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由来及主要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由来论文,特色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致力于中国现代化是邓小平同志一生追求的目标。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既有历史的由来与继承,又反映了新时代内涵和新的认识发展,它创造性地阐明了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动力、条件和发展道路,其科学性已经并将继续为实践所证实。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思想 主要特色
学科分类号 D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其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深刻了解以及特有的政治素养和理论勇气,高瞻远瞩地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制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系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思想。这一指导思想使中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它不仅受到落后国家的极大关注,而且也引起发达国家的密切注视。因此,研究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来龙去脉及其主要特色,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正确地理解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整体认识、机遇把握、理论思考、战略操作,团结一致加速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而且对于探讨落后国家稳步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历史由来
邓小平一生追求的目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国的现代化。
邓小平出生于中国近代,成熟于“五四”以后的中国革命时期。他不仅受着中国近代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氛围的熏陶,亲身体验并目睹了中国社会向工业化进步的艰难,并且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以职业革命家的身份直接参加并领导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革命。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培养和铸就了邓小平现代化变革意识,以及对现代化的坚定信念和追求。1920年,邓小平作为一个热血少年,抱着工业救国的目的赴法勤工俭学。五年法国生活,邓小平除了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革命斗争锻炼,使思想信念发生根本转变外,还有一个重要收获,就是亲眼目睹并亲身体验了工业化法国的社会生活,这对他形成现代化历史意识和现代化信念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特别是在他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曲曲折折的革命斗争之后,这最初的信念和追求便不断升华,并以历史的紧迫感体现出来,从而使他坚定地推引中国走现代化之路。他常常告诫国人“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相应的地位”。[①]
由于中国属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代化的挑战又主要来自外国,这样,中国社会要实现现代化必然遇到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两大障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改革土地制度,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牺牲,就是给在中国发展工业、实现现代化扫清道路。对此,毛泽东曾说过,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因为工业是最有发展前途最富于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是决定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这一切东西的,是决定社会变化的。并且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奋斗,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而奋斗。”[②]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认识。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这一具有变革社会的现代化历史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才领导中国人民从失败和挫折中崛起,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政治上独立的主权国家,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前提。
然而,在新中国全面推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并非易事。面对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雄心勃勃,带领全国人民毅然决然地展开了有史以来在社会工程方面最大规模的实践,对如何实现现代化,对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战略步骤、战略重点、战略保障及方法和措施,却不曾有清醒的历史意识,故而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1957年以后,中国社会发展在战略指导上出现了严重的探索性失误,使中国社会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主题,现代化建设遭受了严重损失。与此同时,世界现代化潮流伴随着科技和产业革命三次浪潮的完成,以强劲势头一日千里地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又拉开了距离。
面对世界现代化浪潮的挑战和内乱的严重危机,共和国现代化的启动迫在眉睫。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的首要工作便是重提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他指出,四个现代化是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并通过全面整顿,重建现代化良性运动的社会秩序。不幸的是,这些设想还没有来得及实施,邓小平再次因抓生产、抓经济而被革职。中国现代化事业又一次处于历史性的转折关头。
然而,伟大的时代毕竟产生伟大的人物。具有极为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经验的邓小平,以他特有的求实精神和深邃的洞察力,通过对国际形势、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状况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在“文革”结束后又果断地提出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工作中心的观点。在这一观点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这表明,邓小平所继承和代表的现代化路线已得到公认,成为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执行的路线。
总之,建国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十年来的曲折发展,使置身其中又身受磨难的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获得了历史性飞跃。他对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机遇把握、战略操作以及坚定的信念、果断的作风和罕有的气魄,都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他的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也臻于成熟。
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主要特色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博大精深,既是近百年来先进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现代化思想的继续,又是在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成功经验和总结我国现代化曲折发展教训基础上的开拓创新,因而这一思想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中国色彩。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由中国发展的历史特点决定的。从现代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近现代史,中国早期现代化虽然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一从器物层面现代化向制度和文化层面现代化的推进,但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搬用西方现代化模式,而且均以失败告终。这就清楚地表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这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一大特色。而对于那些企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改变方向,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倾向,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人主张搬用西方资本主义一套东西搞现代化,实际是要把中国现行政策引到走资本主义道路并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他们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旦中国抛弃了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无法保证。
所以,当代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才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并逐步共同富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才能实现当代中国的现代化。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长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是由我国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不发达的现实国情特点决定的。按照西方传统发展观,认为后发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就是搬用西方现代化模式。这种观点以意识形态上的西方中心主义为特点,把西方早发式现代化视为其他地区都应仿效甚至全盘接受的样板,完全抹煞了后发国家与早发国家不同的国情特点,违背了各国只有根据本国实际选择社会制度和现代化模式的客观要求。邓小平认为,各国的事情要按照各国的情况来办。“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③]因此,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必须严格依据中国国情。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把经济建设作为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如何实现这一中心任务,最初仍沿用了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分两步走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口号。这是因为那时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问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前景,还缺乏足够清醒了解的缘故。很快,邓小平就改变了提法,提出在本世纪末只能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即同世界相比水平还不高的现代化。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看到我们的经济底子薄、破坏大、人口多、耕地少这些特点。同年在国庆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接着,邓小平在年底回答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提问时,正式提出了“翻两番”和“小康社会”的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作为全党共识在党的十二大上被确定下来,并把它进一步具体化。即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翻,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
