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禄丰县中医医院 云南禄丰 651200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将所有患者均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43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疗法基础加入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探讨。结果:加入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其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中,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病情状况,可以在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在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急性心绞痛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病疾病之一,其显著特点是患者突然发病,发病时疼痛感强烈,甚至无法忍受,一般疼痛时间将持续3 -5min。通常情况下,急性心绞痛患者服用了药物并且稍作休息便可使病情得到缓解;如果患者的病情、症状等比较严重,则需要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才可有效缓解。急性心绞痛会使患者血管变得窄小,影响到血液的流量、流速等,最终导致患者心肌缺氧,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须及早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为探讨、分析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做以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均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43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疗法基础加入氯吡格雷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介于42-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8.6±4.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介于44-80岁,平均年龄为(59.4±4.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氯吡格雷治疗[2]。其治疗周期为28 d,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的疗效。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观察[3]。显效:在静息时,患者心电图呈现缺血性表现,改变时恢复正常状态。有效:患者心电图缺血性下降的ST段呈现回升状态,且高于1.0mm,但其导联倒置T波变浅且超过了50%,未达到正常水平或者是T波从平坦状态转变为直立状态。无效:患者心电图显示均没有达到以上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汇总、分析,文中计数资料使用n(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 检验,P<0.05,对比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3例对照组患者中,15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2.8%。43例观察组患者中,21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7%。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急性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指因患者心脏器官出现异常症状而发生的急性病变,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与此同时,心脏血管窄小、贫血及甲亢等病因也会引发急性心绞痛。当前,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关于急性心绞痛临床研究也较多,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男性急性心绞痛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主要患者群体为中老年人。急性心绞痛患者在发病时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患者会突然产生剧烈的疼痛,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一般3~5min,有非常明显的心脏绞痛感[4]。据相关报道显示,现阶段的急性心绞痛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除冠心病诱发的心绞痛,诱发急性心绞痛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他的心理问题,如患者的负面情志(恐惧、愤怒或者焦虑等)均会诱发心绞痛,同时加大了心绞痛的发病概率。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能有效诱导血小板,使血小板产生活化作用,且在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时,还能够有效发挥协同作用。作为新型的噻吩吡啶类衍生物的氯吡格雷,能够对凝血酶的产生形成有效诱导,对由胶原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可以产生强大诱导[5]。本文观察组43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氯吡格雷治疗,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7%。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发病率,有效缩短患者持续疼痛的时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治疗疗效,值得在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严华,罗倩.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2(21):4676.
[2] 刘旭武,蒋丽华.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11(1):81.
[3]高艳霞,王立旗.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 36) : 113 - 113.
[4]闫弘睿.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50.
[5]曹仙丽.关于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26(1):25.
论文作者:李周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心血管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格雷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