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摘要:现阶段,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教育。我们只有从根源入手,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使得学习更加的高效,才能为小学生学好数学提供必要的保证。我们探究出了一些有关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尽快融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兴趣;策略
一、引言
新时代对小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关注学生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习效率”。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的主要学科之一,提高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学习效率自然是重中之重。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起着推动力的作用。可见,激发兴趣对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二、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关心学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1.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压力、班级琐事和教师个人原因的情况,教师往往忽视了在生活上对于学生的关怀和爱护。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上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无人体贴和照顾,教师要更多的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关心他们是否开心,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生能够确确实实的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心意,觉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很亲近,这样他们就更愿意接近老师,接受老师的建议和帮助,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习兴趣。
2.学习上帮助、鼓励学困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学困生,学习过程是非常吃力的,他们很少体会到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感、成就感,对学习缺乏信心,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帮助和关心。课堂上,应该多给学困生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诱导鼓励学生进行回答,并及时给予表扬和认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后,针对他们的水平,进行作业的设置,作业的难度循序渐进。通过课上课下对他们的辅导,日积月累,查漏补缺,他们知识上的缺陷越来越少,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3.表扬鼓励,树立学生信心
人都喜欢听到别人说对自己肯定的话,学生也不例外,需要教师的表扬、鼓励和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抛弃自卑的心理。教师肯定的评价,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关注,他们的心理是满足的,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更加主动的发言,遇到数学学习上的困难能够不放弃,主动寻找途径解决困难。成功会给学生带来喜悦,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1.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充满着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创设出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情境。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巧妙的融入数学问题,使得整节课就像连环画一样,熟悉的人物、童话故事等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注意力将会得到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也将得到激发。学生怀揣着高度的学习激情,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的结束了一堂课。
2.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让学生发现数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生活数学化,让数学生活化。例如购物时商品价格的计算,将生活中的情境作为数学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当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时,他们就会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很近,生活离不开数学,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有趣和有用的事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创设数学史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史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价值,从而激励学生学习数学。为学生讲述数学家发现数学的有趣事迹,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作用而言,可比教师的苦口婆心有用得多。例如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名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学术知识的来之不易,它们的起源和发展都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脱胎换骨的艰辛历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古往今来的成就以及魅力,改变对数学的态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优化,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1.精心设计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精心设计,才能对教学产生助推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没有针对性、思考性和目的性的提问,会使得学生不知所措。教学问题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直接切入,从而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和重点,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提问过程中,不管学生是如何回答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学生得到鼓励,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愿意直面困难、解决困难。
2.巧妙设计练习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与途径。适当有效的练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应该突出重点,讲求实效,而不是越多越好、机械性的练习,有针对性的练习能够快速地提高学习的效果。练习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应该一成不变的采取一种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喜欢新奇、好强、好胜的特点进行设计,设计出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这样才能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3.适当利用多媒体
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多媒体丰富了课堂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活跃有生命力,而且形象直观,易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多媒体教学不仅改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而且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书本的局限,补充了许多书本不能呈现的东西,例如动画、声音等,很容易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结束语
小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较为普遍,学校的课堂教学一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现阶段,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教育重中之重的问题。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探究出了一些有关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对课堂教学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意义,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尽快融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孙英芹.浅淡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J).品牌研究,2015(06):265.
[2]王丽.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5):292.
[3]余明燕.浅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8):84.
[4]周泽忠.以数学文化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青少年日记,2017(128):22
作者简介:蔡钦霖(1995-),男,福建省泉州市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通信工程。
张琳(1996-),男,福建省漳州市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通信工程。
吴永富(1997-),男,福建省福州市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通信工程。
论文作者:蔡钦霖 张琳 吴永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情境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