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蝉变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型论文,专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通过专利产业化创造资本价值是技术创新的目的所在。在我国,每年大约取得3万多项科研成果,专利授权量每年按照30%左右的比率增长[1],2009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合计大约58万之多[2]。但是,实现转化的只占15%,而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仅占5%[3]。科技成果与专利产业化是我国始终未能逾越的瓶颈。
所谓专利产业化是以满足末端消费者需求为最终目的,借助专利资产经营、服务而协作、创造、分享价值的经营过程。无论是专利的无形资产性商品的服务形式,还是专利的物质性商品的营销形式,所依据的首先不是其价值,而是使用价值。但是,目前对专利价值的评估方法[4-6]以及市场技术交易的研究很多,而从专利的使用价值角度进行专利产业化问题的研究却不多见。这虽然不能说是专利产业化难的根本原因,但至少可以说是一种重要原因。探究专利使用价值商品化的过程性与可能性的判断方式,也许是化解技术转化难的一种有效途径。
专利使用价值的商品化,不仅取决于其技术内涵,还取决于市场需求与相关生产要素,涉及专利技术与相关生产要素的关联形态、整合方法及其使用价值的形态演变过程。这些内容都可以概括在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研究命题之内。本文尝试从专利产业化可能性辨识的角度,对其要素关联的基本环节、环节要素的关联性以及判断模式进行讨论。这不仅具有促进专利转化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完善专利产业化理论的学术价值。
一、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基本问题
专利产业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专利可产业化的辨识对象就显得尤为复杂,难以把握。探索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思路框架与方法,关键要明晰专利可产业化的基本问题。
(一)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基本原则
此文的专利可产业化一词,是指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可能性。专利可产业化的辨识,不是指专利产业化的实施过程,更不是指专利的产业化结果,而是指对其可能性的判断,其意图仅仅是为专利产业化提供实施可能性的判断和实施思路的斟酌,为专利产业化提供创意性的支撑。显然,专利可产业化的辨识基本属于评估的范畴,要遵循评估的基本原则。依据评估原理[7],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基本原则是:
1.价值导向原则。专利是市场环境中价值实现的工具。无论是专利的商用化还是专利的物资性产品实施,都是市场价值的追求过程。为其服务的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首要任务就是挖掘最新颖、有前景的价值点并进行体现价值的商品概念创意,进而思索价值实现的思路。如果缺乏价值挖掘与产品概念创意,将失却辨识的意义。
2.辨识体系的整体性原则。专利可产业化辨识,除了价值导向之外,涉及专利的所有者、运用者、竞争者等多主体,还涉及社会基础、市场环境、商用化背景、实施的条件以及判断者的水平等多条件,更涉及专利的类型、专利技术发展与竞争的态势等多因素。需要合理把握各类主体地位、各类条件关联、各类因素的制约关系,形成辨识的体系整体。
3.主客观结合原则。对专利产业化可能性判断的行为,不是其实施产业化的客观过程,而是属于社会主体的主观判定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同时,这种主观性的判断,不能脱离专利产业化实践的过程分析以及类似实践经验的借鉴,自然带有极强的客观性特征。进行专利可产业化的判识必须注意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4.多样化与相对性原则。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对象既不是专利本身,也不是产业化,而是对专利产业化系统运动的复杂过程的判断。这一辨识只能是一定社会基础、市场环境、实施主体的条件、判断者的水平等制约因素限定下的判断过程,相对于不同的社会条件、市场环境、实施主体与判断者等制约因素,将有不同的判断结论,形成专利可产业化判断结果的多样化;反之,任何可能性的判识都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和不变的;所谓最终合理、可行的可能性判识,只能是一定条件下相对比较后的选择,具有相对性特征。
