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于企业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加快企业的成长并且能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电力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上也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来任命,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也都是党组(委)成员担任。这是由于我国电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的地位来决定的。基于电力企业对我国经济的支柱做用来看,应当充分发挥党员在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要作用以及重要性,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电力企业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电力企业;党员;主体地位;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的电力行业是处在垄断地位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行业形成了以安全为核心和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独有的特征。近些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转变,电力企业的改革也正在加快,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领导企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要想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必不可少,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和主体地位以及带头作用,自觉的做到两手抓和两手都要硬。
1、正确认识发挥企业党员主体地位的意义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团结统一,党内的民主程度决定了党的创新活力以及党的团结与统一,要积极的扩大企业内部的民主程度,来带动我国的人民民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切实保障党的民主权利不受侵犯,推进党务公开程度,营造良好的党内民主讨论气氛。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要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内民主的根本所在及党的创新精神的建立基础。充分建立党内的民主机制,对于我国电力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的主要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发挥的好坏,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否充沛。也极大的影响电力企业能否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党员在企业中具有当家作主的权利,电力企业内部所有的员工应该积极响应党员的号召,使电力企业内外变得更加和谐与充满活力。
2.当前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力企业内对于党内精神文明建设程度较高,在建设中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包括建设的层次及建设水平并且与国家的发展观有一定的差距。
2.1对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和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
认为在企业内搞一些文体活动、做一些宣传教育就代表组织精神文明建设了,这些想法是很简单,把思想政治工作误认为是搞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真正的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另外,在宣传以及文化建设方面,职工普遍的认为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及文艺活动。这些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和在思想传播的过程中使企业失去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造成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偏离轨道。
2.2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协调配合力度不够
一些企业对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仅仅是在形式上进行,例如喊口号和做活动以及宣传上。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时刻的保持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对于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精神的宣传时有时无,致使这些电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2.3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激发党员内部活力不够
对于党员的关爱程度有所欠缺,党组织应该巩固关爱党员的理念,为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的发挥做出良好的指示作用,并且在关爱党员的过程当中,对物资的支持力度还是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致使党员的工作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党员的工作没有制度作为保障。另外一方面是对党员的培训不够,使党员的工作态度认识不够,没有工作活力,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力度不够
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需要企业内所有员工长期的坚持与努力才能够实现的,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企业文化是在无形中发展起来的,做为企业无形的力量,能够使企业未来的发展明确方向与目标,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源于企业文化,文化来源于企业的不断生产与工作中的文化氛围。优秀的企业可以利用企业的精神文明成果来提高自身的生产和效益的提高。
3.发挥电力企业党员主体地位,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的不断深化改革,面对新技术的应用,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承受这巨大的压力,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普通员工还是党员干部都有一定的挑战。
3.1加快制订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
电力企业与其它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资金密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点,因此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历史背景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规划。同样也应因此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文化战略。适应新时代下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新管理理念和员工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创造出一批集高尚品德和创新精神,文明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员工规范自身行为的有效方式,也是激励职工工作积极向上和企业发展的内在源泉。
3.2健全教育培养机制, 提高党员主体意识
党员素质的有效提高和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作为推进政治建设的主要基础,应该让党员充分行驶自己的权利。主要抓好党对党员的教育工作,对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进行教育,另外,需要不断提高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党员有发挥主体地位的积极能动性。有效的整合电力系统所有党员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培训,做好集中学习的时间规划表,让党员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加有效的增强自身履行义务的能力。
3.3健全责任落实机制, 进一步激发精神文明建设活力
应该落实党员的主要责任,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和党员的实际情况,搭建有效的服务平台,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明确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为每位党员承担的义务进行划分,并且明确具体任务的具体标准,引导党员干部勇于承担责任,尽其所能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
3.4健全激励关怀机制, 激发党员内在动力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是需要员工的参与,是员工了解企业文化和认同企业文化的过程,充分调动电力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宣传需要电力公司领导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让广大员工充分投身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当中,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对党员的关怀上应涉及其家庭和子女的生活上,提供医疗和就业等,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怀与温暖自然能够激发党员积极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为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结束语: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出是为了增强党的自身建设以及适应新时期党员队伍结构的改变和党员新的价值取向而提出来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可以深入的贯彻和落实当今以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党建管理新理念.坚持党员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和有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沈培骐.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推进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 2009(24):155-155.
[2] 袁叶.新时期党员主体地位在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J].电源技术应用, 2013(06):131-132.
[3] 黄玲丽.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及建设路径[J]. 中州学刊,2010, 2010(1):27-29.
[4] 郭群英.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及其实现途径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14.
论文作者:刘一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党员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地位论文; 主体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