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资产重组中的企业文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产重组论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重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产重组是以追求最大利润和促进资产最大增值为目的,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资产结构的动态调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的重新组合、生产要素的变化必然带来企业经营指导思想、管理方式、劳动组织以及人们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变化,这些都不能不涉及文化问题。
资产重组打破了地区及厂际界限,人员重新优化组合,对过去八十年代后期起步所建立的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企业文化必然造成冲击。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文化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而与企业发展目标相悖的文化则会阻碍战略决策的实施。资产重组,文化必须重新构建,对此理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第一,企业文化建设是资产重组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从它诞生那天起,不管自己是否有意识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文化都在与企业同生同长。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复杂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文化作为群体文化,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稳定性、排它性。以资本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的形成,给了新的企业文化诞生的物质基础,因而不管自己是否意识到,一种新的文化诞生都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产重组不是孤立的现象,与政治、文化建设紧密相连。具有不同地域特征、生产类型及文化观念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联系到了一起,他们对同一经济活动必定会产生不同的心理评价,如可能会发生的以谁为主、谁说了算以及囿于各自利益的争执等。解决这些问题远比解决资产重新配置要难得多。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资产重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资产重组的成败。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是搞好资产重组的思想保证。资产重组说到底是一次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是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的大调整。独立核算、人员分流、分配方式管理方式的变化都要触及每个人的既得利益,它所造成的冲击绝不亚于一场地震。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凝聚、融合和辐射功能,搞好资产重组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可以促使职工尽快转变就业观念,由“单位的人”变为“社会的人”,增强独立性,提高心理随能力;自觉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自我开发、自我积累劳动技能,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就业要求,重新就业。为资产重组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是塑造成功企业的主要方面。一个成功的企业,它的文化必定是优秀的。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兼并、联合,首先体现为先进文化的输入。上海三枪集团兼并百达厂,最先送进百达厂的是一位聋哑清扫工,是他的敬业精神倾倒了“百达人”,使之顺利地接受了“三枪文化”。在资产重组中,主导文化能否保持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一个精明的领导者应借重组之机,发挥优秀主导文化的辐射功能,促使劣势企业文化中的经营宗旨、发展战略、价值观念、管理方式、员工心态等发生激变,使优秀文化更优。这种“优”主要体现在:它囊括了原企业文化个体的全部优点并加以融合延用;它看准重组后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总体需要,高屋建瓴地构筑文化体系;它能够在较短时期内为多数员工所接受,并迅速在资产重组后的企业释放出更大的动力。
第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目前,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时代的大趋势,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被称为21世纪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我国通过资产重组,组建大企业集团就是要提高与国外大集团相抗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政治力、经济力和文化力的合力。文化力不仅能控制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使技术设备等物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释放和发挥。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如果忽视资产重组中的文化建设,所谓集团化经营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貌合神离的硬件拼凑,仍旧会各自为政、分散经营,不仅谈不上竞争能力的增强,而且还会为日后的发展埋下失败的种子。
西方人近年提出了一个企业未来模式的公式,即“战略+文化=卓越”。各级领导要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资产重组及今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要学会辩证思维,善于在抓关系全局问题的同时,抓好对全局范围内的诸多可能影响全局因素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在资产重组中切实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使之成为一把利器,并为企业的明天营造深厚的“精神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