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洲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人口论文,环境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今世界流行的经济发展理论和各国的政策实践中,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曾将其简洁地表述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以及世界各国政府虽有不同的看法,但人口均衡、资源均衡、生态均衡无疑是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非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其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不少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均衡问题。这不仅成为非洲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也成为它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探讨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失衡问题,并据此制定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已成为非洲国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一、人口失衡问题
人是一切经济行为的主体,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离不开人口的均衡发展,资源均衡和环境均衡只有在人口均衡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从独立至90年代初,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呈日益下降趋势,而人口增长却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在1965~1970年间,全非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63%,而到了1985~1990年间,人口年均增长率却达到了3%。这种高 增长率使非洲人口迅速膨胀,从1960年的2.75亿增至1980年的4.68亿,1993年的6.80亿。〔1〕伴随人口膨胀而出现的是人口低龄化、 畸形城市化和人口素质低下等一系列人口失衡现象。
(一)人口低龄化
在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非洲人口每20多年即可翻一番,再加上非洲人均预期寿命属世界最低,人口极度低龄化便成为非洲人口的奇特现象之一。据统计,在全非总人口中,40%~50%的人口属0 ~15岁的幼龄人口,只有5%的人口超过65岁。〔2〕一般来说,人口低龄化可为经济发展储备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落后的非洲国家来说,低龄化人口的大量存在却是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
首先,低龄化人口的大量存在是人口进一步膨胀的潜在因素。非洲妇女习惯于早婚早育、多生多育,一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6 个以上的小孩,属世界之最。面对人口膨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不少非洲国家从70年代起就曾提出种种对策来控制人口增长。到80年代后半期,约有3/4的非洲国家制定了计划生育计划,一些国家甚至确定了本国人口增长指标,然而,各国的计划大多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它们既没有进行计划生育知识的普及工作,也没有提供必要的节育工具和药物,从而使人口再生产事实上处于无节制状态。所以,只要非洲国家还不尽快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来认真推行,新的一轮又一轮的人口膨胀便不可避免,人口膨胀对承受能力极其有限的非洲大陆可能造成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
其次,低龄化人口的大量存在对各国的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基础差、资金短缺,非洲的教育事业一直很落后。这突出表现在各国的教育基础设施普遍不足。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学校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上学的需要。再加上师资、教材和各种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导致非洲国家的大中小学入学率非常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在1989年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当年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小学生入学率为71%,中学生入学率为20%,大学生入学率为2.4%。〔3〕与独立前相比,非洲国家在教育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不可谓不大,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则非洲的差距也相当大。而这种有限的教育资源目前面临的却是大量需要上学的儿童和青少年。所以,用“教育危机”来描述非洲的教育现状似乎并不过分。
最后,低龄化人口的大量存在将加剧非洲的失业危机。由于经济长期不景气,非洲一直是世界上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令各国政府倍感头疼。据有关专家调查,非洲各类城镇失业率60年代后半期在10%~35%之间;70~80年代,除北非和南部非洲一些国家的城镇因采取限制移民的政策而使失业率低于10%以外,大部分城镇的失业率在2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50%;进入90年代以来,城市的就业机会每年仅增长2.4%,而劳动力的增幅为3.3%,故城镇失业率一直在30%以上。〔4〕随着时间的推移, 低龄化人口将一批又一批涌入劳动力市场,这不能不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这不仅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各国的社会稳定。
(二)畸形城市化
从人口的城乡分布来看,目前非洲仍然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大陆。1990年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统计表明,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约1/3,其中东非为20%,西非为32%,中部非洲为38%,南部非洲为42%。若从具体国家来看,则城市人口所占比例的差异更大,如吉布提和南非的城市人口分别占其总人口的81%和60%,卢旺达、布隆迪和布基纳法索的城市人口则不到总人口的10%。〔5〕然而, 最令人关注的却是非洲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根据外国专家的研究,从6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30年间,非洲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5%,属世界最快。 如西非城市人口1960年为1060万,1990年已增至5630万;预计到2000年将达9700万;东非城市人口1960年为570万,1990年增至3270万,2000年将达7360万;中部非洲城市人口1960年为630万,2000年将达4730万。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1960年只有两座人口超过50万人的城市,到1990年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就已达到19个。〔6〕法国合作部发展司司长米歇尔·塞韦里说,到2020年非洲将有6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7〕
