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
摘要:目的 研究讨论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相关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78例,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39例,一组为参考组患者39例。两组患者一律先进行传统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15.48±4.41),优于参考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19.87±5.73),差异性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中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
近年来,我国患有脑梗塞病症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并且患有脑梗塞病症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虽然,大多数脑梗塞患者在一医院就诊进行抢救后的存活率较高,但是患者极易出现口角歪斜、语言功能出现障碍,肢体瘫痪等不良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极大[1]。所以,针对脑梗塞患者出现的肢体瘫痪不良症状,诸多医院推行出了针对性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以便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就此,本次研究将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78例进行相关护理来展开研究与讨论,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78例,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39例,一组为参考组患者39例。其中实验组患者39例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25:14,年龄分布在66-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2±2.4)岁;参考组患者39例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24:15,年龄分布在67-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4±2.3)。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一律先进行传统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进行日常基础护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以及进行健康教育等。
而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具体护理方法有以下几点:(1)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定时翻身;(2)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护理,主要对患者的头部等位置进行按摩等;(3)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以及肌力情况,让患者逐级进行肢体运动;比如先让患者进行手指活动,当患者肌力为 Ⅱ 级时,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坐位训练,当患者肌力为 Ⅲ 级时,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当患者肌力为Ⅳ 级时,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患者进行训练时等等。
1.3评分标准
在患者治疗前的一周以及治疗后的六周,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两部分,分值越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在护理前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15.48±4.41),优于参考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19.87±5.73),差异性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结果如表一所示:
3.讨论
通常情况下,患有脑梗塞的患者经医院抢救后极易出现肢体偏瘫的状况,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极大[2]。而在以往的护理中,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常常只对患者进行日常基础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对于患者的康复护理多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进行康复锻炼[3]。但是,由于患者的肢体偏瘫,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极易出现疼痛感,患者往往难以坚持康复锻炼,进而使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较为缓慢,患者的自理能力较差[4]。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能够使患者的感受器官接受到传入性冲动,进而使患者大脑皮层功能具有可塑性发展,是患者的运动功能逐渐趋于正常,并且康复训练有利于阻止患者的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而在本文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在护理前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15.48±4.41),优于参考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19.87±5.73),差异性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脑梗塞患者中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明梅,李瑞英,马玲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6):83-85.
[2]杨晶.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1):1959-1960.
[3] 崔惠玲,罗正娥,曾新香,刘敏.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05):645-646
[4]李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6(27):56-57.
论文作者:汪丽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功能论文; 实验组论文; 能力论文; 脑梗塞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