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调整布局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访教育部职业教育司司长黄尧_职教论文

深化改革调整布局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访教育部职业教育司司长黄尧_职教论文

深化改革,调整布局,促进中等职教健康发展——访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黄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部论文,成教论文,职教论文,司长论文,健康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整体效益,教育部日前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开始着手进行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日前,记者就布局调整的一些问题对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黄尧进行了专访。

问:如何认识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成人中专学校共约21299所, 其中普通中专3234所,除普通中专学校校均规模1200人以上,基本达到设置标准外,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校均规模只有500人左右, 有的学校只有二三百人,有限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历史的原因,“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封闭办学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条条垂直管理、各自独立,造成了低水平下的重复设置学校,学校规模效益低的状况;另一方面,按原来产业结构布局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行业性太强,服务面窄,已经不能适应变化后的产业结构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对中等职教体制进行改革,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问:如何正确把握调整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答: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意见》为指导,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对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整体效益,促进中等职教的健康协调发展。

调整工作的总目标是:经过2—3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面向21世纪,学校布局合理,专业门类齐全,办学质量和整体效益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其中,要集中建设好3000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使它们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

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要坚持政府统筹领导的原则。只有坚持政府统筹,才能打破部门界限,真正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来考虑和实施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才能使调整后的学校布局结构更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要坚持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各自办学、互不沟通、效益低下的局面,最大限度地盘活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三是要坚持充分依靠行业、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原则,充分依靠和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这是做好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关键。

四是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布局结构调整不仅是要扩大办学规模,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五是坚持集中优势、加强重点学校建设的原则。要集中优势力量,以重点学校为龙头,充分发挥重点学校的核心作用,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质量高的骨干示范学校。

六是要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要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有关法律的规定,依法保护各方面的权益。

问: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主要实现形式有哪些?

答:有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

合并:是指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将两所或更多的学校合并为一个学校,实现人、财、物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做到一套班子、一套机构和一套制度。

共建:是指学校在投资渠道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中央部门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地方业务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地方业务部门之间双重领导、共建共管,实现条块的有机结构结合。

联办:是指在学校隶属关系和投资渠道不变、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达到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目的。

划转:是指部委直属学校划转地方管理(如撤消的9部直属中专、技工学校已划转为地方政府管理);省(区、市)业务部门所属学校划转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或下一级政府管理等。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形式,要因地制宜,各地还可结合实际情况,在有利于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和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和实践。

标签:;  ;  

深化改革调整布局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访教育部职业教育司司长黄尧_职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