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江 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551400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用于脑梗塞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6 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 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48 例,采用西医用药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用药有效率93.75%(45/48);对照组用药有效率77.08%(37/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用于脑梗塞的治疗,具有比单纯西医治疗更高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用药方案【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278-01
脑梗塞属传统中医“中风”范畴,现代医学中归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该病起病急、进展迅速,致死致残率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当前威胁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次研究以96 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及常规西医用药方案用的疗效,旨在探究一种更科学高效的用药方案,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科于2014 年4 月至2015 年8 月收治的96 例脑梗塞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发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关于中风病的诊断标准[1],2)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证,存在半身不遂、气短乏力、脉沉细等,3)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 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版脑梗塞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中风史;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合并全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将96 例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25 例,女性23 例,年龄49~75 岁,病程最短8h~14d;对照组男性29 例,女性19 例,年龄50~73 岁,病程最短10h,最长10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脑栓通胶囊(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20040093),每次3 粒,3 次/d,疗程14d;溶栓治疗:前2d 给予尿激酶4 万单位,每日2 次,静滴给药,此后每日1 万~2 万单位,疗程10 d;降颅压:20%甘露醇250 ml 静滴给药,1~2 次/d,疗程10d;清除自由基:维生素E 100 mg,每日3 次口服,疗程14d;补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1 次/d,静滴给药,疗程14d;促进脑代谢:脑活素20 ml 以10%葡萄糖溶液稀释至50 ml,静滴给药,1 次/d,疗程10d。
对照组不给予脑栓通或其他中药治疗,其余与观察组相同。
1.2.2 疗效判断治愈:四肢运动障碍消失,自由行走,生活自理,肌力4级及以上;有效:四肢运动障碍显著改善,经人搀扶或拄拐可行走,肌力恢复至少2 级;好转:四肢运动障碍有所改善,肌力恢复至少1 级;无效:四肢运动障碍及肌力无改善,甚至加重。
1.2.3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数据组间比较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传统中医认为,脑梗塞病位在脑,涉及五脏,本虚标实、气虚血淤、浊毒内蕴,当治以活血化淤、扶正祛邪、解毒降浊。
脑栓通胶囊中,天麻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祛风通络,主治头痛、眩晕、抽搐、痉挛等。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天麻素,能够改善外周小动脉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椎基底动脉、小脑前后下动脉、迷路动脉的供血。此外,天麻素尚可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及抑制过程,产生镇静、安眠及镇痛作用,避免脑组织过度兴奋,增加耗氧量,以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进一步恶化。赤芍清热凉血,解毒祛瘀,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过程、减少自由基、调节功能蛋白,稳定细胞膜,最终达到扩张脑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微血栓形成及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3]。赤芍同时还有抗氧化作用,避免脂质过氧化作用对组织的损伤,促进组织再生。蒲黄活血化瘀,静心镇痛,其主要有效成分― ―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血脂,减少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4,5]。本组结果显示,应用脑栓通胶囊的观察组治愈率达到93.75%,显著优于单用西医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提示这一中西医结合方案是高效可行的。总之,脑栓通胶囊联合西医用药方案用于脑梗塞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3.[2]张征,冯萍,白永生等.高压氧综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1,18(4):249-250.[3]李明梅,裘兰兰.脑血栓片中赤芍的质量监控[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72-2373.[4]杨慧玲,李军.蒲黄总黄酮对家兔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7):244-246.[5]孔祥鹏,陈佩东,张丽等.蒲黄与蒲黄炭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及凝血时间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129-132.
论文作者:吴运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5
标签:疗效论文; 脑梗塞论文; 方案论文; 疗程论文; 西医论文; 蒲黄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