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 重庆 4000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必须加强对村镇土地的管理。而传统低效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村镇土地资源动态管理的需要,迫切要求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实现村镇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建立有效的村镇土地管理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项目概述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负责重庆市土地复垦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稽查、抽查工作,由于土地复垦项目的片块多而散,稽查、抽查工作量大,难以对所有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为了改变现有土地复垦项目监管难的局面,急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土地复垦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便于高效履行监管职能。
2功能性需求
2.1总体需求分析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需求是: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土地复垦的前期测绘、项目实施、竣工测绘、项目竣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可视化监管,直观还原现场动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稽查、抽查工作变得高效、快捷准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较好地履行了土地整治监督管理的职责。
2.2移动采集系统需求
(1)基本功能需求:移动采集端能够叠加重庆市规划局天地图作为底图;叠加裁剪后的最新年度变更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作为外业判读复垦地块的位置和现状是否正确的依据。地图放大、缩小、地图漫游、上下级视图及视图复位等空间信息浏览所必须的基本功能。土地复垦项目具有散而多的特点,一个复垦项目涉及到较多地块。并非所有数据都提供给全部用户共享,需要能够区分用户权限、区分不同用户对不同数据的浏览、编辑权限。(2)定位和轨迹记录的需求:土地复垦的前期测绘、项目实施、竣工测绘、项目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现场定位及轨迹记录的功能。项目实施阶段:施工单位进场定位、监理定位、初验定位;位置核实若与入库备案位置不一致,向在线监管平台报警提示;记录施工前、施工后、初验时复垦点的范围轨迹。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区县级验收定位;位置核实若与入库备案及施工实施位置不一致,向在线监管平台报警提示;记录区县级验收、市级综合检查复垦点范围轨迹。(3)复垦现场信息采集的需求:土地复垦的前期测绘、项目实施、竣工测绘、项目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均需要在现场采集复垦地块照片、视频、轨迹、相关情况描述等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储存至在线监管平台的数据中心,通过远程监管系统实时查看复垦现场的相关信息;具有与远程监管平台实时连线通讯功能。(4)查询统计的需求:提供复垦项目查询、复垦地块查询、工作量统计、完成情况统计接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支持按照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阶段、复垦地块编号等进行查询。
2.3远程监管系统需求
(1)基本功能需求:远程监管系统能够叠加重庆市规划局天地图作为底图;对土地复垦前期测绘、项目实施、竣工测绘、项目竣工验收四个不同阶段的地块颜色特征区别显示;疑问复垦地块与无疑问复垦地块区别显示;前期测绘阶段需显示拟复垦地块红线和编号。放大、缩小、地图漫游、鹰眼、放大镜、局部缩放、上下级视图及视图复位等空间信息浏览所必须的基本功能。距离量算、面积量算、设置标注点、选择集高亮显示等基本GIS工具集功能。图层控制、图层对象列表等空间要素控制功能。(2)项目管理的需求:土地复垦项目的管理,包括复垦项目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入库备案信息的管理,包括前期测绘成果的审核、入库备案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复垦项目相关地块的管理。(3)系统管理的需求:组织机构管理:通过重庆市行政区划,设置对应区域的组织机构,实现与移动采集端组织机构的对接。用户管理,包括新增、修改、删除用户等。用户权限的管理,包括角色的创建、修改、删除;用户角色、权限授权等。系统日志的查看、导出等。移动终端的注册、注销等。(4)查询的需求:支持按照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阶段进行项目查询。复垦项目的地块信息包括图查属性及属性查图两种方式。图查属性——多种选择查询方式,在地图中直接通过选择区域范围查询地理信息和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属性信息,如点查、拉框查询等。属性査图——对空间数据属性表的查询,查询所得结果对应的要素集在地图中定位显示。
3 产品质量需求
3.1 可靠性
提供7×24小时的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少于3天;具有较强的灾难恢复能力,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少于24小时。保障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对于输入的数据,为其定义完整性规则,如果不能符合完整性约束,系统给出相应提示并拒绝该数据,也相应保证了系统的强壮性。同时,整个系统具备数据备份、容灾恢复和应急响应等功能。
3.2 性能,效率
系统运行效率主要以系统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响应时间来衡量,在确保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基础上,应尽量提高执行效率和响应速度。①多用户并发访问技术。②运用缓存机制,提高浏览速度,包括客户端缓存、结果缓存、应用缓存和数据缓存。③Web优化技术,减少Web程序和数据库连接的个数,减少对象被建立和释放的次数、控制数据在网络中一次传输的数量。
3.3 易用性
保证界面风格一致,简化系统操作,为每个主要功能提供详细的帮助说明。
3.4 安全性
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系统能够抵御病毒入侵或非法人员进入系统,在系统出现故障,造成数据损坏时,能及时通过系统的自动备份与恢复功能进行恢复。
3.5可移植性
系统运行随着时间推移,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软硬件技术发展,用户需求改变),要使得系统适应新的环境,势必要对系统进行修改和扩充,另外系统本身也需要提高和完善。系统应具有灵活性,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
结论:以移动互联网、GIS、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与“天地图?重庆”等系统对接,查看复垦点周围的地形、地貌等情况,从土地复垦项目各阶段的稽查、验收、抽查等环节入手,利用移动设备,精确定位和快速采集土地复垦项目实施现场信息,直观还原现场动态,实现可视化监管,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实现对土地复垦项目前期测绘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全过程监管。
论文作者:褚宇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项目论文; 系统论文; 地块论文; 土地论文; 需求论文; 在线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