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的短缺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短缺论文,中国论文,出路论文,粮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粮食短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1.全球粮食产量下降,世界粮食储备减少。
粮食是世界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料,由于自然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产量增长情况很不稳定。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耕作条件正在恶化,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正在迅速减少,造成粮食产量不断下降,短期还难以看到扭转这种局面的前景。
进入90年代,全球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口, 对粮食的需求逐年增加,而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亚洲地区为主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谷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世界粮食储备是为了保障世界粮食供应而建立的,在对粮食需求增加和粮食产量下降的情况下,世界粮食库存迅速减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统计预测数字显示, 1995年(6月)世界谷物期末结转库存量3.12亿吨,比上年减少2200万吨。 预测1996年(6月)将减少到2.65亿吨,将比上年减少15%, 降到198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大米库存量将降到5100万吨,小麦库存量将降到1亿吨,粗粮库存量将降到1.09亿吨。 世界谷物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重1995年为18%,1996年将降到14—15%,低于17%的粮食保障安全线2—3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各方面人士关注。
2.全球粮食需求逐年增加,世界粮食贸易不平衡加剧。
由于世界粮食与人口之间供需不平衡的加剧,粮食出口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少,不可自给自足国家和地区粮食自给率急剧下降。80年代以来,在世界主要的53个国家和地区中,自给率低于60%的10个,自给率在60—79%之间的9个,自给率在80—94%之间的15个,自给率在95 —99%之间的12个,自给率超过100%的只有7个。由于粮食不足,发展中国家进口粮食扶摇直上。FAO预测,1995(7月)/96(6月)年度全世界谷物贸易量为1.99亿吨,比上年度增加700万吨, 其中小麦和面粉的进口量为9500万吨,比上年度多300万吨, 所有小麦和面粉进口增加的部分均出口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小麦进口量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约为3300万吨。1995(7月)/96(6月)年度世界粗粮的进口量将达到 88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00万吨,其中玉米进口量将达6700万吨, 三分之一以上将进入日本和韩国。1995(7月)/96(6 月)年度世界大米的出口量约为1600万吨,其中泰国出口量将达到520万吨, 而中国可能至少将进口200万吨大米。
二、中国:粮食供需紧张,粮价持续上升
1.近年来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状况及其成因。
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095亿斤,1982年与1984年粮食产量连上两个台阶,分别达到7090亿斤和8146亿斤,每上一个台阶各用了4 年和2年时间。 这一时期粮食的大幅度增产主要得益于以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试验。1984年粮食大量丰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卖粮难现象,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挫伤,粮食生产出现徘徊。直到1993年粮食生产才达到9130亿斤,从8000亿斤到9000亿斤用了9年时间。1984年到1995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1.7%,而同期我国人口则增长了17.1%,也就是说粮食的增长还赶不上人口的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84年的393 公斤下降到1995年的375公斤。粮食品种结构上并没有得到优化, 南方地区的主要口粮稻谷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持续下降,而玉米、大豆、薯类等杂粮占粮食生产的比重则呈上升趋势。
我国粮食生产之所以出现上述徘徊局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使粮食的增产受到基础资源约束;(2)超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体制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粮食的进一步增产;(3)在现有经营体制下,粮食单产难以有效提高;(4)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5)比较利益驱动, 种粮积极性下降。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农业发展与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战略性课题,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随着人口的增加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求量则呈现刚性增长,到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达51240万吨, 国内供给50000万吨,缺口1240万吨;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60330万吨,国内供给58000万吨,缺口2330万吨。由此可见, 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粮食供求都将处于一种紧张运行的状态,粮食尤其是稻米的供不应求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2.中国粮食需求趋势。
