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肖丹丹 林红 宋丽君 范晓宇 董楠 姜大勇 李旭东

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 要】时下,重症哮喘发病率与日俱增,其病因也日趋复杂多样,病情分析与治疗难度日益加剧。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医学手段对重症哮喘的病因及针对性治疗势在必行。本文意在,以时下常见的重症哮喘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比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提出系统化的治疗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重症哮喘;临床治疗;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在推动了我国生产力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导致大气污染而引发的重症哮喘现象日益加剧,但相关的治疗手段存在诸多的不足,且效果强差人意。因此,本研究根据部分地区的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数据分析调查研究,具体如下所示。

一、实验病例选取和实验措施

(一)病例选取

该实验随机选取某院近期接收的100名重症哮喘病人,将100名病人进行分类,根据实验需求平均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共50人中男性患者34名,女性患者16名,患者年龄由30至77岁不等,患病时间5个月至14年随机选取。观察组共50人中男性患者35人,女性患者15人,患者年龄由32岁至76岁不等,患病时间4个月至13年随机选取。上述两组患者中年龄分布相对均匀,性别分布相对持平,为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所选取的患者患病时间差距较小,且患病程度基本相同。上述100名病例的临床发病表现相同。

(二)实验措施

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呼吸、血压、24h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包括经鼻导管吸入氧气,氧气流量1~5L/min,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伴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治疗,对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国药准字H20060654)80mg,静(脉滴)注,每隔12h进行注射1次,持续治疗1~3d。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并且逐渐改为口服,直到发病前维持治疗剂量。氨茶碱(国药准字H33021655)0.3g,1次/d,静注。同时使用1mL沙丁胺醇水溶液(国药准字H12020418),并加入到2mL异丙托品水溶液中(国药准字J20070025),雾化吸入,2~3次/d。同时加入机械通气治疗。另一种治疗方法是硫酸镁(25%,国药准字H51021263)10~20mL联合多巴胺(国药准字H32023366)10mg共同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静注,同时将0.8g西米替丁(国药准字H50020667)加入到25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都是3d为1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效果评判标准:在采取统一治疗手段后的12小时内,哮喘病人的身体机能明显好转,发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呼吸、心跳等机体标准呈日趋正常状态,则视为治疗效果显著;在采取统一的治疗手段后的12至72小时内,哮喘病人的身体机能保持平稳,发病情况得到轻微控制或缓解,呼吸、心跳等机体标准呈相对正常状态,则视为治疗效果明显;在采取统一的治疗手段72小时后,哮喘病人的身体机能并未好转或有所减弱,发病情况未得到任何控制或缓解,呼吸、心跳等机体标准并未恢复正常,甚至发生了身体机能进一步减退与衰弱,则视为治疗手段无效。

(四)患者数据分析与统计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实验结果分析

(一)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例疗效对比

在对观察组的50名病例进行统一的临床治疗数据分析,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50名病例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的有18人,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有31人,临床治疗手段无效的仅有1人;在对对照组的50名病例进行统一的临床治疗数据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对照组50名病例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的有12人,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有22人,临床治疗手段无效的高达16人。两组病例的具体治疗效果数据分析如下所示,见表1

三、讨论

大部分重症哮喘患者有黏膜纤维增生、平滑肌增厚等症状,可以进一步引发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危害心脏和肺的功能。重症哮喘有激素治疗、氧气治疗等治疗方式,但这些治疗方式会明显增加呼吸道阻力,使肺泡充气过度,影响通气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酸中毒。对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实施综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发生肺炎的几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除此之外,硫酸镁静注和肌注对惊厥能起到一定作用,充分激活肾上腺受体,进而充分扩张支气管,降低钙离子浓度,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达到抑制哮喘发作的作用。多巴胺为一种神经传导物质,能显著增加排出血液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能收缩附近血管,增高动脉压。西咪替丁能够明显提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诱升的抑制因子,对夜间出现重症哮喘的患者疗效更显著。

在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3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72h后血气分析和呼出气体峰流速均有明显的好转,观察组治疗后pH为(7.46±0.09)、PaO2为(81.17±9.45)mmHg、aCO2为(44.72±6.37)mmHg、PEF为(5.27±0.90)L/s;对照组治疗后pH值为(7.35±0.07)、PaO2为(74.32±6.18)mmHg、PaCO2为(52.53±6.04)mmHg、PEF为(4.15±0.57)L/s;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谢忠学的研究中,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4%,实验结果表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相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重症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有重大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景伟.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s1).

[2]王友琼.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4):43-43.

[3]李文洲.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

论文作者:肖丹丹 林红 宋丽君 范晓宇 董楠 姜大勇 李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肖丹丹 林红 宋丽君 范晓宇 董楠 姜大勇 李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