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地理教材评价版的新特点_地理论文

义务教育地理教材评价版的新特点_地理论文

评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新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义务教育论文,人教版论文,地理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简称新教材),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这部新教材是根据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编写的。新教材无论是外表装帧或是教材内容,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确实是一部反映新时代、具有新特点的好教材。

一、指导思想明确,突出时代特点

〈一〉环境、资源、人类,一条红线贯穿

新大纲明确指出,地理教学的内容的确定和安排,要“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类活动又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环境。环境的改变,反过来又对人类社会发生影响。这一辨证唯物主义的人地观,在新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是世界地理总论部分,一改过去以自然地理为重点的传统教学内容,代之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为主线组织教材,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生活的摇篮,而且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使学生懂得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要注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达到人类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世界地理分论部分,改变过去“列国志”罗列大量地理事实材料的编写模式,以重点分析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在处理人与环境、资源关系中是怎样协调发展为主要的内容。如埃及,其地理环境并不优越,但长期以来,埃及人民与其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不仅创造了古代文明,今天又在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发达的经济。这种典型引路的选材方法,给学生以很大的启发。

中国地理不仅总论部分增加“中国的资源”、“中国的农业”等人文地理的内容,而且分论部分也改变了传统的“地方志”面目,变繁琐的“八大自然区”为特点鲜明的“四大自然区”。每区后边又增加“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内容,教材内容的重点是着重分析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以“南方地区”为例,教材用“山青水秀”、“鱼米之乡”、“亚热带、热带的经济作物和林果”、“紫色盆地和红色丘陵“等字标题,使学生认识到南方人民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有利的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又是如何趋利避害改造不利因素的(如对红壤的利用与改造)。

〈二〉尊重客观实际,正确进行教育

长期以来,中国地理教材的许多版本,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强调所谓的“正面教育”,因此自然地理部分描述我国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内容多,人文地理部分介绍我国工农业生产建设成就的内容多,而对我国地理环境,资源的不利因素,生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介绍的少,学生长期受到这种片面地理观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总感觉到我国的地理环境是优越的,资源是丰富的,而且是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使学生只有优越感,自豪感,而没有责任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新教材旗帜鲜明地既讲我国地理环境、资源的优势和生产建设的成就,又大胆地讲明我国地理环境,资源的不利条件和人们在生产建设中违背自然规律,受到环境惩罚的一面,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分为二”的方法,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地理国情。如“自然资源”一章,专门增加了“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一节,其他各节也都是既讲我国资源的总量,又讲人均占有量,既介绍各类资源的地理知识,又进行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法规教育,这样既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又激励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紧迫感。这种融地理教育和国情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科学教育,无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人地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是大有裨益的。

二、教材编排形式多样

〈一〉文字系统,栏目众多,富于情趣,百读不厌

以往的中学地理课本,文字系统格局单调编排呆板,文多图少,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敢于打破多年来传统的编写定势,开创新路。首先是字体楷宋相兼,大小有别。大字体为课文的必学部分,体现了教学的主题和基本要求,小字为大字正文的补充和扩展;正文又区分为必学与选学两大部分,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学校使用。另外在文字编排上,又开辟了许多栏目,如“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读图回答”等,这些栏目各自肩负着一定的教学使命,既科学、又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一读栏目,选材新颖,内容翔实、新鲜,是它所在课文部分的扩展和延伸。如讲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增加了“麦哲伦船”环球探险”;讲到地形的变化,增加了“沧海桑田”的巨变;讲到世界政区时,增加了“一家跨两国”的趣闻等等。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想一想”栏目,所设问题更加新奇。如学到地球表面面积,陆地占全体总面积的29%,海洋占71%时,提出:“当初人们给地球起名字时,为什么不叫它水球,而叫它地球?”讲到世界人口分布不均时,提出“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各地人口平均分布?”这个栏目的开设,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做一做”栏目能调动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读图、用图、填绘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训练上。象学过“人口密度”,增加了“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通过“做一做”,既训练了技能,又开发了智力。

〈二〉图象系统,量大类全,单彩兼有,非常直观

新教材除保留下原来的图象内容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图象。如原地理教材每册仅有彩色图象10余幅,而新教材每册都增加到56余幅。以第一册为例,扉页彩图为51幅,课文内单色图象234幅,几乎每页书中都有一两幅图象。这些图象种类齐全,有地图、示意图、景观图、地理漫画等。就图象表现形式而言,作到了图文并茂,相互配合;就图象的作用而言,或以图释文,或以图引文,或以图代文,图文结合共同组织和展现地理内容。如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课文安排了两幅图象,又配以简短的文字表述,清清楚楚地说明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图象系统最具特色的是编者大胆地选入许多地理漫画。如用“小鱼的哀求”揭示我国近海滥捕海洋生物的严重性,用“就地取材”说明我国河水资源污染的情况,用“苦难的母亲”表示人口增长过快给地球环境带来的沉重压力等。这些漫画取材新颖,表现力强,为学生所喜读爱学,使新教材锦上添花。

〈三〉作业系统,形式多样,减轻负担

新教材按照新大纲关于“作业要注意启发性和可操作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以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要求,进行大胆革新。首先是在指导思想上打破用作业难为学生以实现督促其学习地理的思想;其次是在作业系统的编排形式上,变单一的“思考与练习”一种题型为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动手、动脑的多种题型,课后作业题量较原来均有减少,而且作业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其他需要训练的内容通过各种拦目完成。这样,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讲、学生练,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动脑又动手的过程。另外,课后作业量的减少,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充分发展个性特长的空间和时间,这对培养创造型人才极为有利。