(1)粮食需求步入加速增长阶段,供需矛盾长期趋紧。
1996—201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处于加速增长阶段。这种加速增长具体体现在:
一是人口急剧增加直接刺激了对粮食的需求。到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将分别达到12.94亿和13.94亿。如果假定今后15年人均粮食的需求量保持在1994年的水平不变,那么到2000年和2010年,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就将分别达到47878万吨和51478万吨。也就是说,“九五”和21世纪的头10 年由于人口增长, 将会造成我国社会对粮食的需求量比1994年分别增加3428万吨和7128万吨。
二是在我国人均收入迈向中等收入水平的过程中,虽然对粮食的直接需求下降,但对粮食的间接需求(即通过粮食转化而成的肉蛋奶鱼等食品)将出现大幅增长的态势。事实上,我国人均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已经停滞,并出现了下降趋势,但同时对粮食的人均间接消费却迅速增加。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过程中,人们对粮食(直接加间接)需求将呈加速增长势头,其增长率将在实现人均中等收入水平时达到最高峰。1996年以后15年间将是我国人均GDP逐渐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时期, 因此这一时期我国城乡居民对粮食的需求总量也将会步入加速增长阶段。假设到2000年我国居民对食品的需求达到1993年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那样的消费水平,那么届时我国对肉禽蛋奶水产品等动物食品的人均需求量,将从1993年的42.38 公斤增加到52.5公斤,增长23.9%。 折成粮食, 人均间接消费粮食就要比1993年增加38公斤,为此全社会间接消费将增加4917万吨。如果扣除由于间接消费上升引起的直接消费下降量1553万吨,2000年由于人口和收入增长可能会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总量达到51240万吨。同样, 到2010年,中国对粮食的需求总量将达到60330万吨。由此可见, 人口和收入的增加对粮食需求的压力在未来长时期内将日趋严重,而我国粮食的生产和净进口的增加又很难赶上需求的加速发展的势头,粮食供求的长期偏紧是必然的。而且这一结论并未考虑可能的恶劣气候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2)人们对粮食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 品质结构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粮食质量的需求也将步入加速增长阶段。这一方面表现在上述间接需求的加速增加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人们对直接消费粮食的质量的提高上。由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用于购买粮食的支出所占比重将愈来愈低(1993年全国城镇平均只占6 .25%),因此居民对高质量粮食的消费偏好不断提高, 宁可多花钱去买质量高的粮食,也不愿为省钱去买质量差的粮食。例如目前国有粮店限价销售的大米每公斤2.80—3.00元(质量差),但购买的人并不多,而集市上粮商的高质大米价格达每公斤4.0—6.0元,生意却不错。
(3)我国南北工业化进程不一, 以稻谷为主的品种结构性矛盾将会是一长期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快于北方,而且这一趋势很难在短期内扭转。工业化进程的南北格局造成的影响体现在:一是造成了南方种粮(主要是稻谷)比较效益相对北方低,南方农民种稻的积极性下降,供给增加困难,二是大量南方农民拥入城市,增加了对稻谷的需求,三是由于南方工业化进度快,对稻田的占用与撂荒的程度也比北方严重,稻谷生产受到的影响较大,愈来愈多的南方省由粮食调出省变成粮食调入省。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开放16年来,粮食价格的几次大的上涨,几乎总是与稻谷价格的上涨直接相关。由于南北工业化进度的差距很难在短期内缩小,因此以稻谷为主的我国粮食品种结构性矛盾将会时常伴随在粮食总量长期趋紧的大势之中。
3、中国粮食价格:近期与未来趋势攀升。
(1 )供需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的长期特征决定了粮价攀升的大势。
由于我国粮食供需总量与结构性矛盾是由于人口增加、收入增加、南北工业化进程等长期因素决定,因此未来粮价的长期攀升是必然的。此外由于稻谷收购价与市场价价差很大,而且稻谷收购价又低于小麦收购价,继续下去,必然影响明年的稻谷供给。也就是说,这一轮以稻谷价上涨开始的粮价上涨并未结束,它只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通过政府提高稻谷收购价或增加补贴保证明年稻谷供给,要么通过市场调节来达到。必须指出的是,后者对明年早稻上市前稻谷市场价格的冲击可能比前者更大。
当然除了上述供求关系以外,供给方面的刚性约束也是短期与长期推动粮价攀升的重要因素。
(2)要素价格提高推动粮食价格不断上升。2010 年以前我国仍处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之中,尤其是工业与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跟进将是这期间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个直接结果,土地、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等要素价格将在较长时间内是比较活跃的,粮食生产机会成本将不断提高。要维护种粮的积极性,维持种粮者收入较快增加,只能将这种机会成本的部分转嫁到粮食的价格上,由此粮价不断提高。
(3)目前实施的均田制的制度成本不断提高, 也会推动粮价长期攀升。中国的农业生产是建立在2亿多农户,每户平均不过六、 七亩地却又分为十几个小块的基础之上。每户能够提供的商品粮十分有限,一般不超过30%,而且食用的部分要占到70%以上,土地被充分福利化了。同时,严格的户籍制度、愈来愈多的离乡不离土的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与均田制一起也造成了农村的收入分配恶化。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制度的代价实际上就是均田上的福利费用,最终将要转化到农产品价格上去。
(4)第二土地边际产量下降将加速粮食非均衡价格的上涨。 由于中国耕地资源属于高度短缺约束类型,而且耕地资源日益减少,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转向主要依靠第二土地。所谓第二土地,就是指以化肥为代表的土地替代型综合现代技术要素投入。据农科部门资料,80年代初期,我国粮食种植所需的全部养份中,化肥所占份额已超过44%,折纯化肥一个单位投入与粮食的单位产出之比为1:10.37,按此计算1993年化肥支撑的产量已超过6000亿斤,相当于当年粮食产量的65.7%。保守的估计,目前我国第二土地的粮食产出量占总产量比重至少为55%。此外,1988年世界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为98.7公斤,我国为198.1公斤, 为平均数的2倍。而1990年我国每公顷化肥施用量增加到228.3 公斤, 1992年又上升到265.0公斤,1985—1992年间, 我国单位化肥施用量增长了41%,而全世界只增长6.95%。可见,我国粮食产出对第二土地的依赖程度不仅在增高,而且有加速的趋势。单位化肥施用量增长率大大高于单产增长率,说明第二土地投入的边际产出大大减少,而边际成本却大大上升。而这种成本也只能反映到粮食的价格中。