5.可信性与合理化原则。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直接目的是为专利技术的商用化提供可行性支撑,包括为实施产业化的企业提供决断依据和实施的参考方案,为专利的市场商用化的价值评估提供参数、为知识资本的管理提供核算依据。多样化与相对性是专利可产业化这一对象多因素制约的必然结果,但是,其判识的目的却要求判识结果的可选择性与可信性,不然将失却专利可产业化判识的存在意义。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在于辨识的方法,包括辨识条件限定的明确,辨识对象结构与程序的合理,创意增值方法的有效性等。对此,虽不能随意地说是方法科学,但是至少应当做到合理、有效。
(二)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体系
依据专利产业化辨识的原则和评估理论[8],可以得到专利可产业化辨识活动的因素体系结构如图1。从图1中可知,专利可产业化的辨识体系具有许多特点。
图1 专利可产业化辨识体系示意图
1.辨识体系的运动方向:价值导向是辨识体系生成的动因,而价值挖掘与可能性判断是辨识体系的引导方向与运作的结果。
2.辨识体系具有体系结构:由主体关联体系与外在环境条件相互制约形成。所有辨识体系都具有环境条件的因素,所有主体关联体系都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与条件的制约下,没有脱离环境的价值,也没有不讲环境条件的辨识活动。
3.辨识体系的内在结构:由辨识主体与辨识客体的相互关联所构成。严格界定辨识主体与辨识客体是确保辨识合理性的基础。
4.辨识体系的辨识主体:是指承担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社会主体。有可能是职业的中介机构,也有可能是非职业发明人,还有可能就是专利的所有者甚至是专利的实施者。
5.辨识体系的辨识客体:是指专利可产业化的辨识对象。从字面上分析,一般易于产生专利可产业化自身当然就是辨识对象的误解。其实,考虑这类辨识的多样性与相对性原则,必须确定专利可产业化的实施者的能力与条件。因此,辨识客体是由各类型的实施者也可称为价值主体与专利的价值客体的关联组合而成。
6.辨识体系的价值客体:是指辨识者辨识与价值主体追求的价值对象。不仅仅是专利产业化本身,而是由专利实施与市场需求相互关联而成。价值可能性辨识过程与辨识结果,都是基于一定市场需求分析的专利产业化思路。专利的价值是产业化辨识的依据,而市场需求则是辨识的条件,依据与条件都不可缺少。由此可以看出,辨识客体是具有二重复合结构的复杂体系。
(三)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类型
图1所示的专利可产业化辨识体系是形式化、理想化又具有多样性的分析参考模型,较为复杂,难于运作。但是,如果依据其中的构成因素,是可以对其进行分类的,运用分类办法则可以简化问题。最常遇到的具有分类价值的因素如主体关系、专利技术领域、市场环境、实施的条件等。本文从分类角度做必要的类型选择,以便辨识问题的简化。
1.按主体关系分类:如果辨识主体与价值主体为同一主体,则属于企业自身的辨识活动;如果不为同一主体,但具有确定的价值主体需求的,则是中介机构的个性化服务活动;如果针对所有潜在价值需求者的辨识,则属于中介机构的技术经营性辨识。本文重点研究后者。
2.按专利技术领域分类:专利按照技术领域区分为八大部类,大致对应着不同的产业领域,各有其产业化的特征与不同的市场环境。如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着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产业化的评估与商用化经营,康佳集团[10]在通讯领域对信息技术产业化方案做出了示范等。作为一种探索,本文将以制造业领域的专利可产业化为例进行讨论。
3.按市场环境分类:可区分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不同文化区域的市场、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以及细分市场等多种角度进行区分。本文侧重从国内一般市场进行讨论,不讨论国内市场的差异化因素,因而简化了此类的分类问题。
