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线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逻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09)03-0025-07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论主线,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论主线,发展的实践主线,统筹兼顾的方法论主线。这四条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灵魂、基础和关键。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四条主线,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论主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从历史上看,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形成发展的历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前提。正是依靠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突破陈规,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从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科学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从逻辑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贯穿着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同时,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依法治国的方略,提出了新安全观,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并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深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实践在发展,事物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必须向前发展,解放思想应该成为人们思想的常态,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什么时候就要犯错误了。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1]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期,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对外开放社会的转型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认识,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许多新矛盾需要我们去处理,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二、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论主线: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社会长期形成并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关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主体的利益,先后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标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价值观——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真理原则,那么“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则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标准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为了谁。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论主线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伊始,我们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解决了十分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大批干部和群众从冤假错案中解放出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精神。在“三个有利于”思想中,“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前提,生产力不发展,国力不能增强,人民生活也不会富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保障,国力不强,国权就会丧失,人民就无法安居乐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则是最终价值目标,因为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必须依靠人民,发展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也必须以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作为最终目的。从“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到“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行为准则,反映了邓小平对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高度重视。因此,“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衡量我们工作成败、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三个有利于”思想的落脚点和归宿。

江泽民在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当中,把“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作为最高要求,这也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共产党人提出的要求。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在人民的利益之外谋求自己的特殊利益,而必须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是根本前提,否则就不能站在时代前列,把多元的社会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力量;“始终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忠实代表”是基本保证,否则就会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较量中失去阵地和市场;“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是力量之源,因为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始终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必须以“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为前提。否则就不可能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并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己任,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小康,综合国力增强,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中心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就是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是检验发展是否科学的最高标准。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为了人民,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依靠人民,明确了发展的基本动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了发展成果的分配原则。三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价值论角度看,邓小平理论着眼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科学发展观则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不管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党的先进性的建设,都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再到胡锦涛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都贯穿了一条红线——关心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老百姓富裕、幸福起来。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主线: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核心是搞好发展的综合平衡,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简言之,统筹兼顾就是综合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就是用辩证法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统筹”指的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则强调照顾各个方面,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解决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矛盾,防止顾此失彼。统筹兼顾就是讲全局、讲引导、讲干预、讲调整、讲平衡、讲兼顾、讲协调。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科学区分革命与建设的不同需要,使统筹兼顾方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部分先富”的思想相结合,在探索非均衡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强作出了巨大贡献。针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给中国带来的普遍贫穷,邓小平对“先富”、“后富”与“共富”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统筹。他深刻地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2]P155因为“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才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和鼓舞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富裕”。[3]同时,邓小平依据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领导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他认为,经济建设是事关全局的主要矛盾,现阶段“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4]P276尽管“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底,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4]P250但是,“一个中心”也不能离开“两个基本点”,必须搞好三者的统筹兼顾。为此,邓小平反复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2]P368二者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

邓小平在推行非均衡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的同时,同样也要求注意均衡发展的问题,特别是他统筹沿海和内地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著名思想,就是力图实现两者辩证统一的典型。在他看来,即使是非均衡发展,也要以一定的均衡发展为基础,并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为归宿。所以他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要注意避免两极分化。”[5]P790“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2]P364在实践中,由于人们往往只注重邓小平所强调的非均衡发展的一面,忽略了均衡发展的另一面,实践中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现象逐步抬头,造成了城乡差别扩大、东西差距加大、区域间摩擦加剧等新的矛盾和问题。

鉴于只讲经济发展和单纯追求GDP增长造成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生态环境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为统筹兼顾方法增添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江泽民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是继《论十大关系》发表以来的新篇章,标志着统筹兼顾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强调只有维持合理的均衡发展,并使之与非均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江泽民反复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在1996年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他说:“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6]P279可见,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统筹兼顾和综合平衡,它既是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筹与平衡,又是对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的统筹与平衡。其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都蕴含着发展,其核心理念都是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江泽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他在十四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7]P463在十五大报告中,他再次重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8]20世纪末,江泽民贯彻落实邓小平关于促进东部和西部均衡发展的“第二个大局”思想,提出并启动了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为主要内容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他指出,“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9]P340-341他特别强调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兼顾好生态环境的问题,要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党的十六大则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和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0]P546并使之与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坚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从方法论意义上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党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加复杂,因而,对统筹兼顾的要求也更高更全面。我们党强调按照统筹兼顾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必将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统筹兼顾,使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了更加明确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四、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主线: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有两个大的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还有一个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前一个问题要靠革命来解决,后一个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中国的前途命运,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在解决中国社会两大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先后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革命和发展也就分别成为这两大理论体系的主题和实践主线。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制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路线和纲领,无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和实践主线展开的。正是通过这个实践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代化的实现、民族的复兴联系在一起,把中国的进步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主题和实践主线,发展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在规定,是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证。因此,发展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能否正确把握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事业的兴衰。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我们党才能凝聚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兴旺发达。邓小平理论高度关注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发展的精辟论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感悟达到了崭新的境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全面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要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关键在于发展,首当其冲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才能顺利实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从国际上看,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重点,已从过去的军事抗衡转到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结果不仅将决定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且将决定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命运。谁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快速的经济增长,更强大的综合国力,谁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谁在竞争中落后,谁就有可能受制于人,甚至成为强权政治的附庸。因此,我们只有加快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战而胜之。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科学把握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所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成就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又好又快。好与快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使较快的增长得以长期保持。如果单纯追求快速增长,忽视质量、效益、结构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有可能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攀比高速度的现象,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结果欲速则不达。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保持较快增长,才能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结构来看,就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人、社会和自然环境永续发展的统一;从过程来看,就是实现全面发展、重点发展和文明发展的统一;从动力来看,就是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统一;从效果来看,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我们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美化环境的基础上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文明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科学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建、和谐氛围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求我们科学把握均衡、普惠、共赢的外交理念,努力实现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四条逻辑主线系统地回答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和展开,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宏伟大厦。

[收稿日期]2009-04-28

标签:;  ;  ;  ;  ;  ;  ;  ;  ;  ;  ;  ;  ;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