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的改革_银行论文

金融脱媒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的改革_银行论文

体制转轨期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体制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脱媒:体制转轨期非对称性特征显著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金融体制转轨时期。体制转轨期的金融市场发展具有自身特殊的路径和轨迹。市场化改革取向赋予了经济主体更多的投融资选择权,但是转轨期间经济运行变数的增加以及市场机制功能的薄弱,又为经济主体投融资行为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与更大的波动性。金融脱媒同样也体现出浓厚的“转轨”色彩,即相对于发达国家,处于体制转轨期的金融脱媒呈现出鲜明的非对称性特征。

需求脱媒强于供给脱媒

上个世纪60~80年代发生在发达国家银行业的金融脱媒,既表现为银行信贷增长规模急剧萎缩,社会对银行的信贷资金需求趋于疲软,又表现为银行流动性急剧下降,社会对银行的存款资金供给处于紧张状态。这是一种需求与供给相对称的金融脱媒。反观国内的脱媒现象,需求脱媒强于供给脱媒的非对称性特征尤为突出: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在资金运用中的占比逐年下降,从1999 年的74.53%逐年下降为2005年的64.46%;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中存款占绝对比重,而且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从1999年的92.86%逐步上升为2005年的95.08%。

需求脱媒之所以强于供给脱媒,是转轨期制度变迁背景下银行资金运营状况的集中体现。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的变化,带来微观经济主体尤其是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而转轨期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所引致的居民预期收入与预期支出的严重失衡,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意愿,进而带来银行存款的稳步增长。其次是在国家信用的支持下,银行体系对社会资金供给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社会公众坚实的“银行情结”有效保障了银行存款的持续增长。而同时由于转轨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直接融资的发展举步维艰,社会公众对直接融资的接受和信赖程度远不如对银行融资高。再次是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效益的增强,企业所投资项目中自有资金占比不断提升,企业外部融资的比重随之下降。

企业脱媒强于居民脱媒

近年来,无论从存款结构还是从贷款结构方面看,都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与居民、企业的经济关系正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其中,银行与居民的经济关系处于不断强化之中,而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则在不断弱化。从存款结构看,2003~2005年间,全国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占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而企业存款占比下降了1.36个百分点,后者远高于前者;从贷款结构看,2003~2005年间,个人贷款占比上升了1.35个百分点,而对公贷款占比却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一升一降迥然不同。

企业脱媒强于居民脱媒,根源在于传统银行的国有借方替代性质。传统体制下银行的功能被严格界定为: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向国家的经济载体——公有制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发放贷款。由此,传统银行独具特色的国有借方替代特征,一方面,排斥了居民的融资需求。我国居民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并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金融关系特征,存在的更多的是单向金融转移关系。居民长期充当银行的债权主体,却不能成为银行的债务主体。改革以来,我国的储蓄主体已完成了由财政主导型向居民主导型的转化过程,但是居民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依然未发生相应改变。2003年末,全国商业银行居民储蓄存款达7.58万亿元,而居民贷款仅为1.56万亿元,二者之比接近5∶1。相反,同期企业存款为8.60万亿元,企业贷款则高达10.16万亿元(贷款企业中国有企业占绝对比重),二者之比为0.85∶1。可见,企业存贷比与居民存贷比相差甚远,居民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严重失衡。另一方面,排斥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长期受到抑制,普遍深陷融资困境。2004年,私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之比为11∶89,而实际贷款投向之比却是1∶99,贷款投向满足率前者为15%,后者则为147%。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与贷款满足严重失衡。在国有借方替代的背景下,随着直接融资特别是短期融资券的发展,最有条件与银行脱离信贷关系的不是居民、中小企业,而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与此同时,随着银行经营模式的调整,长期被抑制的居民融资权得到了逐步释放,日益增长的消费信贷需求构成银行盈利增长的重要来源,由此企业脱媒强于居民脱媒便成为必然。

短期需求脱媒强于长期需求脱媒

从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收支表中可以看出,1999~2005年间,我国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从1699年的68.16%下降为2005年的44.92%,下降了23.24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则从1999年的25.57%上升到2005年的44.92%,上升了19.35个百分点。2004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4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占1.37万亿元,占比高达56.8%,而同期短期贷款增加6497亿元,占比仅为27%;从增长速度看,中长期贷款增长速度为20.99%,而短期贷款的增长速度仅为3.8%,中长期贷款的增幅和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短期贷款。因此,从资金需求期限的角度看,我国银行业呈现出短期资金需求脱媒强于长期资金需求脱媒的特点。

短期贷款占比下降,除被中长期贷款上升替代外,还被别的融资渠道代替,包括新增自有资金、FDI、股市和债市融资等。而中长期资金贷款占比上升,更多的则是经济体制和银行体制转轨的必然表现。一是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动依然强劲,对银行中长期资金的需求依然旺盛;二是银行出于减轻改革压力的考虑,通过中长期贷款的快速增长扩大资产份额,降低不良资产率;三是银行现有的以账面利润为主导的绩效考核体系助长了分支机构发放中长期贷款。

长期供给脱媒强于短期供给脱媒

1999~2005年间,我国金融机构活期储蓄存款在居民储蓄存款中的占比从1999年的24.6%上升到2005年的34.59%,上升了9.99个百分点。与此相反,定期储蓄存款在居民储蓄存款中的占比从1999年的75.4%下降为65.41%,下降了9.99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看,2002~2005年间,我国金融机构活期储蓄存款年均增幅为20.3%,而定期储蓄存款增幅为16.22%。居民储蓄存款短期化现象,反映了我国居民储蓄资金“交易性”较强而“投资性”较弱的特征,反映了社会资金供给长期脱媒强于短期脱媒的态势,也反映了我国储蓄资金利率结构的非均衡格局。