4.按实施者需求与条件分类:显然,世界五百强、大型国有企业、华为等大型民营企业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等,对专利技术需求与转化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方式与结果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型技术交易会成功率很低,我国企业对大多数推出交易技术被认定不成熟。但是联合利华却表示,有机化工类的成果应该都是我们下属子公司可以完成的,你们的大院大所应当承担更前沿的科研任务。本文则重点研究与中介机构的技术经营性辨识相适应,采用国家普遍的技术承接能力进行讨论,忽略各类企业需求与能力的差异性。
由此,本文的讨论重点对象是: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相对于国家普遍市场需求和一般技术转移能力,就制造业的专利可产业化问题进行辨识的思路分析。
二、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研究角度
现有的专利评价方法如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实物期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都是集中于专利经济价值的评估,不能适用于专利可产业化的辨识。对专利潜在的“使用价值”商品化的可实现程度进行评估,关键在于把握辨识的客观依据与研究视角。这就是辨识客体特征性与运用的讨论。
(一)专利产业化辨识对象的特征
在本文讨论范围中,辨识客体是在我国一般市场条件与企业能力下的专利产业化问题。特征分析的重点应归结为专利产业化的特征。
对于专利产业化,学术界并没有给出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唐宝莲(2003)等认为,专利产业化是指专利经过进一步开发、流通、转移、扩散、渗透等有序步骤,或形成一种首创性的新产品,或完成对现有产品某项重要性能的改进,或使首创性或改进型的发明方法得以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增加生产能力,创造新的效益,形成规模经济的过程[9]。其中,包括了专利信贷抵押、折价入股、交易流通等非物质性的商用化过程与物质性商品的研发经营过程等。这两类过程的价值基础最终都取决于专利的物质性商品过程的市场前景。
事实上,还可以在阐明产业和产业化这两个经济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专利产业化的内涵。产业是指组合资源满足末端消费者为最终目的、按特定机制协作、创造、分享价值的营业体的组合体系。简单地说,产业就是组合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组织体系。所谓产业化是一个过程,一个结合众多商品、服务、企业与营运模式满足末端需求的过程。因此,专利产业化是以专利为资源组合生产要素满足末端消费者需求为最终目的、为开展专利经营、服务而创造、分享价值的营业体的运营过程。如果考虑专利创造价值的依据在于其潜在的使用价值,则可将专利产业化概括地表述为:借助专利技术潜在使用价值的商品化对消费者提供功能服务而创造价值的过程。其中最为基础的类型是专利潜在使用价值融入物质性商品的价值创造过程。显然,专利产业化是技术转移的重要内涵与有效形式,其实质是一个知识转移且有限开放的增值过程。
专利产业化简约概念明确了几个要点:一是创造价值是专利产业化的出发点或内在动力;二是消费者需求是专利产业化的市场拉动力;三是功能服务是价值创造的前提;四是创造的商品是服务功能的载体;五是商品的生成是价值创造的关键;六是使用价值的实用化是商品生成的核心;七是创新创意是使用价值从潜在性向实用化转变的基本方式;八是技术演变与价值创造的完整过程。
从上述要点可以归纳专利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1.专利产业化的系统性、整体性。综合考虑专利产业化的要点可以描述其整体性的形式结构。这是个包含多主体、多要素、多形式的复杂体系,是存在于市场环境中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不同主体协作配合,如专利主体(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研发部门)、经营主体(生产企业)、投资主体(风险投资等)以及中介服务体系构成的有机整体。还涉及创新的多种要素集聚整合,如科技资源、风险投资、实验研发与工程工艺、技术与市场信息等形成的信息系统。
2.专利产业化的过程性。专利产业化的简易概念已经表述了其过程性。这是包括从专利技术到产品工艺的技术流、从潜在使用价值到现实价值的价值流、从无形资产到有形资产转化的形体流、从相关创新要素逐步集聚到整合的资源流等相交错而显现的复杂流变过程。分析系统过程性的最简便办法是把握其阶段性特征。专利产业化概念表述的基本过程是:挖掘专利技术的潜在使用价值—生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并周而复始。其中,使用价值从潜在性向实用性的商品转变本身,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进一步探究。对专利产业化阶段性的认识,可有许多分析的角度。由此,对同一过程的阶段性的划分存在着形式上的差别,或者说具有阶段性划分的多种可能性。自然,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专利类型,其专利产业化的过程环节划分更会大有差别。
