红细胞与人抗B血清发生凝集,而在低于或等于ph 6.0酸性条件下,半乳糖胺nh2变为nh3基,失去反应而不发生凝集。由此可以对类B抗原和B抗原进行鉴别。
3大量失血或大量输血的引起的血型变异
3.1大量失血引起的血型变异
徐爱蕾等报道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致血型变异,其原因可能为大量失血使红细胞的血型抗原减弱而引起的血型改变,且其随病情的好转而恢复。
3.2大量输血引起的血型变异
李学琼等报道由于大量输血,患者的血型由A型变成了AB型,这可能与红细胞血型抗原位点减少或抗原表达减弱有关,血型改变是临时的不彻底的改变,病情得到控制后血型再次变回原来的血型。
4、异型AB0血型造血千细胞移植引起的血型变异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应用来源于外周血液中的造血干/祖细胞使接受超大剂量化/放疗的患者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一种造血千细胞移植。
对患者移植骨髓干细胞主要是通过H LA配型来进行的,所以受者与供者之间的A BO血型不合也可以移植。但是,移植干细胞后,由于患者自身的造血千细胞功能逐渐丧失,红细胞不断衰亡,待供者细胞重建造血免疫功能后,新生成的红细胞就成为受者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其红细胞上的抗原自然发生变化,成为供者的抗原。在接受不同A BO血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现供者AB0的基因大大短于出现ABO血型的时间。其次,受者血清中原有的抗体(血清凝集素)也在逐步消失,于是患者的血型慢慢变为供者的血型。
这种血型变异不像上述几种变异在去除疾病,外界刺激等诱因后血型能恢复到最初。异型AB0血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引起的血型变异,在受血者的血型跟供学者的血型一致后,不会再出现其他变化。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个月左右既有受者自身红细胞,又有移植后供者造血干细胞生成的红细胞。输血时,要请有经验的检验科人员反复试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为了避免急性溶血反应,要遵循下述原则:ABO血型不合,移植后输“O”型红细胞(最好是洗涤红细胞),直至外周血出现供者型红细胞或转为供者血型后输供者型红细胞。
5、临床意义
血型变异已有多例报道,但尚未引起临床医师或血库的足够重视,仍有些血库在鉴定血型时只采取正定法,有可能在血型变异发生时未及时发现,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时,必须应用标准红细胞和标准血清来进行正反定型检测血型,遇到血型有变化时,要综合以上几种情况,作出正确的治疗,以免错输血造成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l】刘达庄.免疫血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2.
【2】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聂心教,许秀英.慢性粒细胞白细胞病引起血型抗原减弱l例.临床血液学杂志,1995,8(3):138.
论文作者:李竹岩,曲长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血型论文; 抗原论文; 红细胞论文; 血清论文; 患者论文; 细胞论文; 获得性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