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语文教材中几个关系的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关系论文,语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宏观把握的指导下,对教材的微观处理在教学实践显得具体而重要。我的认识和体会是,进行微观处理,一定要从教材本身去深入研究,同时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总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总体目标一是指完成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大目标,二是指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总目标,三是指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中心目标。个体目标则指相对于总体目标而言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篇章目标等。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离开了总体目标,个体目标就可能偏离大方向,不准确,形不成体系;缺乏个体目标,总体目标就会被架空和割裂。因而在微观操作上,应尤其重视个体目标,具体而言:
1.根据新教材体系特点,以单元目标为中心。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突出了单元教学,明确规定了单元目标,使之上承阶段目标,下含篇章目标,成为整个教材体系与篇章语言的中心环节与纽带。如第三册阶段目标是说明文,分解到一、二、四、五这四个单元中,分别从抓住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最基本的几个方面体现了“着重培养说明能力”这个目标;而在第五单元的“说明顺序”这个目标下,分别设三篇课文从空间、时间、逻辑三方面体现知识点,单元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同时,由于单元教学便于比较和鉴别,有利于整体认识和消化教材,所以只有突出单元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级目标。
2.单元、篇章要顾此及彼,有机结合。
篇章是组成单元教学的具体材料,在实现单元目标的过程中,如果不把篇章落到实处,如果对各篇课文的知识点抓不住或抓不准,单元知识就如空中楼阁,隐隐约约似有似无,势必造成某些重要知识点的疏漏。因而,只有二者兼顾,或是先抓单元教学,然后逐篇“对号入座”,或是先逐篇抓知识要点,然后从某一角度入手,把篇章带入单元知识中去,才能使单元知识的“线”与课文知识的“点”紧密衔接,形成知识面的楔合。
3.根据学情,做适当调整或取舍。
一篇课文,尤其是完整的佳作,知识含量极丰,涉及面很广,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方法不一而足。这些东西,有的是学生已知的,有些是下一阶段要安排的,对此,不能一应俱全面面俱到,而要注意取舍。只有舍弃了可有可无的那一部分,才能使应该在本篇中着重训练的这一部分凸现出来,也才能切实依照单元和阶段目标规定的训练重点组织教学。
二、处理好课文类型之间的关系
课文类型指的是教材中的讲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三类。教读课文需由教师引导学生细加研读,反复揣摩,深入领会,一般每篇占用二至三课时;课内自读课文则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阅读,把握课文内容;课外阅读对学生提出了最一般的要求,并设置了程序和训练内容,目的在于扩大阅读面,培养自学能力。这样就形成了三个层次,体现了由教向不需教迈进的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对教材编写的这一意图,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应根据不同类型把握住应有的“度”,既不能不管什么类型一律变为讲读,也不可把必须讲读的课文也让学生去自读。怎样才能处理好三类课文呢,我认为至少应注意这几点:
1.必须把讲读课文作为“例子”。
既然是“例子”,就必须充分利用它,充分发挥其典型性、典范性、引发性之功能。如第四册四单元《理想的阶梯》,从篇章结构到论证方法都很典型,内容学生也易理解,这个单元的重点是议论文的论据,体现在本篇就是运用事例作论据,而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论点的特点既代表了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就从阅读和写作方面提供了范例。把此篇讲好了,对整册议论文的教学会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要立足“小课文”,放眼“大语文”。
既要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又不能局囿于单篇教学,就文讲文。而应根据现行教材的科学编排体系,考虑各种类型的不同要求和层次关系。考虑篇与篇、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以及学段与学段之间的有机连缀,使之成为一个循环往复的螺旋链。
3.必须把培养能力放在首位,不能忽视自读课文。
课内自读课文其实是最不易把握而又最能体现能力训练的类型,它是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也是三类课型中的主要矛盾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善于处理课内自读课文,才算真正把握了教材。以四册四单元“《说“勤”》为例,由于有了前文《理想的阶梯》,二者在论点、结构方式、论证方法几方面均有相似之外,前者作为“例子”,后者让学生精读一遍,一般只需十分钟左右,就可完成自读任务,学起来也显得十分轻松,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处理好各种文体之间的关系
文体是指教材编排中按表达方式分成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按文学体裁分成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处理好这些关系,除了与上面论述有共同之处外,还应注意几点:
1、善于抓住文体特点。
九年义务教材的三、四册分别确定了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的侧重点;五、六册也提出了“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这实际上是按文体特点来编排的,因此,教学中也就必须按这个原则,抓住文体特点实现教学目标。每种文体都有各自的知识点,如记叙文要掌握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线索,把握中心思想,学习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文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征,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把握说明顺序的安排,体会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议论文要求掌握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理解概括、严密的语言特点等等。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属于文学体裁,从欣赏的角度提出了不同要求。总之,教学重点、教学法则和方法要依不同文章体裁而变化,不能各类课文均套用一个模式。
2、找出规律,举一反三。
指导学习一篇文章,绝不仅仅是理解该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向学生传授该文成功运用的语文知识,传授怎样读、写此类文章,揭示读、写文章的规律,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第五册《故宫博物院》是篇幅较长的、介绍古建筑物(群)的说明文,此类说明文教材中选编的不少,课内外均有,实际生活中对其读写需求也不断增加。教学中,通过讲读,揭示出该类说明文的一般规律如空间顺序为主,按作者行踪安排内容,大量使用方位词,说明方法主要是列数据、举例子、摹状貌等,说明内容包括建筑物特征、风格、规模以外,还涉及到有关人文史料,结构上一般用总分式等等,之后,学生在课外阅读《晋祠》时便觉得比较容易把握了。
3、把握思路,讲疑解难。