此后,邓小平又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作了深入的思考。1984年他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水平以后,还要“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④],使人民生活比较丰富。到1987年邓小平又把这一战略构想具体化,提出要在21世纪“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这意味着到下一个世纪中叶,中国“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⑤],这样就形成了分三步走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按照邓小平规划的战略步骤,中共十三大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上百年时间,直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问题,这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又一大特色。
中国现代化建设除了长期性外,还有一个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一是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从国际经验看来,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⑥]因此,邓小平认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在不同时期,在内外条件有利时期,可以也需要跳跃一下,上一个台阶,然后平衡发展一段,抓住时机,再跳上一个台阶,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高速发展时期,这就是台阶式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二是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比如沿海地区,内外条件有利,可以和需要在现代化建设中走得快一些,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从而在全国现代化发展的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这就是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今天是在时代风云变幻的复杂环境中发展现代化经济,不能设想经济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匀速增长,况且工作中失误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去掌握客观存在的不同时期不平衡经济发展的规律,以求得长时期总体上的较快发展。同时,我们也不能因区域性的不平衡发展规律来忽视或放松对比较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注。邓小平强调,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必须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有许多任务,而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在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中又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特色。
早在1975年邓小平主持整顿时,就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劳动者,科技落后会拖住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步伐。后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这种观点被指责为“唯生产力论”和“科学技术决定论”。但这并没有使邓小平放弃“科技是生产力”的观点。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精辟地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他强调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⑦]这一论述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并成为指导全国工作中心向四个现代化建设实行战略转移的一个理论依据。
到了80年代中后期,科技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作用愈加显著,国际间以科技为主要支柱的经济、军事竞争更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以全新的视角,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及时地果断地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后,在南方谈话中又重申了这一观点。邓小平反复强调并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点,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趋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认识和新要求。
的确,作为一位开创新时代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用深邃的战略眼光,洞察国际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果断地将科学现代化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位置。他反复强调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这是任何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的。世界在变化,历史在前进,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如果我们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停滞不前,就会落后。“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⑧]因此,邓小平提醒说:“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⑨]这沉重的历史反思,使这位智慧老人在领导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及时地将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这是继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之后第二次具有广泛而深刻变革意义的转移。
第四、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改革。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变迁,而且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社会深刻变革在内的系统工程。西方传统发展观一般只注重工业化,把工业文明当作现代化实现的标志。邓小平从本国实际出发,解决了经济现代化与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先把经济搞上去,为社会全面现代化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综合平衡。不但要建设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但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而且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这就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正是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纲领,强调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又一特色。
具体地说:现代化的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根据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十几年来改革和建设发展的实践以及认识的深化,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的市场经济。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因此,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模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上述思想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大贡献。
经济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现代社会经济研究成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诸种作用因素中,非经济因素所起作用有时已超过了经济因素本身。成功的社会改革只能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进行相应的改革,单线的推动是不可能深入并获得成功的。因此,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时,十分重视建设现代化的政治,并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体现人民政权实质的民主政治。他强调说:“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实现。”[⑩]所以,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互配套,共同发展。
邓小平构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除了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外,还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即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的新文化。现代化,说到底是文化的现代化。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有牢固的根基。不然,现代化的建设任务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建设一个指导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形态。它的建设不仅要适应经济现代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正确指导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科学变革的要求。当然,中国的现代化文化,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是以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唯此,中国的现代化文化才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才是真正反映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并促进这种改革的文化。
第五,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它涉及各种社会阶层、群体和人们之间的利益调整,冲突和摩擦是难以避免的。因此,现代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潜在的不稳定。这就是说,如果一个社会在推进现代化进程时,忽视了对良好政治秩序的谋求,那么这种现代化必然是不能成功的。所以,在设计和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时立意探求构建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便成为邓小平现代化一个鲜明的特色。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要坚持改革开放,“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11)]“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12)]正因为这样,邓小平才反复强调,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不管遇到怎样的风波,国内的也好,国际的也好,政治的也好,经济的也好,只要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就要牢牢抓住这个工作中心,一点也不放松。这是从总结历史教训和十多年来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得出的英明决断。这种善于把握大局和方向的政治胆略和远见,对于我们坚持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抓住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综上所述,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既有历史的由来与继承,又反映了新时代内涵和新认识发展,它创造性的阐明了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动力、条件和发展道路,其科学性已经并将继续为实践所证实。可以预期,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以及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一步一步地走向自己的目标。
注释:
① ④ ⑤ ⑥ ⑧ ⑨ ⑩ (11)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7、77、224、377、274、274—275、176、284、24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1991年版,第1081页
③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83页。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