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三台县 621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发现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急诊护理方法以及针对并发症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从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为参照组;一组进行综合护理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救治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护理过后,我们发现,研究组救治效果比参照组好,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参照组低。结论:对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当中采用综合护理的手段,并且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提前预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并发症处理
由于近些年交通业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扩大,因为交通事故或者建筑意外导致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越来越多。这一疾病是由于身体受到了严重创伤,导致机体受损、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症状[1]。此病不仅对患者身体伤害极大,还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给患者心、脑器官等带来严重的损伤,甚至还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或残疾。对于此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探究在对此类患者的急诊当中,哪种护理方法和对并发症的处理方式最为有效,本文选择了90名我院收治过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将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选择的是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我院收治过的90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5人。第一组将其定为参照组,其中有男女患者分别有23人和22人,年龄18-49岁,平均(33.21±2.3)岁;第二组定为研究组,这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4和21人,年龄20-49岁,平均(31.75±1.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的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患者对其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包括进行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进行止血、抗休克的治疗等[2]。研究组患者对其采用综合护理加上并发症预防的护理方法,具体包括:①病情评估:在患者被送至医院之后,及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检查并采取止血措施,同时仔细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受伤的原因以及有无患病史等,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法。②急救护理:在患者就诊之后,先要对其呼吸道进行及时的清理,使其能保持呼吸的畅通;然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方便补液;于出现骨折情况的患者进行简单快速的定位,让患者气道保持畅通,在此过程中保持患者血压的稳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病情变化,并做好的记录,以便有针对性的实施治疗。③心理护理:救治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与患者保持一定的沟通,安抚其情绪,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使患者增强对急诊人员的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以免家属因情绪过于激动干扰到治疗。④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救治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仔细的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呼吸、血压、心率、面色等的变化,将巡视间隔时间缩短,积极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对于患者包扎部位的皮肤、肢体情况要定时观察,避免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的情况。对使用了导尿管的患者要提醒家属按时清理尿液,以免病人出现尿路感染情况,影响病情。对患者的尿量、颜色进行仔细观察记录,避免急性肾衰、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当患者出现呼吸不畅、出血等不良情况时,及时进行治疗。对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要时刻保持警惕,进行提前预防,尽量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救治效果分为3个评判标准,分别是成功:患者经救治后休克的症状好转或已消失,病情稳定;好转:救治后患者休克症状减轻或缓解,病情基本稳定;无效:救治后患者休克症状未缓解或者出现加重情况,病情加重。救治成功率为成功率加好转率。并发症主要有脏器衰竭、呼吸窘迫综合症、水电解质紊乱、感染、弥散性血管凝血等,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记录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所有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均由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根据进行急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比参照组要高,见表1;并发症发生率比研究组要低于参照组,见表2。
3讨论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一般情况下为突然产生,且病情严重、变化快,如不能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身体伤害,甚至造成病人的死亡或伤残[3]。除此之外,此病的并发症也很多,不进行及时预防也会造成病人身体出现严重问题,影响病人的康复。因此,对发生此病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治疗的关键。
本次研究当中,我们对参照组使用了常规救治护理的方法,对研究组使用了综合护理加上并发症预防护理的方法,通过对救治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后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救治情况明显要比参照组要好。在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为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及时的诊治,并对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心理上的护理,帮助缓解、消除了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恐惧的心理,安抚了他们的情绪,保障治疗能顺利进行。对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我们也做了完善细致的护理预防工作,很大程度上使并发症的发生得以减少。
综上所述,对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我们采取综合护理加上并发症预防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救治的效果,不仅可以使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得到提高,还能减少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产生,使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是一种应用价值很高的护理手段,值得被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娟娟.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及急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0):262-393
[5]刘利霞.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处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12-213
[6]周伟,朱月兰.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规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5):168-168
论文作者:李欣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急诊论文; 创伤论文; 性休克论文; 方法论文; 病情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2期论文;