3.专利产业化过程是典型的集成创新。专利产业化每个过程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内涵,存在复杂的因素集聚关系,并依赖所集聚因素的整合效应显示出不同于各个因素性质仅为环节总体所独有的新功能。每一个环节都是典型的集成创新过程。当然,专利产业化是一个完整的成果转化系统工程,只有各个环节的创新相互协调,共同发挥最佳效用才有可能顺利实现最终的结果。其中任何一个节点的失误或脱节,都会导致产业化的失败。
4.专利产业化是有限开放的增值过程。专利成果融入物质性产品是一个价值增值过程。在上述专利产业化的各个环节过程中,每一节点都应该是一个增值点,每一个增值点向另一个增值点过渡的同时,也存在着权益关系改变与价值增值的机会,需要精细发觉每一个节点与节点转变中的价值。我国技术转移难的瓶颈问题是技术成熟度与企业承接力相脱节。如果技术市场不仅将专利作为商品,而是将专利产业化的各个环节成果甚至包括产业化生产方案、产品的市场营销分析等都列为商品,则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企业的需求,大大加快技术转移的速度与效率。其关键是需要培育生产销售此类商品的经营者,这就是生产服务业的发育。
(二)专利可产业化辨识角度的选择
在探讨辨识模型之前,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讨论:专利可产业化辨识对象的特征为辨识提供了多种研究角度,因而还存在着对多种辨识角度进行比较与选择的任务。
1.创新性决定超常的辨识方式
通常的评估对象,譬如企业绩效、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选拔、科技奖励等,其评估对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视为确定性的评价问题,其评价结果一般不应取决于评估者的认识能力,评估模型、评估指标、评估方法都可以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地规范化、技术化、信息化,进而工具化,强调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采集性。而专利产业化辨识却具有创新性与增值性两大特征,其评价因素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辨识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者对专利潜在价值的挖掘与价值创新的思路,因而其评估模型、评估指标、评估方法等,都表现出个性化、创意性、艺术性、多样化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其评估指标、评估方法都难以规范化、技术化、信息化、工具化,评估的基本因素难以运用采集数据进行测算获得。专利产业化辨识属于超常的评估类型,解决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创新性,是最大的难点。这也是本文没有用评估一语,而特意采用辨识一词的原因。这对专利可产业化的辨识研究有两点启示:一是辨识的最终方式一定是相关专业人士采用头脑风暴方式的创意过程,他们的创意结果就是辨识结论,不可能运用数学模型计算而得。二是专业人士创意活动也需要辨识的思路框架或者相关思路性指标。专用的思路性指标与专业人士的创意相结合,就是专利可产业化辨识模型与方法的基本形态。这是一种特异化的模式,是与通常的评价建立通用指标体系与数学模型的方式大不相同的。
2.整体性提供综合辨识的思路
整体性是所有评价对象所共有的特征。依据专利可产业化辨识体系整体的因素制约关系,可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这种辨识的好处是辨识过程简单,但是因素繁多,错综复杂。如果是按照通常的评价思路运用这种方法,不得不把繁杂的指标关系统统简化为等权叠加的线性关系,既忽略了辨识的过程,也忽略的非线性关系的影响。如果仅仅采用专业人士头脑风暴法,等于忽略了专业人士思路框架存在的必要性。
3.过程性显示阶段性辨识的可能
依据专利产业化的过程性可知,过程的通过性是专利产业化可能性的一个基本构成因素。设计能反映专利产业化基本过程的辨识框架,应当是构建专利可产业化辨识模型与方法的重要思路。引入这种新的过程判断法,其长处在于:既能充分体现辨识的整体、多因素复杂性,又能运用过程环节的作用而将辨识问题分解简化;即可在各过程环节内近似的采用因素线性叠加分析,又可引入环节间的非线性关系而提升辨识的合理性;即可在环节内运用通常的指标构建的做法,又可针对环节的基本规律分别引入专用理论与工具;即可分析判断整体可通过性的程度,又可发现难点、焦点问题,突出主要矛盾等。这一思路可以在承载创意思路的意图基础上简化辨识的问题。
