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电力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论文_杜林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电力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论文_杜林

(新疆西源科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电力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影响着我国电力工程的有序建设与安全高效的发展。本文通过阐述电力标准化的概念及我国电力标准化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详细介绍标准化理论和相关规定,为从事有关标准化工作人员提供比较详实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电力标准化;现状;趋势

20世纪50年代出台的《电力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1]第10号令标志着我国的电力标准化建设的开始。此后的数十年间,我国的电力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电力行业尤其是智能电网普及的情况下,电力行业标准也在不断进行改革。2012年北京召开的中国电力联合会承办的“电力标准工作会议”[2]上就提出了关于电力标准制定和修订的计划。本文基于近来年我国关于电力标准的制定现状以及未来变革趋势,指出我国电力标准制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建设对策,以期为电力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电力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的研究范围拓宽和力度加大,使得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出现并运用到国内企业技术的生产一线,而贸易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也使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国内企业的重要战略。同时,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将技术转化为公认的标准,才能在国际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响标准之战,企图通过进行标准战略的研究,将标准管理和运作机制纳入到国际竞争体系当中。相比之下,我国的电力体系的标准就比较匮乏。因此,借鉴国际与国外先进标准,加快我国电力标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的标准体系应向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在为我国电力企业提供规范和依据的同时,扭转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提供一个借鉴。

2 新时代背景下电力标准化的现状

2.1电力标准化工作基本状况

目前我国的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制定已经初具规模,同时对于电力标准化的法律地位给予了确认。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电力标准具有了法律效力,从而也相继出台了管理体制和目标要求,电力标准化的工作在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电力企业的统一管理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作为电力标准化的引领者,电力企业是我国实施电力标准的重要主体,对于我国电力企业,国家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电力标准。

2.2工程标准建设及其标准化工作存在问题

我国电力标准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交叉重复现象。主要发生在国标与行标、行标与企标之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电力标准的制定部门并不固定,因而形式比较多样化的特点造成的。另外,标准之间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同质性,即在内容、指标、参数等方面存在着类似或者重复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从事标准制定的人员不是技术人员;标准的制定缺乏体系性,从而导致标准与标准之间比较分散,不易衔接;标准制定在国家和行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沟通并不及时,从而导致出台的标准缺乏统一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标准体系对技术、科研、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1对电力技术方面的影响

标准化可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产品质量的提升,并可以加速实现工业化进程,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得到最大程度的促进,为信息化社会的转型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技术标准体系也在不断得到更新,高新技术标准体系也在不断被完善,旧技术标准或者被更新或者被新技术标准取代,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改造和完善的过程,电力标准体系的完善与技术改造始终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3.2对电力科学研究方面的影响

新时期背景下,科技的进步使得新技术、工艺、材料、设备也在不断涌现出来,使得电力国标、行标和其他标准也可以极大限度地借鉴科研成果,在实践的基础同之上进行修订与完善,让使用者可以对最新的标准制定和修订动态有所了解,并且可以通过电力标准体系获得相关信息,从而为掌握和使用现行电力标准提供良好的途径。

3.3对电力系统经济效益的影响

电力企业是市场经济下的运行主体,企业在标准化的规范下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制度。标准也可以通过指导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装备以及能源等方面的开发和组织,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4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电力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建议

目前电力行业的大趋势正在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因此完善电力标准化体系,抓好电力标准化工作,既可以维护国家利益,又可以满足电力发、输、变、配、供、用六个环节各方的利益需求,加快速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国电力标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提高电力标准化工作意识,利用科技创新和专利成果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工作。通过国际先进创新成果的引进和转化,形成既能适应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形式,从而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电力标准化工作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平,从而实现推动电力行业技术进步,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目标。

第二,对于电力信息基础设施也要加快建设速度,信息化对于国家或者地区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电力信息标准化建设方面,需要对信息采集以及信息技术的标准与规范进行制定,了解电力行业各环节在信息需求方面的情况,对现有电力信息指标体系进行整合,规范内部信息采集途径,使采信来的是信息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

第三,目前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地区差异等原因,电力标准还存在多种规范标准并存的现象,但这些规范或者标准都应尽可能地按照一套统的标准执行,这就需要标准在制定的时候既要考虑我国实际国情,又要与国际标准接轨。

结论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正处于转折时期,新时期背景下的电力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时代背景,通过科技手段,整理出科学、先进、合理的标准,使工程领域里的标准路线和活动可以带动我国的电力行业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尴尬局面摆脱出来。本文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电力标准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电力标准化对我国体制变革、技术改造、科学研究、工程建设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在我国电力标准化现状中指出电力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以期在电力行业的一系列活动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才,并为规划电力标准化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孙文.我国电力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和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1:55.

[2]舒印彪,汤涌,孙华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25:1-9.

论文作者:杜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电力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论文_杜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