城市化本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标志,经济发达的标志。但非洲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却并非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在人口膨胀背景下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的结果。如外国学者对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在70年代的城市人口统计表明,进城的农村人口约占城市人口增长比重的60%。很明显,这是一种畸形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不仅引发了一系列城市问题,而且成了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首先,城市人口的畸形膨胀,大大超过了城市本身的发展速度和承受能力,使城市在居住、就业、食品供应、交通运输和环境管理等方面面临长期难以解决的各种难题。以居住为例,面对涌入城市的人口浪潮,非洲国家的城市住房成了一大问题。在城市无力提供足够居所的情况下,进城的农民常常是在城市边缘地区盖起简陋的临时住所,贫民窟密布便成为非洲城市的普遍景观。贫民窟内不具备起码的生活设施,饮水、卫生和交通状况十分糟糕。同时,杂乱无章的贫民窟造成城市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给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提出了挑战。再一大问题就是我们在人口低龄化中已经提到的就业问题。由于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绝大多数是文盲或缺乏专业训练,择业面窄,寻找工作困难,其结果必然是许多人面临长期或短期的失业。
其次,城市人口的畸形膨胀,也使非洲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在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是主力。他们之所以离开农村,与非洲国家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农村居民生活过于贫困有关。而他们的离去,又使非洲农村有价值的人力资本不断减少,从而使本来就十分落后的非洲农业经济更加缺乏活力。没有活力的农村又往往会迫使愈来愈多的农村青年流向城市谋生,形成恶性循环。
(三)人口素质低下
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三个方面。本文所论述的人口素质主要指人的知识素质。它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不仅对个体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也常常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非洲大陆在独立30多年来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伴随人口数量猛增而出现的人口素质低下,这突出表现在非洲国家的文盲人数众多。据统计,目前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15岁以上的成人文盲率高达50%,个别国家如布基纳法索更是高达80%以上。〔8〕
成人文盲率高意味着劳动力素质低。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生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不仅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企业经济的竞争能力,也决定着国家经济的综合实力。非洲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存在,使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竞争乏力,国家发展乏力。而且,由于低素质的劳动力大多只能从事简单技术的劳动,很少能从事复杂的现代技术的劳动,以致在某些现代生产活动领域,不少非洲国家不得不雇佣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员来顶替,本国劳动力却找不到工作。
此外,劳动力素质低下也越来越成为非洲吸引外资的一大障碍。当今国际资本在选择投资目的地时,虽然也看重劳动力价格低廉这一因素,但更看重劳动力本身的知识素质,特别是对于那些高科技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人口素质低下,严重影响国际资本进入非洲市场。
二、资源失衡问题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运行的物质基础。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的供应能力与人类对它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充分地、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便成为各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紧迫任务。对于非洲来说,虽然大自然赋予这块大陆以异常丰富的资源,但鉴于非洲经济是一种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基础的原料消耗型经济,再加上人口膨胀的压力,以及非洲小国众多而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资源失衡现象便成为非洲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非洲大陆以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世界上最重要的50多种矿产,非洲都有。而且,非洲的不少矿产资源,不论是已探明的蕴藏量,还是产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1994年非洲主要矿产品生产
占全球 非洲
全球产量 非洲产量 产量比例 主要生产
(%)国及产量
钻石 107.5 49.0 45.6扎伊尔
(m/m克拉)(18.0)
博茨瓦纳
(15.6)
南非(10.2)
黄金(吨)2296.1698.8 30.4南非(583.9)
加纳(44.5)
津巴布韦
(22.4)
锰(千吨) 7234 1888 26.1南非(1076)
加蓬(674)
加纳(115)
铀(千吨) 31202 7227 23.1尼日尔
(2975)
纳米比亚
(1912)
南非(1690)
铝土矿 几内亚
(千吨) 10555015695 14.8(14100)
原油及天然气 3131.783 328.754 10.5尼日利亚
液体(千吨) (96.114)
利比亚
(68.102)
阿尔及利亚
(55.700)
埃及
(44.785)
安哥拉
(26.142)
铜(千吨)9383.8718.7 7.6赞比亚
(409.1)
南非
(188.6)
(资料来源:英国《非洲经济文摘》1996年2月5日)
不幸的是,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长期以来未能被非洲国家很好地开发和利用,非洲因而也未能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例如,黄金和钻石是世人公认的财富的象征,然而,生产世界上近1/3黄金和1/2钻石的非洲却并没有因此富裕,而是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这与非洲国家只重视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而不重视其合理利用有很大关系。据统计,非洲国家每年矿产品的产值超过350亿美元。 但除南非之外,大多数国家的矿产品只是供出口,通过出口来换取外汇,而没有直接转化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有效资源。这种出口型的资源利用,不仅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而且不利于非洲国家单一经济结构的改造。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矿产资源基本上是不可再生性资源,或是其再生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类资源的形成速度与人类的开发速度是无法相比的。例如,石油是2~3亿年前沉积的森林经地质作用碳化而形成的,它的循环时间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历史。因此,这类资源总是越用越少,并且最终会有枯竭的危险。非洲已有一些国家因过度开采而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因此,非洲国家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尤为必要。
(二)能源短缺与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在当代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能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自70年代发生两次石油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能源供应问题,视其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正常运转及持续增长的关键。非洲大陆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就目前情形来看,它却属于能源贫乏区,这就不能不影响其经济的正常发展。
