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思考论文_张进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思考论文_张进

张 进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 830000

初中实行新课改以来,经常听到高中老师对初中课改的不满言论,特别是初中新课标对知识内容的删减,影响到高中教材的教学,影响到三年后的高考,让高中教师忧心忡忡。高中老师只能面对现实,了解初中教材的编排,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的缺失、需衔接的内容,切实做好高初中的教学衔接工作。

一、初中课改毕业生特点

1.优势:

(1)应用能力较强。因为初中新课标、新教材十分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多知识都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中,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有效教学。

(2)空间观念加强。例如增加了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及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等。

(3)几何变换加强。例如增加了平移、旋转的内容,这对以后高中向量的学习是很有利的。

(4)统计观念加强。例如增加的统计内容与以前旧教材相比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通过看统计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5)新增加概率的内容。

2.不足:

(1)计算能力较差:许多学生连简单的计算都要借助计算器解决,心算、口算能力不强,计算的准确率相比课改前的学生低。

(2)演绎推理能力较差:弱化证明,降低难度,对圆与三角形相似等相关知识的证明大大削弱,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二、初高中知识内容的衔接

1.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以下“脱节”:

(1)有理数混合运算强调“以三步为主”。

(2)减少公式:乘法公式只有两个(即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3)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会影响到今后二项式定理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

(4)因式分解的要求降低,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新课标不作要求,高中要经常用到这两种方法,需补充。

(5)一元一(二)次方程中含字母系数的方程,新课标不作要求。

(6)三元一次方程组,新课标不作要求。

(7)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都已经不作要求。

(8)根式的运算(根号内含字母的)比较薄弱,值得一提的是分母有理化已不作要求。

2.空间与图形方面:

(1)删除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淡化几何证明技巧。

(2)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初中不作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初中没有,这样空间的线面平行等问题受到影响。

(4)截三角形两边或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定理没有。

(5)初中有给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几个定义,但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初中没要求,高中教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时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6)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课标有要求,梯形中位线定理教材中有讲。

(7)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四点共圆)初中没有。

(8)反证法:课标只要求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要求不高。

每个教师必须了解初中教材,对初高中数学的衔接知识做到心中有数。除了上述急需补学的知识之外,对其余的知识,要分散在平时的教学中。高一的绝大多数内容直接与初中接轨,其知识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所以,教学中时时应该尽量先复习初中知识,再过渡到新课。

三、衔接好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相对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这使得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不容易跟上教师,从而感到学习困难,影响到数学学习。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有较好的衔接。

1.充分利用“记忆型教学”。

经常有这样的例子: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甚至在中考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了解,发现其对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公式大多遗忘了,做题往往要翻书、看公式。由于高中数学容量大、进度快,如何教会学生推导数学公式、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记住公式,不失为一种好的应对措施,这是一种记忆型教学。

2.转化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内容。

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做到用旧知识引入的同时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对旧知识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逐步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

3.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真正做到“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在复习中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以便理清概念,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及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也应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形成学生的解题思考方法。

四、衔接好学习方法

初中学习基本采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而高中学习基本采用“已知理性认识——新的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总之,“衔接”即承前启后,高一数学是整个高中数学的起步阶段,这一步迈得踏实与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过渡关系重大。只有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才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论文作者:张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思考论文_张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