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方法论文_李博宁

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方法论文_李博宁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在相关电力企业的不断推广运检工作的作用之下,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在短时间内被加入到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是必然的,所以,为了攻克相关难题,就需要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地来定制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得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能够始终处于一个可靠、安全的环境中,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电网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难点;解决措施

1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

1.1线路本体高处缺陷排查困难

通常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高度为30~50m左右,而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大约为60~80m。在常规的检修工作中不会上至杆塔顶端检查,通常是使用目测或者望远镜进行抽查,这种检查方式很难发现在杆塔高处的小部件是否正常,如出现输电线路导线、底线或者杆塔顶部形成小范围的缺陷,即螺丝松动、塔才变形等细微的损坏仅通过肉眼是无法发现的。除此之外,由雷击引起的地线断股事故在没有明显松散现象之前很难发现,而形成明显松散现象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这就意味着在此期间都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严重的会在这段时间发生地线断裂形成短路,最终导致停止输送电能的现象。

1.2对检修工器具要求高

相对来说高压输电线路要较于低压输电线路的运维检修难度大,所使用的工具也有所不同,原因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特殊建设结构,如大直径线路、分裂导线、高跨度的杆塔以及绝缘子串为非垂直状态等特性都决定了检修的难度,由于建筑结构复杂,导致在检修时需要控制好作业角度避免影响其他线路,对于检修人员来说除了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之外,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检修工具,针对特殊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还需要定制特殊的检修工具来完成。

1.3绝缘子更换难度大

针对高压线路的建设工作需要考虑到投入使用之后绝缘子串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作用,为此,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串多采用长爬距的防污型绝缘子,为了防止鸟粪掉落对绝缘子造成影响,需要在绝缘子串的顶部配置大盘径的绝缘子,为了提升绝缘子串的稳定性,采用V型设计,这些为了使用安全而采用的特殊手段,将绝缘子串变成大重量、组成形式多样的存在,这就造成后期更换绝缘子串时需要面临复杂的结构,致使检修作用困难。

1.4停电检修损失较大

电力行业本身就属于高危产业,运维检修工作更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当前的运维检修技术并不能保证作业的绝对安全。现阶段的运维检修工作还需要获得停电审批之后才能正常作业,但是输电线路的等级越高停电所带来的损失也就越大,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造成停电困难的问题,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只有加强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的研究工作,才能既保证运维安全,降低停电损失,又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线路通道林木危害观测不准确

在南方的一些省份种植了大面积速丰桉,它的最佳采伐高度是20~22m,为此,在成长至20~22m之前不易开采,这就为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检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运维检修人员在地面观察树与输电线之间的距离时会因树木的影响阻碍视线,当上至杆塔向下觀察时树叶又会阻碍视线无法看清全局,这就导致无法正确推算树与线之间的距离,为运维工作的进行产生一定影响。

1.6地质隐患辨识难

在运维工作中输电线路杆塔的地质隐患勘查是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对运维人员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的一项工作。运维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运维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有关地质专业、力学、气候专业的知识储备,地质变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2提升高压输电线路运检效果的技术措施

2.1研制专用工具提高工效

在以往的输电线路检修工作中较为常用的工具类型为承力式工具。然而,在社会需求作用下新建的高压输电线路中,为了使绝缘子串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形成了多种特殊结构,前面使用的检修工具已经无法适用于新建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结构的检修工作。为此,需要根据现阶段绝缘子串的结构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研发出对应不同结构的检修工具,为运检人员提供专用适用的工具,从而提升运检工作的效率。

2.2应用新型绝缘材料

钢化玻璃绝缘子虽然具有方便检修观察的优势,但是其外部的伞裙很容易沉积污秽,大量的污秽沉积会引起绝缘子发热或者自爆的现象,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这就为检修人员增加了部分工作量;合成绝缘子使用年限通常在10年左右,超过使用年限就会出现外观受损严重现象,虽然检修人员在进行检修时各项参数都为正常,但是外部受损严重就失去了一定的可靠性,就意味着每隔10年就需要对特定区域的绝缘子进行更换,这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此,就需要在建设高压输电线路时采用新型绝缘材料,经过对比发现新型材料中的高强度实芯多裙长棒型瓷绝缘子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其具有较好的防污性能以及机械强度大等优势,可以进行推广应用,采用这种新型材料之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运检人员的任务量。

2.3加大直升机巡线技术的应用

随着电网日益复杂扩大,传统运维检修方式固有的不足日益明显,登杆难度大、观测不准确、劳动效率低非常突出,引入有人直升机、无人飞机和人工协同巡检无疑是较为先进、科学、高效的输电线路运维方式。直升飞机巡视输电线路具有高效、高科技、不受地域影响、可靠等优点,航巡作业利用红外成像仪对线路上的导线接续管、耐张管、跳线线夹、导地线线夹、金具、防震锤、绝缘子等进行拍摄,分析数据,判断其是否正常。

2.4加强在线监测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可视化管理、安全预警、辅助决策等功能,根据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得到的输电设备技术指标参数可以作为设备状态检修的依据。应用在线监测掌握线路通过区域的空气污染颗粒密度、绝缘子表面污秽程度、雷击密度强度、风雪覆冰变化情况,准确了解线路绝缘水平改变趋势,及时准备应对极端气候状况。

2.5大力推广带电作业

现如今的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通过进行良好的完善手段操作,基本上能够对不同的技术难点做出妥善的解决,各项问题的改进、解决过程中,都可以创造出较高的价值。为了在日后的工作成绩上更好地巩固,建议在高压输电线路运检的过程中,大力推广带电作业。通过该项技术手段的科学实施,能够在很多内容的安排上,做出较为卓越的贡献,综合创造的价值较为突出。带电作业在全国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从10kV配电线路到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甚至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从检测、更换绝缘子、线夹、间隔棒等常规项目到带电升高、移位杆塔等复杂项目均有开展。山于存在带电工具制造工艺水平较差、标准化水平低、人员培训不够严格、管理水平低等负面因素存在,电网企业在开展带电作业方面有一定保守。带电作业不受停电时间的限制,它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系统稳定性,检修效率高,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带电作业是科学和安全的,应该大力推广应用。

2.6加强地质专业知识培训

地质变化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具有深远影响,由于大型建筑工程、山体滑坡以及地面塌方事故等会引起地质变化,从而引发事故区域的杆塔根基不稳现象,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杆塔倒塌或者倾斜事故,这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造成一定影响。然而地质变化对输电线路输电安全的影响并不是不可避免,要想降低地质变化对输电安全的影响就需要运维人员具备地质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日常的运维工作发现地质状态,做到预警杆塔根基的安全隐患,从而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

3结束语

我国对于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对于技术难点的解决,能够从根本原则出发,整体上获得的成绩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日后,应继续在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当中,开展多方面的研讨和分析,在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获得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技术细节也要不断地完善,从而确保输电事业得到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潘建文.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4):213.

[2]李翔.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9):31+33.

论文作者:李博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方法论文_李博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