非洲的能源短缺集中表现在大多数非洲国家的能源消费要依靠进口。上文已经提到,非洲的油气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0%。这一比例似乎并不低,问题是非洲石油主要分布在少数几个国家,它们是尼日利亚、利比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加蓬、喀麦隆和刚果等。这少数几个富油国所产的原油又主要是面向出口。除石油以外,非洲还拥有少量煤炭资源,但也主要集中在南非以及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等国。这种能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决定了非洲大多数国家要大量进口商品能源。据统计,非洲大约有15个国家所需商品能源全部依赖进口。大量进口商品能源占去不少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苏丹、马里、塞拉利昂等国的一大部分外汇,从而给这些国家的财政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由于能源资源短缺,不少非洲国家把木柴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源,这在普通非洲人的日常能源消耗中尤为明显。然而,以木柴为能源,必然会破坏有限的森林资源,既不是长久之计,也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所幸的是,非洲河流众多,拥有潜力巨大的水能资源。据统计,非洲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量为4.5亿千瓦, 约占世界水力资源总量的19%,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受能源短缺的驱使,许多非洲国家也很重视水能的开发利用,但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非洲的水能开发利用率目前还不到5%。在非洲所建的不少水电站中,小型的居多, 大型的极少,且缺乏综合利用功效。
水能资源是一种再生性很强的优势能源,对于矿物能源短缺的非洲国家来说,如能克服资金、技术、材料等方面的困难,大力开发水能资源,不仅可缓解其紧张的能源供应形势,而且可促进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失衡问题
在一个社会的运行中,生态系统的均衡与非均衡,对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有重大影响。在生态均衡的条件下,一个社会能够使自己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在生态非均衡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运行便会显得很艰难甚至不可能。非洲大陆由于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过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非洲生态环境的被破坏突出表现在非洲大陆的沙漠化日趋严重。据统计,目前整个非洲大陆已有20%以上的土地被沙漠覆盖,另有60%的土地面临荒漠化的威胁。在80年代的10年间,荒漠化已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90亿美元。专家们指出,如果不对荒漠化采取防范措施,今后30年(1995~2025年)内非洲人均占有的可耕地将减少2/3,即从目前的0.3公顷降至0.1公顷。〔9 〕当大片良田丧失生产能力,有限的生存空间被蚕食殆尽时,非洲将没有发展,只有毁灭。
非洲的沙漠化之所以日趋严重,除全球气候因素外,与非洲大陆本身为扩大出口而大面积砍伐森林和毁坏植被、杀戮大量野生动物有很大关系。根据有关资料,在1970~1980年的10年间,非洲每年损失的森林面积约为400万公顷;在1980~1990年的10年间, 非洲每年损失的森林面积增至500万公顷,每年的损失量约为非洲全部热带森林面积的0.8%。非洲原有干旱森林约820万平方公里,潮湿森林约470万平方公里,热带草原约700万平方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已分别降至340万、190万和280万平方公里。非洲的各种野生动物也在日益减少,有的甚至趋于灭绝。例如,仅在80年代,非洲的大象就从130万头减至约60 万头;乌干达的两大国家公园在70年代初曾大象成群,但到80年代中期已所剩无几;津巴布韦在70年代还有大量的野犀牛出没,目前已难觅其踪。〔10〕
无论是森林和植被被毁,还是野生动物遭杀戮,都离不开人的经济活动。那么,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非洲国家能否在满足人们对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通过自身努力治理和改善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持生态均衡状态,将直接影响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运行和质量。
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对非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定规模的人口、一定数量的资源和一定条件下的环境,其中人口因素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人口、资源和环境又是某种可变的参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其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非洲作为世界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其在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运行。
首先,非洲虽然资源丰富,但日益膨胀的人口对资源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大量的经济增长成果被日益增多的人口所吞食。根据世界银行资料,1960~1970年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曾高达4.7%,1970~1980年间虽下降为3.7%,但仍超过人口增长速度,并略高于发达国家3.3%的增长率。〔11〕从70年代末起, 世界经济多次发生危机,一些非洲国家政策一再失误,严重的自然灾害又持续不断,非洲经济终于陷入长期困境,其增长速度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其结果,大多数非洲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特别是80年代末的人均收入明显低于70年代末的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生态、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非洲50多个国家的人口分布又极不均衡,甚至一国之内的人口地区分布也不均衡。例如,毛里塔尼亚境内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2人,卢旺达则超过290人。在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0人以下的国家约占该区总人口的1/8,但却占该区总面积的46%;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80人的国家约占总人口的1/4,却只占总面积的5%。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46个国家中,只有14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000万,7 个小于100万,而尼日利亚一国的人口几乎就相当于31 个黑非洲国家的人口总和。〔12〕所以,在人口膨胀的大环境下,非洲也有一些国家人力资源不足,影响其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非洲国家向环境索取资源的行为往往毫无节制,这不仅导致有限的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少,而且造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在环境恶化状态下生存的人们,为了维持生活又总是习惯于多生多育,并尽其最大可能向周围环境索取一切可能得到的生存资源。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不仅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灾害最多的地区,而且也使它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均衡,已成为非洲国家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标签:非洲大陆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