运用过程性辨识法的难点在于合理地区分专利产业化过程环节。在专利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流、价值流、形体流以及资源流等,都可以作为分析的标尺。但是,从专利产业化的价值导向原则与多种流的代表性出发,还应当以专利产业化的增值性为分析的尺度,这正是专利产业化第四个特征的基本作用。
4.增值性给出过程性判断的依据
专利产业化是专利技术潜在的使用价值向现实市场的使用价值的转变过程;是产业集聚与整合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过程,不同环节需要集聚不同要素,诞生出环节对应的整体功能;是价值载体逐步挖掘、培育、显现的阶段形态,其最终结果表现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这为专利产业化过程划分提供客观依据。
归纳上述讨论,本文的专利可产业化辨识分析,采用过程性为主线、增值性为过程环节划分依据、专业人士创意为重点并综合运用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三、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蝉变模型
专利可产业化辨识模型是以专利产业化过程环节关系为基础对相关辨识性因素关联关系的形式化的表达。认识专利产业化的过程环节与因素关系是分析的重点。
(一)专利产业化的过程模型
在专利技术潜在使用价值的挖掘——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生成——提供服务创造价值的专利产业化基本过程中,使用价值从潜在性向实用性的商品转变本身,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如果总结产业研发的基本经验[10]。并参考产品设计程序的理论[11-12],还可将其拆分成潜价值的挖掘、潜价值市场需求的判断、有市场需求的潜价值商用创意、创意的技术原理分析、创意的结构原理分析、创意的样品化的研发、样品的产品化工程工艺研发、产品的商品化研发等环节。为了简便,可将潜价值的挖掘、潜价值市场需求的判断、有市场需求的潜价值商用创意3个环节归一,并依据各环节基本的内容,可将专利产业化的过程环节分别称为:产品创意、产品概念、概念产品、样品产品、批量产品、商用产品等6个基本环节。
其中,产品创意是指以专利技术潜在使用价值分析与市场需求价值分析相融合而形成的新型产品理念,其既能承载技术潜价值又能符合市场价值需求,属于潜价值的市场意念形态;产品概念是指对产品创意完成技术原理性分析,解决功能设计、功能结构与相关技术的集成等问题,属于潜价值的产品技术形态;概念产品是指对产品概念进行结构设计,统筹结构构思、形状设计以及系统特性,注重物理结构创造,属于潜价值的产品结构形态;样品产品是指对概念产品进行实物试制,分析材料与器件、组配方式、工具试用和检测手段等,注重功能结构的实现,属于潜价值的雏形产品形态;批量产品是注重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等,解决批量生产能力,属于潜价值的现实化形态;商用产品的内涵很丰富,譬如产品设计、整体产品开发等,但大多已经属于产业化之后的企业行为,与专利可产业化相关的问题是产品的市场分析。当然,后续还有商品的市场营销、产品社会化和国际化阶段,这已经不属于专利可产业化的辨识范围。这虽然是极其简化的过程形式,但已经对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基本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如果分别用符号表示上述环节,i代表环节1-6,则可将专利产业化过程简示于图2。
由各环节的定义可以推知,各环节的任务内容、基础条件等可以归纳如表1。参与创意的相关人员的结构,也在表中列入一个建议方案。
(二)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模型构建
在图2和表1所表述的专利产业化过程中,对其产业化可行性的辨识至少包含两层因素:一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关系;二是的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大量的案例证明,专利产业化过程中任一环节如果不可能实现,则整个过程也就不可能完成。他们之间的通过性关系如同水管阀门对水流的作用,或者如同串联电路的开关与电流之间的关系。这属于非线性关系。对此本研究设定各节点之间采用乘积关系予以表达。如果以分别表示产品创意、产品概念、概念产品、样式产品、批量产品、商用产品阶段的辨识值(i为1-6),并设计各节点的辨识值取值在0到1之间,则有专利可产业化的最终辨识的可通过性程度值为E:
