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质量是其灵魂,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各个单位必须要重视质量监督工作,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妥善的对策。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
建筑工程质量和整个工程的成败是息息相关的,其质量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本文就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建设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也逐渐规范化,在管理体制上逐步实现了在政府监督的基础上企业自我调控、第三方进行认证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建立了省、市、县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其次在制度建设上,明确了工程建设参与方的责任,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最后在管理方式上进行了变革,改变了以前依靠政府发布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的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了对工程进行公开招投标、严格管理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的进度。
二、建筑工程质量出现的问题分析
1、政府对建筑工程的监管存在监管力度不够或者监管越权等问题。表现为:法律意识淡薄,执法不严,管理不到位。有的建筑工程没有按照程序走就开始投入建设,有的对建设单位的资质审查不细致,还有的建筑单位把工程进行一级级的转包,更有一些工程在施工设计图纸没有获得审批的情况下就开始施工,追求快速,这样就导致工程的质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2、施工队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没有足够的施工经验,为了经济利益不惜包揽一些自己不能完成的项目或者随意进行转包。
3、对工程的验收没有及时把关,没有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工程施工单位有意避开有资质的竣工验收单位的验收,往往采用自检的方式进行,使监督机制不能发挥其有效的监督作用,由于施工单位和开发商在验收过程中始终占据主动性,这样对工程的验收根本不能起到严格把关的作用。
4、施工企业对管理问题落实不到位,缺少专业的建筑工程人员,即使有专业人员也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在对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没有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
5、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选择那些低价的建筑材料以降低成本,同时建筑市场行业的管理也比较混乱,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三、我国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的不尽人意的问题,严重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
2、注重施工的工期而忽略了施工的质量。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项目较多,施工单位只是重视施工的进度,不考虑施工的质量问题;不管施工的工程情况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一味追求高速度。
3、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建筑市场发展不规范。造成建筑市场发展混乱的根本原因是对市场没有进行法律法规的约束,管理部门没有一定的法律法规相遵循,容易钻政策的漏洞,出现一些徇私舞弊的现象。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中也没有遵守相应的制度,一些施工企业采取一些不光明的措施中标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增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
1、提高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到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提高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其执法能力是决定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使得建筑行业经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这些跟我们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质量意识淡漠有很大的关系。必须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使自己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出现工程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同时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完善的制度考核,切实提高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2、对建筑单位的相关资质进行严格把关
建筑单位使用的建筑材料一定要保证质量。参与建筑工程的所有单位的资质都要由各级行政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对建材市场也要进一步规范,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同时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一定要严格审查,确保工程质量。企业要完善人员选拔制度,尽可能选择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从而严格把好人员入职这一关。
3、完善现有的工程管理法律法规
就现阶段来看,工程管理产业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导致施工人员无法按照既定的规范来开展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出现缩短工期、偷工减料的问题。对于施工时出现的员工偷懒、不负责的问题,管理人员必须要正视,要弥补漏洞,规范工人的施工工作,保证各项管理体制可以得到顺利的开展和运行,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质量。此外,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从法律角度进行规范以提高施工质量。
4、推进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开展
监理制度对于建筑工程的开展具有显著的监督效果,监理制度能够帮助管理人员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评价工程质量,为此需要进一步推行监理制度,做好配套措施的建设工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款来进行完善。对于监理人员而言要做到高度重视、认真严谨,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的考评,将其记录在案,对监理人员的资质要定期来评定,杜绝滥用职权问题的出现。
5、严格审查相关单位资质
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参与建设的各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并不断规范建筑市场准入制度。资质差的建筑施工及设计单位不予立项,并不予发放建筑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同时推进质量认证制度的实行。国家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要对建筑工程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设计单位及设计者资质审查必须严格。设计部分在整个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近年来发生的建筑质量安全事故来看,很多事故的元凶都是设计问题。因为设计要在整体上为工程质量负责,相关单位不仅要对设计者或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还要对设计方案的安全性、防火性等进行仔细的审查。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定要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并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相关部门一定要有质量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使之做到有法可依;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对于资质较低的单位,不能发放建筑施工证书,同时规范建筑材料市场。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保障住户住的安心的同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琰.论工序质量控制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9)
[2]邹文龙.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03)
[3]高静.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
[4]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07)
[5]张平,潘广宇.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门窗.2015(05)
论文作者:崔恩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监督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资质论文; 单位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