三、教材配置结构合理

〈一〉年级配置的变化

原初中地理教材是按照初一地球和地图、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初二世界地理配置的。

新教材年级配置则按照初一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初二中国地理、本省和乡土地理的顺序安排的,这样配置更符合我国初中教育实际。由于目前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生中的绝大多数人,毕业后将要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实践活动。尤其农村中学的学生,他们先学习地理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再详细学习中国地理,最后学习本省和乡土地理,这更有利于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所学地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的变化

1.精减层次,突出特点。多年来初中世界地理教材,多沿用“世界地理概况-各大洲概况-洲内分区-主要国家”的编写模式,这样过分强调其科学性和系统性,层次较多,内容较繁,重复较大,重点欠突出。新教材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删繁就简,精选内容,突出特点。世界地理概述之后按世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特征直接组织教材,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13个地区进行讲述。这样编写突出了世界地理的区域特征,又联系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节约了讲授时间,减轻了教与学的负担。

2.精选知识 突出重点。原教材有些内容较深,有的知识较多,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新教材从实际出发,精选知识,突出重点。如地名知识和分国知识原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要求学生掌握的地名分别为357个和448个;新教材精选后分别减为280个和288个;原教材单独讲授的国家,必学的为28个,选学的为11个;新教材只重点选了必学的国家15个,选学的为5个。精选了教材可以腾出时间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科学原理和规律,学习和掌握地理的技能和方法,增强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3.打破格局,分散难点。所谓教材中的难点,是指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地理知识。原教材虽经多次修改,但由于过分强调按地理科学罗辑系统组织教材的知识结构,就造成难点多而集中的必然性。新教材在组织教材时,既考虑其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敢于打破教材编排的格局定势,分散教学难点。如“时区和日界线”,按科学系统应放在“地球”一章,但从教学实际看,由于初一学生刚学世界地理,时空概念尚未形成,一般学生不易接受,长期以来一直是初一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新教材从教学实际出发,将“时区和日界线”放在世界地理最后,从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个角度讲述,不仅合乎情理,而且此时学生也已掌握了些基础知识,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配置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不失其科学性。

中国地理“河流”一章,在讲“长江”与“黄河”时,原教材一直是按上、中、下游水文特征为基线组织教材,这虽符合地理学科的逻辑系统,但这种知识结构显得枯躁,学生也难以掌握其水文特征的原理,造成难点。新教材组织这部分知识时,以长江、黄河的水利、水害为主线组织教材,把各段水文特征渗透到水利、水害之中,显得自然。如“黄河”一节,用“母亲河的奉献”、“中国的忧患”、“根治黄河”标题,将黄河与人民生活,国家安危结合起来,学生感到非常亲切,也消除了枯躁难学之感,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根治黄河的责任感。

四、新编教材体现了教改宗旨

〈一〉导入新课,非常自然

新教材不少章节的开头,或从提出问题形成悬念;或从学生身边生活知识入手,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如学习“地球在宇宙中”一章,从两个小孩争论我们是生活在天上,还是生活在地上?的新奇问题引入新课;学习“地图”,先从动物园门前的导游图开始;讲“我国行政区划”时,先叫学生填写一份户籍表,引入讲“矿产资源”时,从学生家庭做饭用的锅、碗、食盐、燃料以及瓶瓶罐罐等生活必需品讲起……如此等等。象这样导入新课,显得非常自然,这是以往任何版本的教材中所没有过的。

〈二〉启发引导,提供条件

启发引导是我们一直提倡的重要教学方法和原则,新编教材为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启发引导教学奠定了基础。首先是文字精炼,起段较多,内容充实,有利于启发教学,不利于长篇大论地讲述;另外,课文编排形式多种多样,已如前所述。如“地球仪”一节,“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等各种拦目有8处;地图、示意图等有13幅,这些栏目和图表,都有重要的地理知识载体,都为启发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新编教材还努力为兴趣教学、愉快教学创设条件。唱歌、猜迷语、做游戏、讲故事等都是初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新教材打破课本“严肃”的面孔,编入了不少青少年学生最感兴趣的地理游戏。如学习中国地理之前,插入一页“歌唱祖国”的歌词,学习长江一节之前,引入一段“长江之歌”的歌词;学过我国政区划分后,提出“船出长江口”、“银河渡口”、“宝地”等迷语,让学生猜猜看,各指哪些省区市?这种寓教于乐的地理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强化了记忆。

〈三〉培养能力,得到体现

培养学生各种地理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新编教材对此也非常重视。如在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方面,原教材多以结论性的地理知识告诉学生,新教材则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认识各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变“学会”为“会学”,从而实现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讲我国及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等知识,课本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分析图表,先掌握读图表的技能和分析气候的方法,再指导学生自己读图表、获取知识。这样作从教学过程来说,用时较多,过程较长,但学生得到的不是某一点知识,而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培养学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地理问题能力方面,新教材也给学生树立了典范。如讲“水资源”时,通过生产一吨钢、浇灌一公顷水稻等所需水的数量,具体地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讲“世界人口问题”时,列出世界上每年、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抄钟的人口增长数字,表明人口激增的严峻形势,如此等等都对学生教诲不浅。

标签:;  ;  ;  ;  

义务教育地理教材评价版的新特点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