只要相关专家对各进行创意性辨识并给出辨识值,即可测算专利产业化可能性数值E的大小。显然,E的取值越大,专利产业化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越小。
如果任一环节为不可能,既其取值为0,则E既为0。
如果0≤E≤1则可根据实验经验确定判断结果。如:
当最终辨识取值E∈[0,0.2]时,表明专利可产业化的可行性很差,风险很高;
当E∈[0.2,0.4]时,表明专利可产业化的可行性差,存在较大的风险;
当E∈[0.4,0.6]是专利可产业化的机会区时,机遇和风险并存;
当E∈[0.6,0.8]时,专利产业化的可行性较高,风险较小;
当E∈[0.8,1]时,专利产业化的可行性很高,风险很小。
另外,还可以比较专利产业化各环节的大小把握其主要矛盾,并进一步分析的构成因素制约关系,明确制约专利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与内在的问题,从而为分析辨识结果的政策含义,提供思路性支撑。
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每个环节代表了只有借助创新才能实现的技术形态的蜕变或价值形态的升华,其产业化的过程犹如蝉的多形态的蜕变过程,每一蜕变环节都展现出生命的新特质、新形态一样,专利产业化每个过程都展现出使用价值的新形态、新特质。为此,特意将该专利产业化模型,称为蝉变模型。其中的称为蝉变系数。
(三)蝉变系数的专家辨识
从形式上看,蝉变模型还是比较简单的。这也正是本文采用专利产业化过程分析方法所期望的结果。但是,运用蝉变模型的基础是测算各环节的数值,而这却不是简单的事。代表的是专利产业化一定环节的通过性,在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专利产业化整体综合判断的复杂问题,只是问题被缩小一些而已。这是无法运用通常的指标体系设计采集社会公认的数据进行测算所能解决的,而是必须借助专家的创意能力才有可能获得答案的创新性课题。如果再将细化为内在的过程环节,继续运用过程分析法,也是可以简化蝉变系数分析方法的。但是,这又会推出依然复杂的内环节的创新创意问题。如此,不但未有绕过创新创意性问题,又增加了很多层次,是得不偿失的。为此,蝉变系数的测算还是依据专家创新性的谋划能力。为便于专家的谋划,可将专利产业化的环节内因素关系择列出引导性指标。
1.蝉变系数分析的引导指标
通常分析评估指标,既需要注重评估对象内部因素的复杂制约关系以便全面科学,又需要进行代表性、关键性因素的选择,以便合理可行。严格按照评估理论中的价值导向与评估内容关联性的原则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估的基本问题。蝉变系数内的制约因素同样是极为复杂的。但是,蝉变系数的测算是专家创意性辨识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地涉猎其各类因素,也不必拘泥于所谓的指标选择常用原则,而应集中于专家创新创意的辅助性指标。既蝉变系数测算的引导指标,不在于因素的全面性,而在于制约创新的难点、关键点。如果说,蝉变系数测算引导指标的选择有原则,这一原则就在于:引导创新,支撑创意。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有3个基本的假定:(1)假定各节点内部的影响因素,除个别专门指出者外,基本符合线性关系。这些因素只提供专家参考,其相互关联的权重大小已经没有意义;(2)假定各节点内部的影响因素虽具有多层次、多系列、多因素的纵横交错关系,但是从专家创新创意活动的视角分析,这些因素的关系地位都包含在创新创意的思路内,其中仅仅对创新创意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属于关键性因素;(3)其他未尽事项,都包含在专家的创新创意范围内。
结合上述分析和各蝉变系数名称界定内容,专利可产业化辩识蝉变系数的引导指标见表2。其中按环节任务,表列出三类专家的类型与配伍。
蝉变系数的辨识中,产品的商品化设计、整体性产品设计等一般应当属于专利可产业化辨识之外。在排除这些内容之后,其重点是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采用企业常用的机遇与挑战综合分析法,所采用的指标、分值如表3。20项的综合分值归一化后即为蝉变系数的辨识通过性数值。
其中,蝉变系数为:
2.蝉变系数的专家测算
参与辨识的专家对的辨识有两个任务,其一是与的实施思路、基本方案;其二是可行性的辨别。依据对内在的引导指标可行性及其实施思路合理性等予以评分。分值在0-1之间,为0,表示不可行,为1则完全可行。
具体分值建议参照表4。
参与辨识的3位专家辨识赋值的权重不等,按照6∶3∶1的比例测算。如果各位专家对fij的赋值为N,则fij的辨识分值则为:
