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南京市第二医院二院骨科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和成年人骨肉瘤临床特点及康复护理干预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儿童和成人骨肉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以及康复护理对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结果:儿童组截肢率和肺转移率均低于成人组,儿童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成人组。结论:儿童和成人骨肉瘤临床特点存在差异,儿童康复护理预后影响优于成人骨肉瘤患。
【关键词】骨肉瘤;临床特点;康复护理;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73-02
骨肉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该病好发年龄一般呈双峰型,10~16岁和60~70岁为骨肉瘤发病高峰期。该病恶性程度高,发病早期即可发生病灶转移,致残和致死率极高。典型骨肉瘤的好发部位是膝关节,主要临床症状有疼痛,伴有局部皮温升高、肿块、以及活动障碍等[1]。国际上多数研究将40岁以上的骨肉瘤患者定义为成人骨肉瘤,成人骨肉瘤与儿童骨肉瘤相比具有自身特点,表现多为继发性骨肉瘤,且中轴骨骨肉瘤发病率较高。成人骨肉瘤患者骨髓和肝肾代偿功能下降,往往对高强度化疗缺乏耐受性,患者预后较差。目前骨肉瘤的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保肢、截肢手术)以及联合化疗进行治疗[2]。成人骨肉瘤患者化疗耐受差,预后不良。儿童骨肉瘤患者年龄小,化疗和手术给患者造成严重生理和心理创伤,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为帮助患者更好进行术后康复,对儿童和成人骨肉瘤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骨肉瘤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其中儿童组为37例、成人组为3例,其中儿童组:男17例,女20例,年龄8~14岁,平均(9.85±3.53)岁;成人组:男 1例,女2例,年龄40~75岁,平均 (55.52±7.02)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骨肉瘤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成人和儿童患者研究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对儿童组和成人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转移复发率进行回访。
1.2.2对儿童和成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儿童和成人研究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成立康复护理小组,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对患肢推拿按摩以缓解疼痛。(2)护理人员认真解答患者和家属对于疾病或治疗的疑问,疏导患者因手术治疗产生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加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术后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加强对关节的锻炼,预防和减少关节内软组织黏连和废用性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性功能恢复锻炼一个月后后,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旋转活动,通过增加患肢伸曲程度,增加患者肌肉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护理半年后对各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肢功能恢复越好。评分主要包括疼痛、活动度、整体功能、肌力以及心理接受程度等方面。优良率=(优秀+良好) /总例数×100%。
2.结果
2.1 儿童组和成人组临床特点比较
儿童组截肢为5例,截肢率为13.51%;成人组截肢为1例,截肢率为33.33%;儿童组的截肢率低于成人组。儿童组肺转移为8例,转移率为21.62%;成人组肺转移为2例,转移率为66.67%;成人组肺转移发生率高于儿童组。儿童组复发为25例,复发率为67.57%;成人组复发为3例,复发率为100%;成人组复发发生率高于儿童组。
2.2 各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状况比较
儿童组优秀数为32,良好数为3,一般数为1例,差数为1例;成人组优秀数为1,良好数为1,一般数为1例,差数为0例;儿童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94.59%)高于成人组(66.67%)。
3.讨论
骨肉瘤是一种恶性度极高的骨原发性肿瘤,致残和致死率高。好发人群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成人多为继发性骨肉瘤[3]。成人与儿童患者相比,主要特点有(1)病变范围广,成人骨肉瘤病变范围往往不限于长骨干骺端或于骨干,与长骨骨干红骨髓多,供血充足,有利于肿细胞扩散有关。(2)病理性骨折率低:成年患者症状轻、病程长且进展缓慢。(3)中轴骨骨肉瘤发生率较高。(4)多为继发性骨肉瘤。(5)成人骨肉瘤患者骨髓和肝肾代偿能力下降, 对高强度化疗不耐受,预后较差[4]。儿童患者病理性骨折率高,儿童患者多进行截肢手术,导致患者在治疗和手术期间心理压力极大。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确保患者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进行患肢功能恢复锻炼,有效减少患肢关节肿胀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改良患者预后结果[5]。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组病理性骨折率(70.27%)高于成人组(33.33%),儿童组截肢率(24.32%)和肺转移率21.62%)均低于成人组截肢率(33.33%)和肺转移率(66.67%),儿童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94.59%)高于成人组(66.67%)。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儿童康复护理预后影响优于成人骨肉瘤患。
综上所述,儿童和成人骨肉瘤虽临床特点不同,康复护理干预均可改善儿童和成人骨肉瘤患者预后,儿童骨肉瘤预后比成人骨肉瘤更有效。
【参考文献】
[1]王文剑,于秀淳.骨肉瘤预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8,39(01):45-53.
[2]陈健,孙伟,华莹奇,蔡郑东.常见骨原发肿瘤研究新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7(01):41-45.
[3]刘政选,王晓旭,符勇,方松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骨肉瘤[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6,37(06):388-392.
[4]王倩荣,吴晋,刘文超,王臻,张红梅.老年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6(02):92-95.
[5]丁芸,赵阳,和晖,弥金霞,赵兴凯.康复护理干预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01):11-13+17.
论文作者:杨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患者论文; 成人论文; 儿童论文; 骨肉瘤论文; 功能论文; 数为论文; 高于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