行政性脱媒强于市场性脱媒

在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的变化及其形成是市场调节的结果,金融脱媒是市场博弈的产物。由于处于转轨期,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经济主体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我国现阶段的金融脱媒更多地呈现出央行主导的特征。以短期融资券为例,央行直接掌控着该直接融资工具的推出时机、发行价格以及发行规模等,特别是主导着该债券品种的利率水平。目前,一年期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成本至多在3%左右,远远低于6个月和1年期的贷款利率(分别为5.22%和5.58%),并且远远高于税前的活期存款收益率(0.72%)。因此,短期融资券无论是对发债企业还是对拥有短期头寸的投资者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特别是在证监会允许货币市场基金介入短期融资券之后,在居民短期资金投资和企业短期资金需求之间,必将发生绕开银行业的“短路”现象,从而对银行构成较大冲击。

行政性脱媒强于市场性脱媒是转轨经济的特有现象。在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尚不充分的转轨期,更大力度地借助于行政手段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快速发展直接融资的主要路径,也是快速催生金融脱媒的重要因素。

银行变革:应对金融脱媒的战略选择

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传统的经营管理体系的烙印依然存在,转轨期非对称性的釜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金融脱媒态势的不断深化,加快变革,早日实现由传统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质的飞跃,是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制度认识上,实现由“融资中介”向“货币契约”的转变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其最具能力充当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融资中介和支付中介,支付和融资是银行最基本的职能。但是,在直接融资工具层出不穷、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核心地位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作为一种以货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银行业务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契约,即有关签约方为获取更大准租而达成的货币契约。市场提供了构成银行经济活动关系的签约人,包括银行股东、债券持有人、银行管理者和职员、接受银行服务的相关主体(如存款户、贷款户等)。银行是以上签约人市场交易和让渡自身产权的产物。着眼于货币契约的性质,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货币所具有的流动性以及在流动中获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银行这种货币契约的基本职能并非单纯地仅局限于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是关于社会资金的流通管理和价值管理。从理论上讲,依托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社会公众(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组织)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流动都可以通过银行来进行,银行具备流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功能。所谓流通管理,就是充当融资中介和支付中介,所谓价值管理,就是实现公众货币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这可以通过开展代理业务、托管业务、理财业务、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担保及承诺业务以及各种交易类业务等来实现。从实践上看,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在经营内涵、业务结构以及客户结构方面所发生的巨变,都是社会资金流通管理以及价值管理的再现。把银行制度理解为一种社会资金的流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货币契约,银行就具备了应对金融脱媒和在此种环境中获得重生的制度基础和强大动力。

在服务对象上,实现由“批发银行”向“主体银行”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以服务大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主导,客户结构极其单一,这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批发银行”。从信贷结构看,这种典型的批发银行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批发性信贷与消费信贷严重失衡。截至2004年底,批发性公司贷款高达15.7万亿元,占自营贷款的89%;而消费信贷只有2万亿元,占自营贷款的11%,远低于西方商业银行40%左右的比例。二是大企业信贷与中小企业信贷严重失衡。目前,中小企业客户信贷在我国银行信贷中的比例尚未达到20%。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直接融资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监管约束的强化,这种以批发性大企业信贷为主导的信贷结构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如果继续片面地单纯强调以大企业为主,银行的生存发展空间必将日趋萎缩直至丧失。而所谓主体银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进而追求价值的最大化。主体银行的要义在于,银行对客户的选择不再“以大论优”,而是“以质论优”;在服务对象上,不单纯看企业的大小,无论是大企业、中小企业,还是居民客户,或是其他机构客户,只要能在覆盖风险的同时给银行创造较大的经济增加值,都是银行的服务对象。面对企业脱媒强于居民脱媒、需求脱媒强于供给脱媒、银行资金运用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挑战,变批发银行为主体银行显得尤为迫切。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及时拓展中小企业业务和居民金融业务,大力进行客户结构的调整与改善。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金融生态秩序,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则是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的关键。

在服务内涵上,实现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的转变

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以信贷业务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已经日益面临收益水平降低,风险程度加大等诸多严峻考验。为此,必须变单一经营为多元经营,通过大力推进综合化经营步伐,努力形成利差收入与非利差收入相对均衡的盈利格局,从而确保在金融脱媒的情况下实现盈利的稳定增长。大力推进综合化经营,关键是要大力拓展金融市场业务。在资产业务方面,大力发展票据融资、股票质押贷款(如银行为证券和保险机构提供资产抵押贷款、证券质押融资)、债券质押融资、证券承销贷款、企业并购贷款、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等业务。通过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大力发展基金投资业务,投资买卖公司债券、金融债券以及有可能推出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在负债业务方面,发行金融债,吸收证券结算中的交易结算资金、市场保证金、风险基金以及一级市场上的申购资金,吸收金融同业存款等;在中间业务方面,加快发展资金清算结算、基金托管、企业年金业务、代理证券买卖、代理保险、财务顾问、理财服务、资产管理、金融衍生业务、企业并购等。

标签:;  ;  ;  ;  ;  ;  ;  ;  ;  ;  ;  ;  ;  ;  ;  

金融脱媒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的改革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