在依赖专家创新创意能力基础上,综合运用测算式(3)、式(2)、式(1),便可得到专利产业化可能性的辨识值E,并附相应的专利产业化的思路或方案。
3.专利产业化辨识的综合分析
上述的辨识结果,还是零散的辨识意见,还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专利产业化辨识综合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
(1)归纳E、的可行性判断结论,并将E、、的思路方案系统化,形成、、E3个层次的思路方案,并归纳总体思路报告。
(2)依据内在因素进行可行性比较,把握各内的难点;对各内的进行难易程度与方案可行性比较,把握各的自身难点;再进行各的比较分析,把握专利产业化过程的难点。这样,从指标、环节与总体E的3个层次,归纳产业化中的难点问题与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案。
(3)在专利产业化基本可行的前提下,凝炼在市场中进行技术交易的商品形式,并进行技术交易商品的商品化策划。
专利产业化辨识综合分析还应注重组织形式的变化。辨识综合分析的目的是技术经营,需要由技术经营相关的经营者、投资者负责组织与决断。因此,在专家辨识的基础上,应当由风险投资家、技术经营者与参与辨识的专家共同进行。其中辨识的内容1侧重由专家实施,内容2应吸纳风险投资家、技术经营者参加,而内容3则应作重点由风险投资家、技术经营者为主导。
四、对试用蝉变模型的讨论
前一节所讨论的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蝉变模型,仅仅是思路性的框架,总体上是偏理性的分析结果,距离成为辨识的工具或者实用技术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引导指标的取舍、辨识分值的选择标准以及辨识的组织过程等,都有待于通过调查、实践逐步修订、调整。但是,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也为实用化给出试验、完善的参考方案。为完善这一模型,应进一步开展试验性运用并展开讨论。在开展试验性运用中有以下建议。
(一)高级人才是根本
这种专利可产业化辨识,不是群众性、社会化的活动,需要结构合理的高级人才的创新性活动做支撑。组织方式与人才选拔是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根本。首先需要有胆有识、善于经营的决断者和热心技术经营敢于投入的风险投资家组成的领导集团。其次要组建以兼职为主、来源于实践、结构合理的专家队伍,形成富有创新意识的辨识专家库。进一步探索参与辨识的专家专业结构、组织办法。
(二)操作规范是保证
通过对专利产业化经验与教训的对比分析,修订模型的参数与测算参数的基本因素,调整可行性的综合判定标准,在实践中逐步将上述所有的表达式实现表单化、工具化,并增大模式的可拓展性。
(三)程序合理是基础
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组织实施过程本身就需要程序化。辨识的程序合理是辨识与经营决断科学性的重要基础。有关辨识程序,在实验过程中逐步积累完善。
(四)变革商品形态是关键
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目标是借助技术经营加速技术转移。当前我国技术转移难点在于技术转移的商品形态依然停留于技术成果或知识产权的原始形态上,交易方式陈旧。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重要结果形式不仅仅是可行性判断与思路方案,而应当是针对不同企业需要凝炼可进行技术交易的商品形式。如技术的产品创意咨询、技术的产品技术集成服务、技术产品的结构设计服务、技术的产品样式与检测服务、技术的产品生产流程服务、市场分析服务,甚至包括技术的产业化方案服务等。在实验中,依赖技术的商品形式创新,探索技术交易的方式方法、运作模式等,这将为技术服务业的崛起提供支撑。
(五)优化环境是条件
专利可产业化辨识服务以及相应的新形态技术产品交易的发育,实质是生产服务业的主导形态,是打破导致技术与经济脱节的根本障碍的现代利器。为培育此类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从产业政策、新型技术市场环节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标签:专利分析法论文; 专利交易论文; 专利运营论文; 专利管理论文; 服务创新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关联营销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创新原则论文; 专利论文; 创意产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