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516213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细菌学分析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且出现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收集患者痰培养结果,分类统计各类菌株占比,同时分类统计患者通气方式。结果 机械通气者(42.00%)、气管切开者(40.00%)占比显著高于气管插管者(18.00%),差异显著认为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痰培养均呈阳性,共分理出菌株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54.12%),显著高于真菌(27.06%)和革兰阳性菌(18.82%),差异显著认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以格兰阴性菌为主,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通气方式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应做好相应干预措施。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护理措施;细菌学分析
机械通气及人工气道建立是重症监护病房常用的呼吸支持方法,其有效改善了患者肺部通气情况及血气分析指标,对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机械通气等有创的通气方式也对患者呼吸道造成了损伤,故患者极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肺部感染,而这类感染极易危及患者生命[1]。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且出现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通气方式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且出现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48h后出现发热、咳嗽、咳嗽性质改变,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异常升高,肺部闻及湿啰音,胸部X片显示肺部出现新的炎性病变(斑片阴影及浸润病变),符合院内肺部感染诊断标准[2]。本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1.26±22.13)岁,其中脑外伤18例,脑出血22例,脑梗死5例,恶性肿瘤5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细菌培养
建立人工气道者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采集气管内分泌物,未建立人工气道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深部吸痰取出痰标本,50例患者痰液标本送细菌培养。
1.3研究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治疗资料,分类统计患者通气方式,计算机械通气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通气方式占比;同时,收集患者痰培养结果,分类统计各类菌株占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肺部感染患者通气方式比较
50例患者中机械通气者21例,气管切开者20例,气管插管者9例,机械通气者(42.00%)、气管切开者(40.00%)占比显著高于气管插管者(18.00%),差异显著认为统计学意义(p<0.05)。
2.2肺部感染患者细菌培养结果
50例患者痰培养均呈阳性,共分理出菌株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6株,真菌23株,革兰阴性菌1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54.12%),显著高于真菌(27.06%)和革兰阳性菌(18.82%),差异显著认为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自体免疫力较差,肺部感染极易导致患者死亡,因而必须切实提高肺部感染水平[3]。为此本次研究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了细菌学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者(42.00%)、气管切开者(40.00%)占比显著高于气管插管者(18.00%),可知机械通气、气管切开者增加了肺部感染风险,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同时,关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感染相关研究报道,患者痰培养阳性较高,可达到30%以上,可知患者细菌感染风险极高,而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为主[4]。本次研究也发现分理出菌株85株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54.12%),显著高于真菌(27.06%)和革兰阳性菌(18.82%),可知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占比较高,与上述文献研究结果一致。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内因和外因复杂,因而必须提高肺部感染防范措施,故总结护理措施如下:
3.1树立严谨的无菌理念
细菌感染是导致肺部感染的元凶,因而在临床护理中必须严控护理操作中细菌带入等问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应组织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深入学习ICU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提高护理人员无菌意识,严格落实消毒杀菌及无菌操作规范,定时强化监督与抽查,务必保证无菌理念落实到位。每天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月2~3次细菌学监测,并注意病房物品表面消毒。
3.2强化呼吸道护理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药物定时为患者吸痰,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气管插管及其他管道处于正常位置。掌握辅助排痰技术,如从肺底向肺尖反复叩击背部,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等方法,及时排除痰液,消除细菌在呼吸道内快速繁殖的条件。根据患者情况强化呼吸道湿化,及时增加沐舒坦、博利康尼等促排痰、抗炎药物,持续微泵注入。
3.3完善护理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痰液性质、颜色、量等,发现痰液性质改变、肺部有啰音,应及时告知处理,及时采取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严重肺部感染。气管切开者,及时更换次一次性气管套管和切口敷料,12h更换吸痰用物。同时,增强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咽部清洁,避免细菌定植及入侵[5]。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以格兰阴性菌为主,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通气方式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应做好相应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卫兵,周丽梅.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重型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5(03):541-543.
[2]庄细琴,陈建芬,朱滨.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0(22):121-122.
[3]蒋美芳.气管切开患者重症监护病房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07):966+968.
[4]崔佳,姜芳.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细菌学分析与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1(07):243.
[5]安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3(08):144-145.
论文作者:邓志心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肺部论文; 患者论文; 病房论文; 重症论文; 气管论文; 细菌论文; 细菌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