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论文_刘江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论文_刘江

刘江

湖南七彩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舒适程度,对于园林景观的建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将园林景观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建设相结合,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并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周边生态环境的质量,尽最大能力减少人们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等。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对园林景观的设计、作用以及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等进行阐述,更好的促进园林景观的持续发展。

关键字:生态;环境建设;园林景观;结合;探讨

在传统园林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的建设使之成为美感与生态环境和谐并存的一种园林景观建设的生态设计方式。众所周知,生态的建设主要是对自然生态进行维护和协调,是一种人为的生态环境的设计方式。主要是以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为前提,合理的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将人们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结合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当中,更好的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加强了环境的质量,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使得人们能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促进园林景观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多年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导致很多的自然环境用地转变成了工业的场所。随着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眼光逐渐的开阔,因此逐渐开始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建设生态环境,更高的设计园林景观,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成本很大,工作起来很困难并且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第一:近几年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非常的紊乱,很脆弱。森林的生态系统以及湿地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退化现象逐渐加强。

第二:乱砍乱伐的现象严重,生态系统被大幅度的破坏,在植物中有4000多种高等植物受到威胁,有1000多种高等植物正频临灭绝的边缘。由于生态系统的脆弱导致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的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

第三:生态产品的产量逐渐的下降,2000年时我国的木材消耗的总量为1.80亿m3左右,而短短的10年多,到2011年竟然消耗量达到了4.99亿m3左右,数量迅猛的增长,进口的木材以及各种生态产品达到了2.24亿m3,消耗量十分的巨大。

2.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的设计原则

2.1高效性的原则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人们对环境造成了长期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十分不合理,导致自然资源逐渐的短缺。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我们必须要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提倡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高效率的开展工作,尽最大能力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减少自然资源、土地、生物、水等资源的消耗,将废弃的土地资源进行二次利用,研发植被、土壤等原材料的新功能,持续发展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节约人力、财力、物力等。

2.2生态化的原则

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园林景观建设相结合,这项规划设计要加强景观植物的生态特点,例如进行气候的调节作用、防风固沙的作用、净化空气的作用、减低噪音污染的作用以及改良土地等作用。园林景观的生态建设主要目的是美化城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提高 生态的效益。两者进行相结合的时候要对不同的植物的功能以及生长特点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准确的了解其差异性,保证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生态化。

2.3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林景观的设计值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之下,我们要相应国家的政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开展,进行土地的尊重,维护土地的完整性,保护生态环境、尽最大能力减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时要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的特点以及各类的设施,建设更好的园林景观,对原有土地的地貌、植被以及水资源都要进行保护,保证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恢复自然环境的原始风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的设计要求

园林景观的建设只要的目的是给人们营造了一处休闲、舒适、交流、放松的场地,让人们在当中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充分感受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气息。因此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建设相结合,从人性化方向进行设计,增加绿化的环境,尽最大能力将园林景观建设成人们可以尽情的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关与雨露的滋润,使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充分利用各处地势的特点,合理的科学化的进行园林景观的建造,搭配好各种植物。首先要对当地的地貌、土壤特点、地势、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充分的考察了解,尽最大能力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节约了建造所用的成本,通过自然资源的建造使人们对大自然的感受更加的真实、舒适。

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园林景观相结合,采用立体的角度进行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会涉及到围墙的设计、照明路灯的设计、亭台楼阁人们休息场所的设计、假山、湖水、花草树木的各种各样的设计,因此可以看出园林景观的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设计,在建造的过程中要根于各项生物的她点,采用立体的设计理念进行合理的建造,使得园林景观变得立体化。

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大多数都是假山、绿化、草坪、亭台等,千篇一律。人们对于这样的园林景观目前已将产生了视觉疲劳的感觉,现在的园林景观已将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加入新的元素,采用创新的设计技术。加强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增加开阔的视野,积极的相互交流,借鉴国外好的想法,多元化的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

4.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的作用

4.1使得生态系统保证了其完整性

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以及环境的保护当中最重要的一项要求就是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进行景观建造时,要保持自然的状态,使其保持稳定性,拥有自动保护的能力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等。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园林景观的建设相结合,遵循自然的规律,保证生态系统能够良性的可持续循环发展,是自然资源可以再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尽量减少人为的设计,多采用现有的景观元素,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2节约了资源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减少能源与资源的耗损,是一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建设工作。在设计中尽量采用风、光、水等自然的资源,多绿化草地,种植树木等,少引进一些消耗资源的景观物品,尽最大能力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设的成本。

4.3优质化的自然人文景观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相结合主要是建议在原有的生态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建造,合理科学的理由当地的自然高差、地貌、地势以及土壤的特点等,将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相结合,做到物尽其用。

5.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的建设分析

首先园林景观的建设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界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合理的生物链和营养级,大自然有自我的修护能力,其生命是延续不断的,丰富的资源与复杂的结构特性是人们所不能掌握的,因此在设计时要合理的利用。

其次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充分彰显地域的特点,保护当地的环境特色以及原有的文化特点,进行资源环境循环利用的设计,达到节约的目的。

最后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时要合理的安排各个环境的空间关系,例如空间的相关、大小、划分区域以及容量等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的敏感区域等,保护当地现有的生物,增大他们生存的稳定性等。

总结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建设相结合,必须要达到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的,合理科学化、创新性的利用和改造,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园林景观设计更好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志勇.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J].现代园艺,2017,(22):160-161.

[2]董嘉欣.音乐与园林审美意境研究[D].扬州大学,2016.

[3]李小林.林业生态景观在雅安市上里古镇震后重建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刘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论文_刘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