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作者构思行文的轨迹。“作者胸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教课文必须首先循着作者的思路,然后拿出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即教师处理教材的思维轨迹,其实质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切而深入地领会文章的“写作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是一个侧重于教,一个眷眼于写,当然不能混为一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仅仅盯着文章结构,操起一把手术刀,一层一层地从头到尾加以剖析,看似细致实在,但文章的神韵都被切割得荡然无存了,但如果处理得好,犹如引导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岂不像探囊取物般轻松愉快吗?新大纲指出要重视文章的“思路教学”,以摒弃那种静态肢解文章结构的“讲析教学”,并在不少教材的阅读提示中强调“理清作者的思路”,看来是十分必要的。同文体的思路,虽各有其妙,但大体的路径是有规律可循的。叶圣陶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先生的话实在很深刻。
4、变难为易,化繁为简。
在教学实际中,教材的分析必定有一个对难点的测定。其主要的两个依据,一是教材本身,二是学生实际。如果在教学中遇到真正的难点,学生或是感到课文内容复杂纷繁,理不出头绪,抓不住要点,或是感到课文中某些地方深奥难懂,就需要做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的工作。初二学生对《故乡》一般均感到难点较多,但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解决,如果用通常教授小说的办法,预习——质疑——归纳——疑点——讨论——解答——小结,也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活跃,但也会造成头绪纷乱,不得要领,或流于浮躁的结果。我在设计中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认真研究了阅读提示,抓住“要注意一个‘变’字”这名话,确定以“变”作为全文的纲,通过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中故乡环境变化,“我”心情的变化,“我”与闰土关系的变化等几处重要描述,让学生领会到作者之所以描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从而理解了整篇小说的主旨。这样一来,两节连堂课就轻松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伴着下课的铃声,师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从中我更进一步体会到: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看似复杂的教材尽量变得简单一些,而绝不能是偏要把本来其实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处理好教材的客观规定性与教师的主观创造性之间的关系。
教材的编选排序体现它所具有的规定性,上述论述中实际已谈到这个问题,这时侧重谈谈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的主观创造性的问题。
同样是一篇优美生动的课文,有的老师处理起来犹如疱丁解牛般得心应手,深入浅出,教者轻松自如,学者如坐春风,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和谐地融为一体,互相欲罢不能。而有的教师却只会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教者生搬死套,听者昏昏欲睡,课堂上无半点生气。产生这种截然相反的效果的原因,显然与教师自身思想文化素质、性格、气质、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关系。
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对教学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以往,由于惯性思维的作用,或者认为只要达到规定的学历要求就是合格教师,或者认为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思维定式使得不少教师仅仅成为教学环节中的一部机器,只是在机械地运转,既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更不会激发学生的智慧情绪,这不仅导致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严重脱节,而且一个合格教师的水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因此,只有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理论素养,从更高层次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师适应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教材、不同对象的教学行为。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才能在教材处理上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
1、师德、学问兼而有之。所谓“师德”主要是指要有敬业、 爱生、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学问”既有知识结构方面的内容,也含思想文化修养内涵。“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既要有开阔的视野,又要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既能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又应是知识的导师,既会教书,也要会育人;既要广泛涉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遗产,又能直接了解语文界的各种信息和多种新的教学科研成果以及教改的新动向新趋势。
2、扬长避短,形成独特的风格,显示个性魅力。应该指出的是, 上面所谈的当然是高层次的要求,对一般老师是难以企及的。同时,创造性功能的发挥,也并没有固定划一的模式,它往往与教师自身特有的个性气质融为一体,形成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的局面。既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意扬长避短,采用适于发挥自己长处的方式来处理教材。譬如有的老师反应敏捷,接受信息能力强,又善于口头表达,课堂上可旁征博引,增加教材的信息量;课堂组织能力强、又熟悉教材和学生的老师,处理小说等情节性强的教材,搞成讨论课效果或许会更佳;有的朗读能力强,学生特别喜欢听其范读诗文,那么就不妨多采用以听带读的方法;如果连普通话也说不标准,却善文字表达,就可以在以写带读上下足功夫。当然,施展个性,发挥主观创造性,绝不能偏离教材规定的目标而造成教材、教法处理上的随意性。笔者曾听过一位同行上《与朱元思书》(高四册),教者倒是发挥了自己有些历史掌故的特长,一入题便生拉硬扯地搬出个朱元璋来,或许是为了弥补平时课堂教学呆板沉闷的短处吧,此公竟意犹未尽地讲了足足十分钟,然后才四平八稳地进入课文,逐字逐句翻译,结果第一自然段的一个逻辑句未完,下课铃声响起,便草率收兵了,如此处理,一篇一课时应完成的自读课,其效果可想而知。
3、具有灵活取舍,随机应变的能力。对教材的灵活取舍, 体现了教师因材施教的思想方法及能力素质,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创造性能力趋于明朗化的具体表现。教师因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和深厚的修养,不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面对各种学情,都能左右逢源,学生则在这种灵活多变的学习活动中,轻松自如地掌握了知识并激发了创造的意识与愿望。全国特级教师宁鸿彬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教材特点,巧妙设计,只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了前两段,其余各段从略处理,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因为这种对教材的灵活的取舍,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在接受时是主动地接受,而不是相反,在这种主动接受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