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加大对公路桥梁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得公路和桥梁工程迅猛发展,大大地改观了目前的交通面貌。但公路桥梁工程一旦出现垮塌等问题,不仅需要重复建设,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将诱发很多安全事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公路与桥梁施工安全及旧桥梁养护措施管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旧桥梁养护
前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繁荣,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加快,建设施工的问题也随着增加,尤其是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公路桥梁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施工现场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除了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自然环境的严重干扰,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提高高速桥梁施工安全控制和养护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
1.人员的安全性控制
(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更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并要求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根据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特点、难度以及施工的环境条件安排合适的人员的进行施工,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普及,使施工人员时刻牢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2)减少施工人员的疲劳生产。为了缩短工程的工期,很多工程中都要增加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密度,特别是在传统的施工中,都要使建筑工人加班加点才能提高施工进度。这样就忽略了施工人员身体情况,使得施工人员出现了身体疲劳和精神不集中的状况,增加了安全生产隐患。为了保证施工人员良好的身体状态,就要降低施工人员的疲劳程度。在现代化的今天,建筑施工中要加大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提高施工设备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这样来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疲劳作业的情况。另外,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要合理安排工作制度和休息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体力和保持精力充沛。
2.施工技术的安全性控制
(1)基坑开挖安全措施。要想保证高速公路桥梁的质量安全性,首先对于基坑挖掘环节的工作就要做好。要对基坑的挖掘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中需要的数据要详细的进行计算;在基坑挖掘时,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与分析,并做出安全预防措施,同时要加强位移的观测;当使用挖掘机进行挖土作业时,正确分析基坑的深度、坡度和基坑的土质,从而掌握好机身与坑边的距离;使用桅杆吊斗来进行出土时,要对吊斗的绳索、机具和挂钩等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其完好并且牢固,当吊斗在升降时,基坑内的工作人员要保证在吊斗移动范围之外,吊斗不使用期间,不要继续悬挂,要及时将其摘下;基坑的周围要设定一些防护栏,要为施工人员准备专用的爬梯。
(2)挖孔桩施工安全措施。当挖孔的深度较深后,孔内有水时,要采取孔壁的支护措施,并及时进行排水或降水,以免发生坍塌;对于一些出土机具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对其管理,对井圈进行设置,使其高度高出地面0.3m,并要对孔口进行防护栏的设置;孔口的周围不要堆放泥土残渣和其他的机具;当夜间进行作业时,要施工人员要悬挂红灯以示警告;施工人员在下孔进行作业之前,首先要将孔内的空气用鼓风机排出更换,如果孔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于0.5%时,就要及时的采取通风的措施;如果人工挖孔的深度超过10m 时,就要用机械进行强制通风,当采用风镐进行凿岩时,要及时增大送风量。
3.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
(1)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机械设备对于施工的安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详细信息有准确的掌握。同时要对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方法的教导与传授,使使用人员能够按照正确的使用程序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完善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措施,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特别是现场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要加强保养措施的制定。
(2)设备升级更新。随着建筑施工技术难度的增加,很多以前的机械设备都不能满足现代建设的需要,因此要及时把原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的改造,而对于一些陈旧老化和高污染、高耗能的施工设备,要进行淘汰和更新,减少因为设备故障而引发故障现象的出现。积极引进一些现代化高性能的机械设备,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公路工程桥梁养护管理的策略分析
1.加强组织领导、责任划分
科学划分责任、严格落实责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以交通主管部门管理机构、经营单位为责任主体,实行“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管理体制。要做到逐桥划分桥梁养护和安全运行的工作责任,要强化桥梁养护责任制的落实,行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基石,促进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责任清晰化。
2.做好桥梁检查与评定工作
各级管理部门要按桥梁的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的要求及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规定进行桥检工作,评价桥梁技术状况。为桥梁养护、维修和加固提供决策支持,使桥梁长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需要特殊检查的桥梁建议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测机构来实施。
3.加大危桥改造力度
对已发现的危桥,按照《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保证合理工期,强化安全管理,完善的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策略,对公路桥梁工程质量进行监管,以确保配套资金落到实处。
4.完善桥梁应急管理体系
完善应急预案,促进公路桥梁突发事件反应快速化。各级管理单位要在《公路交通事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明确桥梁事故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桥梁安全事故的快速应急处置能力。各桥梁养护管理单位要单独制定应急预案,对技术状况评定为四、五类的桥梁,以及超过使用年限的危旧桥梁,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外,还应分别制定应急交通组织预案。
5.依靠高新技术,促使桥梁管理信息化
公路桥梁属于公共产品,直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因此公开相关信息很重要。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桥梁养护和监管水平。大力推广桥梁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信息采集标准化、及时化能力和水平,及时掌握和监管桥梁病害发生、发展和处置情况,特别是主要桥梁主要构件的重要病害,要实现动态跟踪,及时处置,更好地与桥梁养护管理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公路桥梁管理信息化水平。
6.加强车辆违法超限的治理工作
建议加大路面联合治超执法力度,主动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优化治超检测站点布局,完善路面超监控网络,杜绝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对于经检测不能满足桥梁设计规范要求的桥梁,必须设置限载标志,同时对限行标志限载进行动态管理。
7.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及时处治病害
确保了公路桥梁的安全完好,加强日常养护力度。对需进行小修的桥梁,制定细致的维修计划,提出相应的处治和修复措施。及时进行桥涵维修,桥梁养护技术员现场跟班作业,保证了桥涵维修质量,确保了桥涵安全畅通。加强对桥梁检查检测设备的配备工作。购置多功能桥梁维修设备和裂缝检测设备,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
结束语:
总之,搞好公路桥梁的安全控制,要注意安全的三要素“人—物—环境”的和谐处理,人的安全理念要深入人心,时刻警醒隐患就是事故;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要及时淘汰,设备要安全可靠;环境要利于施工,便于安全控制,同时安全控制管理要在动态中完善,增加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朱洪燕.当代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2)
[2]马萨莎.浅谈如何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及养护质量[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
[3]杨元松.浅谈公路桥梁工程挂篮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05)
[4]许凯.浅谈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1)
论文作者:马静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