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运输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具有技术性强、特殊工种多、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近些年,煤矿井下运输距离越来越远,机电设备越来越多,而机电运输管理就是管好用好机电运输设备,安全高效地把煤炭和矸石通过主运输系统输送到指定位置;把生产人员和物料通过辅助运输系统运送到指定岗位、地点;持续、稳定地把电力、压风传输到生产一线;把生产信息、工况参数及时、准确地反馈到决策机构。如果机电运输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轻则损坏设备、影响生产,重则造成伤亡事故。因此,提高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煤矿生产开始大量实行机械化生产,这样大大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煤矿生产中的事故频率。据统计,煤矿生产事故以机械运输居多,其伤亡人数占总事故伤亡人数的比例也逐年上升,这不得不引起煤矿企业的重视,减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刻不容缓。此外,煤矿事故的频发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分析隐患存在的原因并进行消除,是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1机电运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工作人员素质低、操作能力差
煤矿生产作业人员需要掌握相关操作技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但一些企业招收作业人员时,盲目节省人工成本,所选生产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工作技术应用不娴熟,对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固。作业人员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严重威胁职工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新招收的生产人员未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或培训不合格,这些往往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1.2机电的运输管理制度不完善
根据相关的法规内容,煤矿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机电运输管理制度,旨在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矿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应该将实际的工作落实到实处,使全体员工都应该认识到安全生产大于一切。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煤矿企业虽然制定了机电运输管理制度,但是往往由于操作人员对业务的不熟悉以及对管理制度认识的不完善,导致了制度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在实际操作中,不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给煤矿企业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3监管不到位
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的监管力度不够,同时在监管过程中没有相关的内容作为标准,一旦矿工的工作中出现问题,向上汇报无人问津,矿工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有的因为自身的专业知识较少,自身素质偏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本不向相关领导汇报,所以问题得不到解决和改正,最终为煤矿的安全生产环节了安埋下了安全的隐患,所以监管工作的不到位,为煤矿的长足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4对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不到位
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工作量大,往往都是超负荷的运行,超负荷的运行下就会损耗机器的寿命,机器损坏的程度就会加大,所以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严格规范的机电设备检修和维护的制度,对机电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出现故障要及时的进行更换,避免造成安全的隐患。有的煤矿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机电设备进行延期的维修检测,这样不仅对设备是一种大的损耗,而且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的煤矿企业会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测,但是只是走形式,没有全方面的去对设备进行检修,其安全隐患没有消除,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做好特殊工种培训管理工作
对单位新工人、新岗位、新设备,必须要进行技术培训,上岗作业人员的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能力,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工种必须要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并持证上岗。煤矿还应该在机电运输管理方面广泛开展以实操实训提高技术熟练程度为目的的“素质登高工程”。一是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实操基地技能比武,检修工厂操作学习培训,手指口述和参加上级各类技术比赛。二是聘请专家、教授进行矿井提升机变频技术、防越级跳闸技术、自平衡泵技术、皮带断带检测技术、斗式提升机技术等新技术讲座。三是与厂家合作,开办专题培训,如提升维修班、供电微机保护培训班,组织机电多工种的技术比武,培训高素质的维修人员。
2.2构建标准化矿井安全管理
煤矿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信息化平台,把修订完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作为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做到技术管理信息化。即把过去相对静止的技术管理与动态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借助物联网和云计算实现多层面信息共享,发挥综合效能、效率,如把各生产系统监测监控的在线数据、历史记录数据等信息共享,研发矿井机电检修预警系统、矿井防爆检查信息系统等,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结合更紧密,反应更快捷,指导更具体。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注重拉高标杆、规范管理、扎实提高质量水平。从注重表面环境达标向注重提高完好状态、运行水平转变。坚定做到建设一个系统达标一个系统,建设一个硐室达标一个硐室,不达标不投运,不生产。
2.3装备可靠的机电运输设备
可靠的设备指的是用户可靠,运转可靠,有可靠的实际使用业绩证明,易购买,易维护,性能优良,参数标准统一,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进步带动技术改造,技术改造不仅保障了安全生产,煤矿生产的主要生产系统、关键设备要逐步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建设全数字变频提升系统、KJT2煤矿大型设备液压制动装置在线监测系统、矿井通风机不停风倒台、主提升机全数字变频控制等,大型固定设备在线监测,把老旧设备转化成为可靠的装备。
2.4做好机电运输的安全运行
机电设备操作者必须拥有合格的操作技能,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避免不合格人员违规操作而导致生产事故。煤矿企业要严格控制矿井的质量标准,根据标准进行作业,严格把关,避免不合格设备进入生产系统而带来安全隐患。检修人员要严格按照“五定”原则检修煤矿生产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统一管理,切不可自行修理,维修时必须采用质量合理的零件。同时,煤矿企业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生产效果。
2.5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对矿井各种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生产方案,规范施工标准,避免随意施工造成施工场面混乱而难以控制。煤矿企业应加快技术更新速度,研发或引入先进生产设备,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同时,煤矿企业要主抓员工技术和思想,加强培训力度,努力实现职工操作技术的标准化和设备安全的标准化。设备检验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严格验收,定期排查。企业高层管理者应重视生产过程控制,,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总之,煤矿井下机电运输设备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一定要加大对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刘广侠.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和隐患预防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2):5-6.
[2]杨红召.煤矿机电和提升运输事故预防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32):43-44.
论文作者:胡坤,种臣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煤矿论文; 机电论文; 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矿井论文; 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