由此可见,人口过多、人均收入快速增长以及超小规模的均田制决定了我国粮食特有的非均衡性的价格趋势性攀升大势。并且随着第二土地产出的边际效益下降,以及以稻谷为特征的结构性矛盾的上升,粮价的这种攀升之势有加速的迹象。1996年粮价走势会是这样,中国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粮价走势也会是这样。
三、出路
目前我国粮食面临着严重的紧缺问题,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粮食价格持续上扬,并刺激了通货膨胀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要根本性地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必须推进我国粮食生产体制由计划管理向市场调节转化的进程。
1.1996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尤其是稻谷收购价格,调整收购价格结构,进一步提高粮食的市场价格,刺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这是政府当前调整粮食政策的当务之急。国内粮食供求紧张的状况使我国由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供应主要还是要靠国内解决。1995年我国进口大米超过150万吨, 使国际市场上大米的价格由255美元/吨上升到320美元/吨,价格上长25.5%,即使如此,全球稻米的增产量尚不足以弥补国内的减产数。同时由于美国受灾,粮食减产,供应量下降,欧共体决定对每吨粮食的出口收25美元的出口税,这样将使我国进口粮食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大米的进口折人民币将达到3000—3200元/吨,大幅度地高于国内目前2500 —2600元/吨的价格水平。如广东省主要依靠进口平衡本地供需, 随着国际米价的上升,广东地区米价上升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目前政府的粮食收购价普遍低于市场的收购价。以1994年为例,每公斤差价为0.20—1.00元之间,这意味着农民出售公粮将使其利益受到直接的、无可弥补的损失,这必然强化农民的惜售心理。在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的压力下,粮食的行政性收购无疑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降低了农民扩大投资的可能,从而极大地抑制了粮食产量的增长。同时收购价格低于市价的幅度过大,国家也收购不到质量好的粮食,不利于国家通过粮食储备调节市场价格。
因此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改善粮食收购价格结构,促使粮食市场价上扬;在时机成熟时采取定量收购、放开价格、调整储备粮的政策,这将极大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1 )促使农村更多精壮劳动力返回土地耕作。(2)提高农民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种粮的动力。(3)减少土地撂荒、提高复种指数等。这将从多方面地保证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
2.保护耕地面积,提高复耕率,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
由于非农用土地急剧增加,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十分迅速。1978年以来,我国每年耕地面积净减少44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也由1.6亩下降到1.2亩。而且,由于所减少的耕地大部分是生产能力高的良田, 这就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此保护耕地面积迫在眉睫。据统计我国目前还有12亿亩宜农荒地。通过有计划的开垦和复垦,将能够基本弥补今后30年的非农占地需要,从而保证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基本稳定。
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
与过去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覆盖等重大技术成就相比,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在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没有重大突破。据测算,“七五”期间我国农业增产诸因素中,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份额有所下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员流失严重。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0.1%, 而发展中国家平均达到0.26%的水平,1994年全国有44%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缩减甚至取消;我国每200个农户才有1名农技推广人员,而日本每10个农户就有1名农技服务人员, 建国以来我国共培养农业大中专毕业生172万人,目前只有一半留在农业战线。 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一支过硬的农业科技队伍,保证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需要,这对于增加我国的粮食供给,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4.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我国的农业生产,是建立在每个农户平均六、七亩地,又分为十几小块的基础上。这种土地状况只适合人力或畜力耕种,而不适合机械化耕种;由于每户耕地的面积有限、获取信息的成本又较高,农户对采用新的优良品种也就缺乏足够的动力;并且因为获利不均和免费乘车问题,农户对集体积累抱有抵触心理,从而导致集体积累的逐渐萎缩。如水利建设和文化教育设施等。在这种耕作方式下,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极其有限。因此积极推进我国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保证粮食稳定增产、乃至我国农业出路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